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17-04-06刘伟梅
刘伟梅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他们有一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极致化的本能。现在社会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素质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基础技能知识,更需要培养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坚持深度教学,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思,在方法上深耕“工匠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多思考,更是要创造机会给学生思考,再思考,培养学生深度探索,深度认识,在方法上深耕“工匠精神”。如,在讲授完《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之后,按照以前旧的复习方法,我们会先让学生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公式复习一遍,接着就是各种题型的练习题让孩子巩固。但,在实践中,我改变以往题海式的训练,而是做了以下的尝试:我先让学生做了有关乘法计算知识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方法做了一遍的梳理,接着,我出示一道计算题25×16,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20分钟后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如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 5 25×16 25×8
× 1 6 =25×(2×8) =25×(4×4)
1 5 0 =25×2×8 =25×4×4
2 5 =50×8 =100×4
4 0 0 =400 =400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
25×16 25×16 25×16
=25×(10+6) =25×(20-4) =(20+5)×16
=25×10+25×6 =25×20-25×4 =20×16+5×16
=250+150 =500-100 =320+80
=400 =400 =400
方法七: 方法八:
25×16 25×16
=(5×5)×(4×4) 因為25×4=100,一个因数扩大4,另一个不变,
=(5×4)×(5×4) 积也扩大4倍,所以,25×16=400
=20×20
=400
······
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尝试在一道题上去深挖,尝试用各种不用的方法摘果实。本次练习,让学生自主发挥,让学生互相展示,互相点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了25×16的计算的方法,并运用多种方法验证计算的结果,更是让学生体会深度思考后不一样的收获,这不仅是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深度思考,多次思考的工匠精神。
二、深剥,在内容上深造“工匠精神”
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面对教学上的重难点,与其让老师不停地说、不停地讲授,还不如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怀疑,去探究,去挖掘,让他们的思维碰撞的火花点燃知识之光。 秉承深度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尝试一:
例题:你能不用量角器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
生:通过分一分,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如图一 ,可以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180 ?×2=360?
但是这时有学生提出, 为什么不能这样算呢?如下图二:
180 ?×4=720?
这时,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疑问,而是让学生思考,那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不能这样算呢?
180 ?×2=360? 180 ?×3=540? 180 ?×4=720?
这个问题马上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对啊,这样分下去三角形会越来越多,那它的内角和呢?这时马上有同学反应过来了,他说道“这样分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是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如果像上面那样分,会分出很多不是原来三角形的内角,上面图二的分法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的,求出的角并不是原来图形的内角和,而是求多的,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不能乱分,要保证求的是原来图形的内角和。这位学生的一番话让其他同学恍然开悟,充分理解了这个疑惑。这就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得到的深度认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更是培养了学生的深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尝试二:
题目: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底角的3倍,求这个三角形的每个角。
对于这种类似的题目,我发现很多学生比较薄弱,经常出错。对此,我设置了以下的题目组:
①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底角的3倍,求这个三角形的每个角。
②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是顶角的4倍,求这个三角形的每个角。
通过以上两道题,让学生讨论对比其中的区别,让学生意识到,解决这种问题,先要理解其中的内容,知道谁是一份量,才可以突破后面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知识,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对比、深度理解而不是投机取巧地猜对了答案。
三、深悟,在资源上发挥“工匠精神”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但教材不等于教师的讲稿,作为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教材、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的资源为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把书读薄,把书读顺的精神。教师应该清楚知道教材安排在横向、纵向的安排上的意图,并充分利用其中个关联,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教材资源的利用上要发挥“工匠精神”,让学生善悟、深悟。
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页的思考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页)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刚接触有点难度,很多学生看完题目都觉得答案应该是,原来芳芳的邮票比平平多3枚。在本课,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我依次出现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班长有一些笔,老师也有一些笔,如果老师拿掉了3支笔后,老师的笔和班长的一样多,猜猜老师比班长多几支笔?(学生很快就猜到“老师比班长多3支”。)
②班长有一些笔,老师也有一些笔,如果班长再加上3支笔后,老师的笔和班长的一样多,猜猜老师比小明多几支笔?(学生也很快就猜到“老师比班长多3支”。)
③班长有一些笔,老师也有一些笔,如果老师拿掉了3支笔,班长再加上3支笔后,老师的笔和班长的一样多,猜猜老师比班长多几支笔?(学生也较多能算出来:3+3=6, , 老师比班长多6支。)
④班长有一些笔,老师也有一些笔,如果老师拿3支笔给班长后,他们的笔一样多。猜猜老师比班长多几支笔?
因为有前面三题的引导,同学们很快能理解到,第四题的意思也就是老师的笔减少了3支,班长的增加了3支笔后,他们的笔相等,3+3=6,老师比班长多6支。并且经过对比,学生能理解到如果老师的笔是直接拿掉,不给班长的话,老师的笔只是比班长的多3支;但如果老师拿掉的3支笔给了班长的话,班长也增加了3支笔,这时老师比班长多的数量应该是:3+3=6。经过这样的引导,通过层层深入的思考,学生便很快理解并掌握这种类型的题目,于是便很快做出了课本的思考题。
因为有上面题目的練习铺垫,对于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3页的思考:
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是通过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验证,尝试找答案,这样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同时理解不透,于是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我先举例,结合课本68页的思考题,我先让学生玩一个游戏,让一个学生拿着1支笔,另外一个学生拿着5支笔,请同学们思考:其中一位同学应该给另外一个同学多少支笔,他们的笔一样多?
很快同学们想到了,因为:5-1=4, 4可以分成2和2,其中一位同学应该给另外一个同学2支笔,他们的笔就一样多了。
我继续玩游戏,让一个学生拿着1支笔,另外一个学生拿着9支笔,请同学们思考:其中一位同学应该给另外一个同学多少支笔,他们的笔一样多?
很快同学们思考到,因为:9-1=8,8可以分成4和4,其中一位同学应该给另外一个同学4支笔,9-4=1+4,这时他们的笔一样多。
我接着变换数字,提出以下的问题,假设一个学生拿着30支笔,另外一个学生拿着22支笔,请同学们思考,其中一位同学应该给另外一个同学多少支笔,他们的笔一样多,并出示以下的算式让学生小组讨论:30-□=22+□
同学们很快就明白,应该用30-22=8,8可以分成4和4,所以30-4=22+4;
那如果是一个人51支,另一个人65支呢? 51+□=65-□
如果是一个人72支,另一个人90支呢? 72+□=90-□
如果是一个人100支,另一个人80支呢? 100-□=80+□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同学们都能很快利用到上面的例子总结出方法:用多的减去少的,得到多出的部分,再来分,一人一半。通过这样的慢慢渗透,让学生的领悟,找到其中的规律和方法,这样看似很难的题目也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中,教材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中的资源,做一个教学有心人,巧用、善用其中的资源,达到资料最有效利用。如在讲授《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中,我利用课本附页中的人民币,让学生通过游戏一:“比一比谁找得快”,让学生掌握认识人民币的面额;通过游戏二:“我说你摆”,让学生通过同桌互相合作,认识复杂的人民币的计算;通过游戏三:“可以怎样换?”,让学生掌握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仅仅是附页的人民币,足足让学生们玩了几节课几种的游戏,让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用,并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总之,教师以工匠之精神教学,相信也能培养出有工匠精神的学生。
常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教学也一样,我们培养人才不在多,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和提高才是重要的。我们讲授的东西不在多,让学生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理解才是重要的。我们巩固的练习不在多,但是每个都是精华,都能达到提高思想的认识才是重要的。我们应该有一颗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的心,以工匠精神的态度进行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思、深剥、深悟,坚持思考再思考,学习再学习,这样才能为国家未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