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
2017-04-06陈惠美
陈惠美
摘要:小学数学属于启蒙教育,因此合理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解题思路,对于学生日后系统地学习数学是有帮助的。但是,由于数学的特殊性,单纯地面对数字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合作学习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问题展开分析,通过组内合作的方式让问题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又提升了学习兴趣。 所以,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G623.5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首先,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并且正视自身的缺陷,利于学生查缺补漏、综合发展。其次,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小组作为一个团队,每个小组与其他小组均是竞争的关系,通过提早创建这种良性竞争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最后,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合作学习通常是以组内讨论,课下探究的形式进行,无形中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现状
1.分组不合理
现实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会存在分组不合理的情况。教师通常将就近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导致小组成员实力不均衡,出现有些小组平均成绩优秀,有些小组平均成绩略逊。这样的分组情况,会使有些学生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在分组中,教师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将学生有目的地组合在一起,一方面,使学生间互相学习;另一方面,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2.学生参与度不高
合作学习的开展,虽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合作意识,导致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例如,有些成绩优秀、有主见的学生在组内往往充当指挥者、发言者,成绩差的学习只能充當观众,致使学困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未参与其中,也未得到学习和锻炼。
3.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却被当成了一种负担,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某题进行合作解答时,学生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解答,草率地得出答案,汇报给教师,并未做深层次的探讨,使合作学习失去了最初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1.合理的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应该对不同成绩、秉性的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使每组的综合实力均等,这样既保障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又可以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例如,在实际的分组中,首先,教师应该将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均匀分配,确保每组的学困生都有一个成绩好的同学去带动学习。其次,教师应该将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学生均匀分配,让内向的学生多与外向的学生交流,从而也变得活泼开朗。最后,教师要将男女同学混合搭配,使其从小树立正确的两性意识。
2.合理的命题
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要适中,过难会导致学生失去解题信心,过简单会使合作学习失去意义。如,教师给出探究题目: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语、数、外三门功课考试中,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得优。全小组中语文得优的有7人;数学得优的有6人;英语得优的有5人。语文和数学都得优的有4人;数学和英语都得优的有3人;语文和英语都得优的有2人;三门功课都得优的有1人。算一算,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可以通过互相配合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推算出正确的答案。如有些同学计算出得优总数7+6+5=18,有些同学算出重复的人数4+3+2-1=8(因为存在三科全优一人),然后使用总数减去重复的人数,即小组一共有10人。
3.合理的评判机制
教师要设置出合理的评判标准,有赏有罚,有理有据。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例如,对于解题速度快、配合默契的小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解题速度慢、个人主义的小组给予一定的惩罚,让该小组的成员打扫卫生,或者排演节目,着重锻炼该组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内容难易适度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通常会将一些问题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问题的制定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做到合理、合情、合趣。合理是指问题要难以适度,具有可讨论性,有思考空间;合情,是指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实际,具有接地气的作用,最好是能够设计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合的情景进行包装,达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合趣,是指题目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一般情况下,设置的问题有一定梯度,先易后难,层层深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诱发作用。
4.教师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作为学生合作的对象,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里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动性,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不成熟,不可能很好的驾驭课堂学习的组织,加之其好动的特点,对于一些事物的关注度很难保持,很可能在遇到麻烦时回避或者降低兴趣,此时教师要能够及时将学生的兴趣引回课堂,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加以点拨,同时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
5.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得到教师的鼓励能获得重要的动力。在合作学习中由于过多的学习任务交给了学生,教师需要循循善诱,对于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多进行鼓励,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待学习的兴趣,维持其学习的新鲜感与竞争感,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采取什么样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鼓励,都是新时期教师所要提高的综合素质。
6.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不忘独立思考的培养。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基础,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的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开展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人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答案。合作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共同解疑,共享成果,促进思维。合作是另一个个性化学习的起点,即独立学习,生成问题,合作交流,获得结论或形成新的问题,独立思考,融入自我智慧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既讲究效率,又讲求合作,让孩子提早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可以为日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妇女:下旬,2014(1):17-18.
[2]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