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棉模块信息追溯系统应用
2017-04-06王军
■王军
〔新疆兵团第七师130团农业经营公司加工厂,新疆奎屯8332000〕
籽棉模块信息追溯系统应用
■王军
〔新疆兵团第七师130团农业经营公司加工厂,新疆奎屯8332000〕
根据兵团及第七师130团的棉花种植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的原则,紧密结合兵团农业局及第七师关于籽棉收购加工“车车检”的相关文件要求,该系统在团领导主抓下,通过和中棉公司多次沟通协调完成软件开发,于2015年轧季中实际试验成功,并在2016年轧季全面应用与生产,该系统基于3G、云存储等技术,引入互联网+的思维,通过对棉花种植、采摘、打模、开模、检验、加工等环节信息化处理,以达到科学、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促进兵团机采棉质量的稳步提升,提高兵团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实施目的
(一)质量、安全隐患,追踪到人
为了保证最终的皮棉质量,130团要求籽棉在采摘前、采摘后、打模后水分三个不高于10%的指标,只有利用籽棉模块追溯系统将籽棉和售棉者绑定,才能在有质量纠纷时可以追溯。另外,人为掺杂造假,特别是掺进来的一些重杂物对后期的棉花加工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通过籽棉模块追溯系统,可实现从棉包向籽棉模块的信息追溯,籽棉模块质量责任到人。
(二)科学管理,优选优种
棉包检验后,通过预先导入的连队职工信息及公检结果,可追溯到棉花品种,播种及生育期管理全过程。结合大数据分析,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的种植管理方式,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
(三)完善加工工艺、提高优质棉品质
根据不同的品种及对应的公检结果,因花配车,调整适应的加工工艺,结合130团加工厂2016年通过技改使用山东天鹅多功能调速系统,完善皮棉加工工艺,做到因花配车,提升皮棉品质,从而提高兵团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设计思路
以互联网+的概念为基础,结合互联网和传统的棉花种植,全程信息化记录棉花种植“十个生产”环节、严把检验“三道关口”、落实责任追究;严格控制水杂、防止异纤进入籽棉和皮棉、实现从农户、种植、田管、采收到加工,籽棉到皮棉的可追溯管理。以信息编码的技术,结合手持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完成信息的实时传递;通过升级条码系统,实现籽棉模块和棉包的一一对应(图1);以公检结果为依据,实时指导调整加工工艺;通过对大数据分析,优选优种,以实现科学精细化管理。
图1 籽棉模块信息设计思路简图
三、流程介绍
以连队职工种植信息,建立数据库,并对职工进行信息编码(图2、3)。由连队技术员录入种植棉花品种、种植面积、播种日期、施肥日期、浇水日期、采摘机组、采摘日期等基础信息,所有信息录入云端服务器,可在任何具备上网条件的终端上查看。
图2 棉模条形码示意图
图3 条形码与职工个人信息相关联
打模时(图4),由现场打模机组人员通过手持智能终端,记录模块重量、回潮率、含杂率等信息,自动生成模块编号,所有信息录入云端服务器,可在任何能上网的终端查看。
图4 棉模车装载棉模
模块送到加工厂后,检验人员进行籽棉取样,一试四定,将长度、马克隆值、颜色级、回潮等所有信息,通过计算机录入籽棉模块信息追溯系统,完成籽棉模块和棉农基础信息的绑定。所有信息录入云端服务器,可在任何能上网的终端查看。
过磅人员在磅房的计算机调取出模块信息,并录入毛重、皮重、净重,打印出模块信息卡,并由工作人员绑定在籽棉模块上。
开模喂花时,由开模机组人员取下信息追溯卡,交至条码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人员,通过条码机新增的扫描设备识别后(图5),完成籽棉模块和棉包一对一的绑定,达到信息追溯的目的。
图5 读取棉模条形码信息
追溯信息时,输入棉包的包号(图6),可查询出是农户姓名、棉花品种等原始信息;或输入籽棉模块编号,可以看到当前籽棉模块加工成了哪些棉包。
图6 可追溯的棉包条形码
四、实现目标
籽棉模块信息追溯系统已在130团运行2年,系统稳定可靠,得到师、团领导的认可,第七师也130团召开农业技术推广现场会,作为先进技术进行推介。在2016年度,130团采集籽棉模块信息共计3 589条,做到籽棉模块的100%信息化,真正做到管理有据可循,有据可依。
五、实施成本
本系统模块化开发,操作简单,方便管理,可适应于不同团场的各种管理方式及办公流程,更可根据个性化需求定制开发。
(一)人员成本
现有的连队跟车打模人员在打模过程中,通过智能手持终端即可完成对籽棉模块信息的录入,加工厂的操作由现有的过磅人员及检验人员完成,整个过程各节点对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会操作手机就可完成信息录入。
(二)软、硬件成本
根据各团场实际情况测算,略有不同。以130团为例,15个农业连队,以每个连队配备一部手持终端测算,(1)其中软件:智能数据采集系统2套每套3万元,计6万元;复检及打印系统1套,计6万元;籽棉模块追溯平台1套,计6万元;APP客户端1套,计11万元;(2)硬件:PB1-750N手持终端20台,每台0.4万元,计8万元;ZX-100扫描终端2套,每套0.25元,计0.5万元;CT800条码打印机1套及0.5万元;服务区租赁费1年,计2万元,共计40万元。
(三)配套设备
配套资金104.5万元的山东多功能变频调速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机械部分、电气及控制部分、软件部分。主要调控对象包括主机设备、清理设备、风运系统。
六、前瞻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播种机上增加传感器,实时监测播种过程中,棉种埋入深度,并将监测数据纳入追溯系统,通过累积数据分析,可对播种过程科学,精细化管理。
在采棉机上增加传感器,实时监测采棉机工作时间,工作路径并记录,通过累计的数据分析,可对不同的品种科学化选取最优的采摘时间。
采集棉花生长过程中的温度、雨水、日照等天气信息,结合公检的各项指标,通过积累的数据精选适合当地生长的棉花品种。
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网络延迟
由于籽棉打模时的数据是通过手持智能终端实时传输,新疆的手机网络不稳定,传输过程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下一步在2017年使用中,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手持智能终端的数据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二)数据分析
目前,籽棉模块和皮棉质量分析报告需要人为汇总,手动导出。下一步在追溯平台中,增加自动汇总计算的功能,可实时对籽棉模块质量和公检质量进行对比,方便管理。
(三)精细化控制
下一步在建立棉农数据库时,增加测产数据,并对职工交售信息与测产数据进行比对,对低产、超产数据进行警示,让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信息更精准。
籽棉模块信息追溯系统实现了棉花采摘、收购、加工过程中对籽棉品种的及籽棉模块的数据采集及分析,提高了棉花加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品,同时也为兵团棉花加工企业籽棉分类收购、纺织企业的用棉需求提供了便利。籽棉模块信息追溯系统对籽棉品种、籽棉种植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录入,且随时查询,实现科学、精细化管理,也为兵团不同师、团的选种育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能够促进兵团机采棉质量的稳步提升,提高兵团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