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如何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
2017-04-06尹丽丽
尹丽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沙井子灌区水利管理处 ,新疆 阿克苏 843008)
摘 要:民以食为天,农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农业发展效果很大程度受到农田水利灌溉水平的影响。新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农民经济负担也更重,这就需要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调节用水矛盾,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基于以上,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农田水利灌溉,提升灌溉水平的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水利技术
前言:近年来,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农业建设中引入了众多新技术和新设备。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发展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农田水利灌溉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影响了灌溉水平,不利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本文简要探讨了新时期如何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的对策。
1新时期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的必要性
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新时期,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愈加重视,农业生产体系日渐完善[1]。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在农业生产中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农民经济负担也更重,因此,应当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解决用水矛盾,合理分配水资源,建立透明的用水制度,避免不合理收费、多层收费等情况,以此来实现水利灌溉制度的透明化与民主化,从而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这对于提升農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农田水利灌溉存在问题分析
2.1水利设施利用率低下
我国许多地方还沿用早期修建的水利工程,许多灌溉渠道出现淤积、渗水等问题,利用效率低下,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灌溉水平。许多输水管道管理不善,在附近场地种植作物,影响了水利设备性能,降低了灌溉效率,此外还会对土壤结构、含碱度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带来负面影响。
2.2管理体制不健全
就目前来看,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经济管理形式,处理基本的安全管理、税费管理、干旱洪涝灾害管理外,缺乏新的管理形势和内容,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将水利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影响了管理效率和水利服务质量,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水平。
2.3技术水平较低
农田水利灌溉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灌溉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2]。但当前许多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还在沿用单向渠道技术,没有形成综合的技术体系,渠道灌溉能力弱化。例如,在渠道管理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渠道工程设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导致水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农作物吸收效果。
2.4灌溉模式不合理
当前农田水利灌溉模式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受到灌溉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人为追求灌溉任务、盲目灌溉、擅自改变灌溉时间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灌溉利用效率,导致水资源浪费。此外,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程序不科学、灌溉管理控制不严格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3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的对策探讨
3.1以政府为主导,强化灌溉管理
政府水利部门应当树立起服务为民的意识,认识到新时期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纠正工作态度;要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保证用水安全,促进节约用水。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奖惩制度,对于积极维护水利设施、采取科学方法灌溉的农户给予适当奖励,对于破坏水利设施、盲目灌溉、浪费水资源的农户给予惩罚,以此来强化灌溉管理,提升农户合理用水和节水意识。此外,应当落实责任制度,将水利设施使用及维护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设施使用权和管理权,提升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
3.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改革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知,说理建设和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影响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创新改革,明确水利建设职责,合理分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有效落实,以此来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
此外,应当建立并实施节水灌溉模式,实现测水到农田、收费到农户,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精益化管理水平,打破“大锅水、平摊水”等传统模式的局限性。
3.3引进先进灌溉技术
为了提升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平,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例如可以将GPRS技术引入到农田灌溉中,提升灌溉效率,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物联网技术,通过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土壤中水分和温度变化情况,并对灌溉时机、灌溉量进行精准控制,这不仅能够在降低水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升灌溉质量,还有利于提升灌溉效率[3]。此外,还可以借助3S技术等现代化操作技术对气候、农业产量等进行分析,指导农户科学灌溉,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
3.4加大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灌溉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就目前来看,国内农业节水及农田灌溉项目资金来源于国家补助、农民集资及集体投资,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并不十分良好,资金筹集较少,使得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缺乏,这就需要国家建立专项财政资金,配合水价体制改革、补偿制度、灌溉区域单位化管理等措施来保障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论:综上所述,新时期需要积极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资金和技术四个角度探讨了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水平的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贾小虎,朱玉春. 农户农业收入差异视角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评估[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60-66.
[2]谢敏. 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作用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5,32:170-171.
[3]王贵作,刘江,郎劢贤. 农田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S1:3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