太原市河湖水系连通治理规划解析
2017-04-06王娟娟
王 娟 娟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河湖水系是水资源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河湖水系连通是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途径,既能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还能推进民生水利的发展。
1 水系连通的概念及效益
1)水系连通性的概念。
河网水系连通是基于“人水和谐”治水理念而提出的,是指将江河湖库进行连通,实现河河相连、河湖(库)相连,湖湖(库)相连,实现可调可控、大贯通的水网体系。河湖水系的连通,实现了不同水系间的物理循环和水利循环,提高了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构建适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河湖连通网络体系,可通过水利工程实现直接连通,也可通过区域水资源配置网络来实现间接连通。
按照河道水系连通的目的,可以将水系连通分为资源调配型、环境修复型、灾害防御型、综合效益型等。
2)水系连通产生的生态效益。
根据河道水系连通目的性不同,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增加缺水地区的水面面积,加强水循环运转;改善局部气候;改善城市水环境;补偿地下水,增加地下水的入渗和回灌;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系统,使生态环境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3)水系连通的负面影响。
河湖水系连通对河道水质、生态环境、防洪、水资源利用方面产生的积极正面影响不容小觑,但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河道连通后可能导致原本水质较好的河道产生水质的下降;河道上下游连通可能导致下游地区河湖泥沙的淤积量增大,降低河道下游的生态环境质量;可能导致输水沿线及受水地区土地大面积沼泽化、盐碱化等。
2 水系现状及问题
1)水系现状。
汾河为太原市中心城区主要河道,边山支沟有:北排洪沟(渠)、南排洪渠、大黑水河、玉门沟、虎峪河、九院沙河、化工排洪沟、冶峪沟、开化截洪沟、风峪沟、清水河、明仙沟、马坊沟、柳子河、黄楼河、南峪河、杨兴河、小返河、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杜家坟沟、尹家沟、柏杨树沟、枣沟、太钢退水渠、双塔寺沟、闫家峰沟、窑场沟、马庄沟、南坪头沟、黑驼沟、狄村渠、许坦渠、王村渠、北张退水渠、郑村沟、机场油库沟、东峰沟、五龙沟、河口沟、西沙沟、小峪口沟、涧河、太榆退水渠。
2)湖泊现状。
规划区域内的湖泊水体包括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蓄水湖、太原市园林水系(城西水系)、晋阳湖、迎泽湖、清泉湖、西湖、东湖、龙潭湖、文瀛湖、映山湖、太钢调节池等。
3)泉水现状。
规划区域内有两大著名的岩溶泉即晋祠泉和兰村泉。
4)存在问题。
河川基流减少,河流生态功能基本丧失、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总体缺乏,城市发展亟需水支撑。
3 水系规划方案
针对我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脆弱的问题,按照“源头治理、蓄水调洪,雨污分流、河水复清,快速交通、绿色长廊,连片改造、全面提升”的思路,遵循“源头减污、提标回用、补水增容”的原则进行治理,彰显“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河环绕”的水韵龙城格局。
1)针对水资源短缺,采用开源、节流、涵养水源的综合策略。
a.开源:根据太原市水资源禀赋,包括生态调水和再生水综合利用两方面:
生态调水(即东西山调水工程):调整水资源配置,由“汾河水库至汾河”转变为“汾河水库先到边山九河,再到汾河”的输水模式,补充城区九河生态基流,恢复河川流态。
再生水回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结合九河综合治理工程和其他道路建设敷设再生水管线,扩大管网覆盖面积,消除河道黑臭水体,提供河道生态景观用水,回供东西山绿化灌溉和市政杂用等,有效促进我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节水型城市建设。
b.节流:通过加强节水,促进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节水降损高效利用行动,在全市形成惜水、爱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c.涵养水源:针对历史上地下水超采带来的问题,通过继续实施关井压采,逐步恢复地下水资源,加强城市公共供水保障。
2)针对水环境恶化,通过减污、增容、护源的综合策略,到2020年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55.56%,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的规划目标。
a.减污: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削减排河污染物总量,包括完善污水管网扩大覆盖范围、全面实施河道截污、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全处理。
“一湖一水九河”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晋阳湖综合治理、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和九河治理共14项工程。形成山水相融、自然秀丽的一流生态景观区。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包括汾东污水处理厂、古交第二污水厂和阳曲杨兴河生态湿地工程。实现市区、古交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杨兴河阳曲段出境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
b.增容:结合九河综合治理、东西山调水补水及再生水补水工程,修复河川生态,在改善河流水系水质的同时,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增大水体环境容量。
c.护源:即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工程,包括汾河干流水系水质改善和娄烦县岚河段水质改善两项工程,设计总处理能力46万t/d。有效去除汾河水库来水中的各项污染物,改善水库水质,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3)针对水环境脆弱,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和东西山生态修复,恢复城市水生态,到2020年实现20%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指标要求,边山九河清水复流的规划目标。
a.海绵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包括海绵城市建设和太榆退水渠改扩建两项工程。以“一湖一水九河”和四大历史文化片区为载体,结合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城市内涝防治、雨水收集利用等工程,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推进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格局,缓解城市内涝、改善水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实施太榆退水渠、黑驼沟缓洪池等汾东、南站、太钢、三给地区防洪工程,有效提升城市防洪能力。
b.东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破坏面修复、绿化、引水、道路工程,文化旅游、生态养老、休闲度假等产业发展,治理水土流失,有效涵养水源,增加绿化面积,实现生态修复可持续和产业转型,西山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30%以上,东山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以上。
4)强化河湖水系互联互通。
东西山调水工程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为“一湖一水九河”提供生态基流和补充水源,也是“东西山综合整治”的生态水源。
一湖一水九河综合治理工程,完善了城市污水管网、为再生水管道敷设提供路由,通过河道生态建设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
4 河湖连通生态格局
太原市河湖水系连通生态建设基本形成“一湖一水九河、引水中水双源、河湖连通四区”的总体格局,其中:
一湖一水九河:晋阳湖综合治理工程、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和九河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河东的南沙河(已治理完成)、北沙河等以及河西的九院沙河等〕。
引水中水双源:生态调水(即东西山调水)工程和再生水回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河湖连通四区:通过实施晋阳湖周边河湖渠湿地互连工程、城西水系北联南延工程、汾东防洪系统与水系连通工程和西北部河道清流工程,形成覆盖城区范围的四片水生态恢复区。
[1] 李宗礼,李原园,王中根,等.河湖水系连通研究:概念框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3):513-522.
[2] 郑 红.沈阳市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规划解析[J].中国水利,2017(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