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校园更新扩建中旧建筑的活化
——以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中学为例

2017-04-06林家奕周延柳李文红

福建建筑 2017年2期
关键词:校舍广州市活化

林家奕 周延柳 李文红

(1.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640)

研讨校园更新扩建中旧建筑的活化
——以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中学为例

林家奕1周延柳1李文红2

(1.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640)

结合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中学更新扩建工程实践项目,运用旧建筑活化相关理论,分析校园在处理旧建筑方面的成功案例,研讨更新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校园旧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并从中总结了活化原则和策略。

校园;更新扩建;旧建筑;活化

0 引言

在校园更新扩建中,面对一些旧建筑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存在一定的争议。所谓旧建筑,即一方面未能达到历史建筑申遗的标准,另一方面却是校园发展历史的见证者,陪伴着学校一路走来,对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更新扩建的过程中,是选择全部拆除,为新建校舍腾出空间,还是原封不动的保留,又或者是局部保留,经修缮后并将其活化,都是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中学更新扩建工程为例,全面评估旧建筑存在的价值及活化的意义,提出具体的活化原则和活化策略[1]。

1 旧建筑活化的意义

纵观国内外著名校园都以其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为学校的标签,成为向师生展示自己的一张名片。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说:“创造良好而富有含义的环境的上策是保存过去的遗留。”[2]历史建筑不仅仅是作为一栋具体的建筑存在,更是一种校园精神的象征,代表着这个学校的一段历史时期。

1.1 闲置空间的再利用

随着学校的扩招,在校师生人数与日俱增,校园已有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师生的需求,校舍的使用资源十分紧张。旧建筑的活化再利用,可以赋予其一定的功能,增加了使用面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育资源紧张的尴尬局面。

1.2 提升校园空间的质量

旧建筑由于其特殊的形式、外观、材料等等,存在于今天的环境之中,都会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再经过活化的旧建筑,融入现代元素,植入特定的功能,引入师生们的活动,能够成为标志性的校园建筑,形成积极的校园节点空间,提升校园活力。

1.3 塑造新的校园场所精神

校园旧建筑是学校的活化石,是师生过往记忆的载体,见证着校园重大历史事件。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建筑存在于校园之中,形成校园小广场供人们停留休息。重新盘活了校园空间的一隅,塑造了新的校园场所精神。例如位于华南理工大学西区的发电所餐厅,典雅富有情调。其前身是中山大学石牌校区的发电工场,建于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2001年7月已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发电所立面设置带状长窗,强调竖向线条。此外,还有小阳台,黑漆钢制门窗等现代特殊设计元素。采用框架结构,清水红砖外墙,与大面积玻璃形成虚实对比,再经过精心推敲的比例,整个建筑体量显得精巧端庄。发电所属于早期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由于其特殊的材质,经历过学校的多次大变动仍然保存完好。校方决定保持外观不变,内部经过简单的装修,增加阁楼,并植入餐饮等服务功能,将其活化。营造了高品质的生活休闲空间,服务于校园师生,同时延续历史文脉[3]。

2 旧建筑活化的原则

2.1 修旧如旧

修旧如旧已然是旧建筑活化最被广泛认可的原则[4]。旧建筑之所以值得保护和修缮,是因为其是历史进程中某一时期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所推崇的建造技艺,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等等。1963年,梁思成先生发表的文章《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首次明确提出,重修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因为其核心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记录着所处时代的信息,让人认识到旧建筑的真实性和可识别性。

2.2 修旧如新

旧建筑从外观、结构、装饰等各方面考量,都缺乏历史价值,通常会采用修旧如新的活化原则。对旧建筑外观进行重新设计,更换内部结构体系,使其在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2.3 新旧结合

就目前而言,新旧结合成为了趋势。建筑师为了表达出对当地文化、历史、传统和当地营造技艺的尊重,通常会保留旧建筑的某一片段或者局部,作为向人展示旧建筑信息的窗口。如普利茨克奖得主瑞士建筑师皮特·卒姆托设计的德国科隆克鲁姆巴艺术博物馆,保留了建筑遗留的残垣断壁,通过现代结构支撑技术,在这些遗址上直接新建博物馆,使得新旧产生强烈的冲突,取得富有冲击力和让人思考的效果。因此,新旧结合的旧建筑活化原则更能凸显各时代的气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3 案例分析

3.1 项目概况

炭步镇隶属于广州市花都区,是著名侨乡,有着“巴江明珠”的美誉。南宋北方居民南迁至此,于河边堆炭外运,渐成步头,故得此名。古朴清丽的炭步镇人杰地灵,水田肥沃,物丰富庶。炭步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人文荟萃。“公孙八科甲”“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的佳话至今仍流传着,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小镇。

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中学位于炭步镇中心城区北部,巴江河南岸,如图1~图2所示。创办于1946年的花都二中,是一所有着六十多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农村中学,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学校占地面积5.62hm2,建筑面积26 000m2,共有师生1 600人。学校连续几年获区教育教学质量二等奖和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等等。但与城区学校的办学条件相比,学校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校体育场馆、实验室还没有达到创建优质教育设施的标准,不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无法适应学校的发展要求,所以校园急需扩建更新。

在本次更新扩建用地范围内,北边教学楼正常使用,不需要变动,南边分别是实验楼和艺术楼。其中实验楼建于1989年,为砖混结构建筑,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房墙部分开裂,质量安全系数越来越低,经有关部门鉴定为不符合抗震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需要拆除。庭院的东边是一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校舍,对老校舍的处理,成了本次更新扩建的难点。

3.2 应对策略

图1 广州市花都二中旧校舍现状

老校舍为外廊式,面阔八间,毛石砌筑的基础,砖木混合结构,外墙刷黄色砂浆涂料,瓦片屋顶,木质绿色漆的窗,有年代感。经过有关部门鉴定,仍然满足抗震需求,不存在安全隐患。老校舍符合20世纪50年代的审美,虽然其历史价值并不算高,但是老校舍对于校园文脉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最终决定遵循新旧结合的活化原则。

图2 广州市花都二中实验楼总平图

图3 分析示意图

3.2.1 解决与扩建的矛盾,局部保留

首先,用地范围的东侧是一条东北走向的30m规划道路,新建综合实验楼需要满足一定的退居要求。其次,老校舍面阔八间,东西方向长28m,南北方向宽8m,经过对现有用地的条件的综合分析,如果完整地保留老校舍,会造成用地紧张,无法满足新建要求。如果全部拆除则会造成校园文化传承的断裂,对于学校无疑是重大损失。最后决定采用局部保留其中西部端头的两间,如图3所示。

3.2.2 继承式发展

保留的两间老校舍保留了黄色外墙和屋顶形式以外,融入了现代元素。对于现代建筑而言,最重要的两种标志性材料就是钢和玻璃。老校舍保留原有的梁架,将檩条换成钢材质,瓦片置换成玻璃顶,在屋檐一下增加一排玻璃窗亮子,增加了采光。整个改造后的老校舍既保留有古朴的味道又不乏现代感,显得精致美观。

3.2.3 植入新的功能

原先的老校舍已基本空置很久,此次活化将对老校舍植入新的功能。老校舍是校园的历史建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承载着学校的辉煌。所以将其中一间作为校史馆,对学生开放。另外一间作为服务校园师生的便利店,将大量学生引入建筑,注重人的参与性,增加人气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使整个建筑活化。

3.2.4 营造场所精神

位于校园的东侧是一条约10m的高架路将校园一分为二,新建综合实验楼呼应城市界面,对话城市,总平布局呈“L”型布置。同时,与北边的原有建筑围合成庭院。使保留的老校舍成为庭院的中心构筑物,庭院设置花架、亭子和休闲座椅,整个庭院成为纪念性主题空间。学生驻足停留思考,自然联想起学校的历史变迁,如图4~图5所示。

图4 老校舍改造示意图

图5 庭院效果图

4 结语

随着广东省“教育创强”政策的实施,校园更新扩建项目会出现一个高潮期,会源源不断地遇到该如何处理校园旧建筑的问题。把握好整体性原则,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处理方式,做到校园更新扩建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现有条件的使用,同时尽可能多地为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留下更多的有意义的校园历史遗产,作为校园精神的传承。

[1] 盛晶,孙珊珊.校园历史建筑的异质介入式更新研究[J].设计,2016(12):124-125.

[2] 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岐江公园设计[J].新建筑,2001(5):17-20.

[3] 马宁,寿劲秋.从失落到复活——大学校园历史建筑的活化再利用初探[J].华中建筑,2005(02).

[4] 吴铮真,赵荣.关于历史建筑的“修旧如旧”——兼论陕北明长城保护中的“修旧如旧”[J].城市问题,2014(02).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Old Buildings in the Renewal and Expansion of Campus

LIN Jiayi1ZHOU Yanliu1LI Wenhong2
(1.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 2.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Design,Guangzhou 510640)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successful cases of old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n campus based on the old building activation theory.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Guangzhou Huadu No.2 Middle School project,we protected and renovated the old buil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from which we summarized specific method and strategy.

Campus;Update the expansion;Old building;Activation

TU2

A

1004-6135(2017)02-0008-03

林家奕(1968.1- ),男,副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

E-mail:arjylin@126.com

2016-11-11

猜你喜欢

校舍广州市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会泽加固改造C级校舍让师生工作学习更安心
丹阳市南门幼儿园的校舍改造
重庆处置“超期服役”临时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