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

2017-04-06包铁岩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营林造林水土流失生态环境

包铁岩

摘要:温室气体,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的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防治污染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人工造林营林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提供了必要的手段。然而营造林质量方面的参差不齐,人力物力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养林护林方面措施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人工造林的发展仍步履维艰。

关键词:营林造林;水土流失;生态环境

一、 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的价值

1、减少噪音、保护环境

噪音污染是严重危害环境及人类身体健康的污染源之一。喧嚣的城市中,汽车鸣笛、装修噪音、大型工厂的机械轰鸣、广场舞音乐等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更糟糕的是,人们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失眠、耳鸣、神经衰弱、听力受损等多方面的生理心理疾病。人工造林一方面起到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局部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无处不在的噪音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隔绝作用,被称为“城市中的吸尘器”。

2、保障水土、抵御风沙

由于过度的乱砍滥伐,导致我國西北、西南等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泥石流、沙尘暴等等灾害频发,延迟了西部经济地区发展的脚步。也使得当地的环境陷入了恶性循环。人工营林造林工程的开展已经势在必行。树木的种植对于土地改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改善沙化土地,减少水土外流的方面有着卓越的功效。林木工程的开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严峻的生态环境。

3、经济增长

人工植树造林项目进行时,需要企业及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能带动地方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改善经济环境。而丰富的森林资源这种无形资产,也会转化为切实的经济利益惠及大众。

二、 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几个因素

1、专业方面熟练程度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原因:

(1)对于林业工程方面,尤其是植树造林环节了解不足,知识储备不充裕,把对营林造林的设计,当成一种形式上的责任,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对于林业设计的任务没有预备完整的材料,没有充裕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3)应该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从而使市林业工程的设计更好的贴合实际,合理高效的完成实际目标。

2、没有进行妥善的自查验收;在完成造林工作之后必须要进行自查验收工作,自查验收是营造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第一,没有对所有项目进行自查验收,对作业设计以及建档工作没有进展第二,自查验收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实处。第三,小班上图不准确,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错位的情况。

3、缺乏到位的抚育管护。有些地区只重视造林工作,而忽视了造林之后的苗木的抚育管护工作。因为造林之后的苗木缺乏一定程度的抚育管护,所以导致造林的成果情况不佳,树木的保存率低下。2.4 统计上报数据不真实 近年来营造林连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统计数据上报不真实,产生错报、虚报以及重复上报的情况,成绩影响评价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 加强营林造林质量的措施

1、实行有效、科学的整体规划

以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就要做到统筹兼顾,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是否会形成正比,预期的效益能否在最后达成一致,这就要求在进行工程前做到周密细致的规划,要求整套规划中结合上述问题进行整理;考虑到在实际建设中会存在的情况及问题分析,保证此项工程以具备科学性与系统性的特征。料设施以及施工团队的步骤,在对施工方案进行核查时要秉持的原则就是方案合理、保证施工时间;要求造林项目的施工队伍以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标准投入到建设中,在技术和准备工作上都要做到最好。在营造林的前期计划中做到面面俱到,这将是施工工程完成的基础,要认真的勘察施工的地质状况,对位置的选取要以最优的地段为首,在树种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经济利益比较大且在加工过程中性质优良的种类,对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注意的原则、防治举措和质量标准。

2、加强对栽培过程的质量管理力度

植树造林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首先要对现场土壤环境进行调查,判断湿度是否达到科学标准,严格把控每个环节和细节,争取做到资源的一次性到位和高效利用,避免重复作业、无效作业,对执行栽培任务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岗前指导和培训,并且为栽培工程分配经验丰富的专业林业人员,提高栽培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营造林工程管理人员还需严格跟踪和记录种苗栽培、整地作业、培土、造林面积及抚育管护等工作。同时,对于树种的选择、质量监督、检测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使得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不断提高栽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在栽培工程中,要及时发现不合理或者不合格的栽培工程事宜,并在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进行弥补。

3、构建健全的营造林机制,强化对营造林的科学化管理

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应进一步细化营造林的管理内容,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优势,使营造林管理工作逐渐向着网络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提升营造林的管理效率。 还需要加大对后期管护及技术应用的成本投入,加强各项目绿化病虫害防治水平,全面提高营造林管护工作质量,结合实际状况和植被生长状况在相应位置设置排水沟,通过自然排水的方式来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定期进行除草养护,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便于植被更好的吸收营养。健全的营造林机制是营造林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不断提升营造林质量的有力保障。在完善的营造林体制的促进下,能够凝聚群众的力量,为营造林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探索出营造林同人民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发展道路。营造林示范基地补贴制度是中央为积极促进营造林的建设和质量的基础保障措施,通过将营造林工程建设权利、责任和利益相整合的手段,可以提高专项资金的利用率,使人们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营造林建设中。

结语:林业工程的建设是未来我国发展绿色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即使现阶段的营林造林质量不齐,但总体而言是在曲折中前进着。为了更好地发展林木工程,国家应该大力的加强监管部门的建设,完善监督体制,正确的行使监督权力,凝聚群众力量,为林业建设提供必要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薛建华.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

[2] 黄浦棠.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农家科技旬刊,2014(2).

(作者单位:161400黑龙江省嫩江县四站林场)

猜你喜欢

营林造林水土流失生态环境
如何做好营林造林工作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