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2017-04-06侯莲莲郑向敏
侯莲莲,郑向敏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中国省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侯莲莲,郑向敏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本研究以2006—2015年星级酒店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区位熵、市场集中度指数和市场结构变动指数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31个省市区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四星、五星等高星级酒店的区位熵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分布格局,而一星、二星等低星级酒店的区位熵分布则与此完全相反。2.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酒店集中程度均较高,且区域分异特征并不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二星及三星酒店。3.整体上,近十年来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变化较为不明显,但其变化的地域特征较为明显。4.各星级酒店在全国各省市区所占比重的变动方向较为一致。
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空间差异
引言
随着酒店业态的多元化发展、大众旅游的蓬勃兴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等现实背景,传统酒店业态正经历着不容忽视的发展瓶颈期,比如住宿企业同质化严重、盈利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等[1]。而星级酒店作为我国住宿业的市场主体之一,近年来摘星现象不断涌现,2015年全国星级酒店数量比2006年减少了近1800家,其中三星、四星、五星级酒店数量分别增长了10.60%、75.16%、167.20%,而一星和二星级酒店数量则分别减少了84.74%、58.35%。同时,部分地区也呈现出空间布局不均衡、产能过剩等无序发展状态[2]。因此,对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其地区差异进行研究,对当前区域星级酒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国内学者们对酒店业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从研究内容来看,以客源需求市场结构、酒店供给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为主。如刘昌雪[3]以苏州工业园区某高档商务酒店为例,从客源市场的集中度、吸引力和空间使用等方面分析了产业服务型商务酒店的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曾国军[4]以广州亚运会为例,探讨了其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酒店业的供给结构特征;而张洪[5]、侯莲莲[6]、赵芳梅[7]、魏洁文[8]等则主要通过SCP理论来探讨酒店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其绩效间的关系;刘伏英等[9]、戴斌[10]分别论述了后危机和新形势背景下我国饭店市场产业优化的路径选择;秦宇[11]对饭店组织发展、演进的成因给予了一般规律性解释。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文献多从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市场供需理论等产业经济学理论来研究酒店市场结构的特征、演变或影响因素等,而较少结合其他学科理论进行相关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当前相关研究多以定性描述为主,而对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较少。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对区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研究相对有限,实践经验和理论积淀都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本文以省域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依据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以酒店的星级类型结构作为其市场结构研究的着眼点,对我国省域星级酒店的市场结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星级酒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区位熵。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该指标常用于测算和反映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某一区域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小尺度区域在大尺度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12]。在研究区位熵时,通常选择企业数量、产业总产值、产业增加值、产业销售收入或从业人员等指标来进行计算[13],本研究以星级酒店数量为基础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市场集中度指数。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用以衡量区域内某行业的集中程度[14],一般采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为了更有效地衡量出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集中程度,在此采用标准差来反映,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场结构变动指数。市场结构变动指数是用来衡量在某一特定时间范围内区域某市场结构变化程度的一个指标[15]。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T表示市场结构变动指数;xt表示在t年j类星级酒店数量在所有类型的星级酒店中所占的比例;xt-1则表示在t-1年j类星级酒店数量所占的比例。当xt=xt-1时,市场结构变动指数值为0;指数值越大,表示t年和t-1年之间的差异越大。
(二)数据来源
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指标主要涉及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星级酒店相关数据,并以星级酒店数量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同时,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数据指标主要从国家旅游局官网、全国星级酒店统计公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正本和副本)等处获得。此外,鉴于2015年星级酒店相关数据尚未整合公布,故而以2015年第四季度发布的相关数据为基准。且将新疆兵团的星级酒店数据统一归并至新疆地区的相关数据中加以计算。
二、中国省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分析
(一)区位熵分析
2006—2015年我国省域星级酒店的区位熵变化如图1。可见:1.五星级酒店区位熵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地区,而区位熵较低的地区则主要为河北、山西、江西、河南、湖北、青海、宁夏等中西部地区。从区位熵变化幅度来看,增幅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有福建、重庆、山西、浙江等地,而降幅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北京、广西、吉林等地。这说明我国五星级酒店的区位熵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分布格局,且集中化的发展特征越来越明显;2.四星级酒店区位熵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北京、天津、河北、海南等地区,而区位熵较低的地区则主要为云南、西藏、贵州、内蒙古等西部地区。从区位熵变化幅度来看,增幅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有福建、西藏、宁夏等地,而降幅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广东、海南、重庆等地。这说明我国四星级酒店的区位熵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并呈现出与五星级酒店相似的分布格局。同时,集中化的发展特征也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3.三星级酒店在各地区的区位熵差异相对较小,说明我国三星级酒店的区位熵地域分异特征较为不明显,均衡化发展程度较高。从2006年到2015年区位熵的变化特点来看,熵值增加的地区与熵值减少的地区在数量上较为一致,说明我国三星级酒店的总体集中度尚未发生明显变化;4.二星级酒店区位熵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山西、内蒙古、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地区,而区位熵较低的地区则主要为广东、海南、天津、辽宁等东部地区。从区位熵变化幅度来看,增幅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内蒙古、云南、青海等地,而降幅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有福建、江西、山东等地。这说明我国二星级酒店的区位熵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递增的分布格局,且区位熵在逐渐向均衡化、分散化方向发展;5.一星级酒店区位熵较高的地区主要有贵州、云南、西藏等西部地区,而区位熵较低的地区则主要为江西、山东、河南、山西等中东部地区。从区位熵变化幅度来看,增幅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有海南、贵州、甘肃、北京等地,而降幅较为明显的地区则主要有等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这说明我国一星级酒店的区位熵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并呈现出与二星级酒店相似的分布格局,且区位熵也处在向均衡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总体而言,高星级酒店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低星级酒店的集中化程度则越来越低。
图1 我国省域星级酒店区位熵变化
(二)集中度指数分析
由表1可见,全国酒店的综合集中度指数为0.182 4,约有70%的地区(22个省市区)酒店集中度指数高于该值,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酒店集中程度均相对较高。且从集中的酒店类型来看,多集中在三星级酒店。从各区域酒店集中度指数的高低排序来讲,宁夏、陕西、新疆、山东和河南等中西部地区的酒店集中度指数较高,而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则相对较低。由2006到2015年十年间全国各地酒店集中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可见,各省市酒店集中程度变化相对较小,但总体上呈现集中度下降趋势,也即星级酒店在全国省域层面上的区域分布越来越均衡化。其中,约有64.5%的地区(20个省市区)集中指数呈下降趋势,尤以西藏、贵州、山西和内蒙古等中西部省市区指数下降最为明显,降幅均在0.04个指数点以上。但也有部分地区的酒店集中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如山东、广东、陕西等中东部地区,增幅均在0.02个指数以上。总体而言,全国各地酒店集中度指数呈现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同时也表现出东升西降的变化趋势。
表1 我国省域星级酒店市场集中度指数
(三)市场结构变动指数分析
从表2可见,全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综合变动指数为1.2627,说明近十年来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总体变化较为不明显。从省域层面来看,约有54.8%的地区(17个省市)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动指数低于全国星级酒店综合变动指数,说明我国省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变动较全国而言更为缓和,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近十年来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才使得各地区酒店业的总体变动指数相对较小。而从大尺度地理区划层面看,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动指数的地域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表现出北大南小、东大西小的分布格局。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动指数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江浙沪、皖闽赣等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变动指数较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中西部的内陆地区市。此外,计算各省域间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动指数的极差和标准差可知,其极差和标准差分别为0.184 5和0.044 7,表明各省域间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变动指数差异不大,也即各省市间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变动程度较为一致。
(四)市场结构变动方向分析
由2006—2015年我国省域酒店市场结构变动方向可知(表3):1.总体来看,除个别地区外,各星级酒店在我国31个省市区的变动方向较为一致,呈现出五星级、四星级及三星级酒店比重增加,而一星级和二星级酒店比重减少的变动趋势;2.根据各星级酒店比重变动幅度将31个地区划分为四个类型,类型(1):三星、四星及五星酒店所占比重上升,一星和二星酒店所占比重下降。该类主要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25个省市区,约占全国省市区总数的80.6%;类型(2):四星及五星酒店所占比重上升,一星、二星和三星酒店所占比重下降。该类主要包括天津、上海和西藏等3个省市区,约占全国9.6%的省市区;类型(3):三星及四星酒店所占比重上升,一星、二星和五星酒店所占比重下降。该类地区主要包括吉林和广西等2个地区,约占全国省市区的6.4%;类型(4):一星和五星级酒店所占比重无变化,四星比重上升而二星和三星酒店比重下降。该类地区仅包含宁夏地区,主要是因为近十年来宁夏一星级酒店和五星级酒店数量均未发生变化;3.计算一星至五星级酒店比重变动幅度在31个省市区的标准差来看,其标准差分别为0.026、0.063、0.095、0.071和0.045,因此三星级酒店所占比重变动幅度的地域分异最为明显,其次是四星和二星酒店,而一星酒店所占比重变动幅度的地域分异则最不明显。
表2 我国省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动指数
表3 我国省域星级酒店比重变动幅度
三、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一是从我国省域星级酒店的区位熵来看,高星级酒店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低星级酒店则不断向均衡化方向发展。其中,四星、五星等高星级酒店的区位熵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分布格局,这与我国区域人口分布、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具有较高的重叠性,且区位熵的集中化程度也处在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中。这是因为四星及五星等高星级酒店对客源经济能力的要求相对更高,因此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游客对高星级酒店的需求会更多,也进而增加了东部地区高星级酒店的区位熵。而一星、二星等低星级酒店的区位熵分布则与此恰恰相反,呈现出明显的东低西高的梯度递增趋势,且均衡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近年来经济型酒店、民宿、家庭旅馆等新兴酒店业态的发展,对低星级酒店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较大冲击,进而促使东部地区大量削减低星级酒店的数量或者对酒店进行业态转型,从而使得区域间低星级酒店的发展逐渐趋于均衡。此外,三星级酒店作为中端星级酒店,客源相对多元化,因此地域分异特征并不明显,且均衡程度相对较高。
二是从我国省域星级酒店的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酒店集中程度均较高,且区域分布差异并不十分明显。集中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等地。究其原因,主要是这几个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商务旅游和度假旅游市场发展有限,游客对高星级酒店的需求较少,因此主要多集中在二星及三星级酒店。尽管近年来各地区二星及三星酒店数量之和在其地区星级酒店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比例仍保持在65%以上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甚至高达90%,如青海。
三是从我国省域星级酒店的市场结构变动指数来看,全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综合变动指数为1.262 7,54.8%的省市区低于该均值,说明2006—2015年近十年来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总体变化较为不明显,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近十年来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各地区星级酒店的市场结构已趋于相对最优状态。此外,从大尺度区域视角来讲,我国星级酒店的市场结构变化指数的地域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表现出北大南小、东大西小的分布格局。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国内旅游及入境旅游而带动的星级酒店结构的调整。
四是从我国省域星级酒店的市场结构变动方向来看,各星级酒店在我国31个省市区的变动方向较为一致,呈现出五星级、四星级及三星级酒店比重增加,而一星级和二星级酒店比重减少的变动趋势。但也有个别例外情况,如天津、上海、西藏、吉林、广西和宁夏等地。其中,天津、上海和西藏三地的三星级酒店比重有所下降,吉林和广西两地的五星级酒店比重有所下降,而宁夏则主要表现为一星级酒店和五星级酒店数量均未发生变化。这也说明了整体上我国各个地区星级酒店的发展及结构调整较为一致,未来高星级酒店将继续为吸引高端客源而不断发展,而低星级酒店则将逐渐被经济型酒店等其他新型酒店所取代。
四、研究展望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鉴于数据获取的难度,本文仅以星级酒店作为研究对象,尚未包含其他非星级酒店类型,如经济型酒店、民宿、旅馆等,而这些非星级酒店恰恰是当前酒店产业正在发展的新兴酒店形态,也是未来酒店业市场结构的主力军,因此,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使得对酒店市场结构变化的整体把握不足,未来有待从研究对象上进行丰富和完善。
从研究指标上来看,仅以酒店数量作为基础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指标相对单一,可能会对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未来也可以从酒店的经营绩效方面来观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的变动情况,结合酒店数量、经营利润、出租率等涉及酒店数量和经营质量等两方面指标来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考察。
从研究尺度上来看,主要从省域等大尺度视角探讨我国省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未来可从市域、县域等中小尺度层面来探讨其空间差异,不但可以进行各个尺度视角下研究结论的综合对比,还可以为各个尺度层面的酒店业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
从研究内容上看,尽管针对我国省域星级酒店市场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性分析,但对其原因剖析得相对较为浅显,尤其是经济发展条件、交通区位条件、旅游发展水平等作为星级酒店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尚未进行深入分析,未来有待继续挖掘酒店市场结构变化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尤其是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酒店市场结构的合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未来仍需继续针对以上不足进行拓展性研究。
[1] 中国住宿行业发展报告[R].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2015(6).
[2] 梅林,韩蕾. 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分析[J]. 经济地理,2011(9):1580-1584.
[3] 刘昌雪.产业服务型商务酒店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以苏州工业园区某高档商务国际连锁酒店为例[J]. 旅游学刊,2015(2):61-68.
[4] 赵芳梅,王利萍,李华.中国五星级饭店产业组织优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2-56.
[5] 曾国军,彭青.广州酒店业供给结构研究:基于亚运会的讨论[J].旅游论坛,2010(4):448-452.
[6] 张洪,张洁,杨燕. SCP视角下的我国星级饭店业市场结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37-144.
[7] 侯莲莲,郑向敏.我国星级酒店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共谋假说”和“效率假说”的实证检验[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6):712-717.
[8] 魏洁文.基于SCP范式的浙江省饭店产业组织优化研究[J].旅游学刊,2008(7):56-61.
[9] 刘伏英,朱霁.后危机时代旅游饭店市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商业时代,2011(15):114-116.
[10] 戴斌.论中国饭店市场结构优化的宏观目标与路径选择[J].旅游学刊,2004(4):69-73.
[11] 秦宇.对饭店组织发展、演进的经济学分析[J].旅游学刊,2003(3):29-34.
[12] 张佑印,顾静,黄河清.中国区域旅游市场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04:155-159+172.
[13] 张佑印,马耀峰,高军,马红丽,褚玉良.中国典型区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差异分析[J].资源科学,2009(3):435-441.
[14] Pryor.FL.New Trends in U.S.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1,18(2): 301-326.
[15] 任建兰,张淑敏,周鹏.山东省市场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学,2004,24(6):648-653.
(责任编校:朱德东)
Analysis of Spatial Difference of Market Structure Change of Provincial Star Hotels of China
HOU Lian-lian,ZHENG Xiang-min
(SchoolofTourismManagement,HuaqiaoUniversity,FujianQuanzhou362021,China)
Based on the relative data of star hotels during 2006-2015, b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ocation quotient, market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market structure change index,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 and spatial difference features of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star hotels of 31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tion quotient of high-level star hotels such as four-star and five-star hotels demonstrate an obvious gradient decreasing feature from east to west while the location quotient distribution of low-level star hotels such as one-star and two-star hotels is completely opposite. On the whole, in recent ten years, the location quotient of star-level hotels shows a trend of 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but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 of high-level star hotels is still high. In most part of China, the hotel concentration degree is high,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very obvious, which are mainly centralized in the two-star and three-star hotel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changes of market structure of star-level hotels are relatively not obvious, but the regional feature of its changes is significant and shows a distribution pattern great change in the north or east while small change in the south or west. The proportion of all-star hotel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share some more consistent chang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ive-star, four-star and three-star hotels while the decrease of one-star and two-star hotels, but there are some exceptions, such as Tianjin, Shanghai, Tibet, Jilin, Guangxi and Ningxia.
star hotel; market structure; spatial difference
10.3969/j.issn.1672- 0598.2017.02.003
2016-11-27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GL119);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项目(1400108002)
侯莲莲(1989—),女,河南荥阳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研究。 郑向敏(1954—),男,福建永春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安全管理、饭店管理研究。
F719.2
A
1672- 0598(2017)02- 002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