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7-04-06周碧君胡兴义王开功程振涛
张 海,周碧君*,2,胡兴义,王 伟,王开功,2,文 明,2,程振涛,2
(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 550025;2.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张 海1,周碧君*1,2,胡兴义1,王 伟1,王开功1,2,文 明1,2,程振涛1,2
(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 550025;2.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2016年11月贵州省某猪场的新生仔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急性腹泻等临床症状。发病后该养殖场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根据临床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本病例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能够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 临床症状
该猪场1月龄内的仔猪,相继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瘦,行走无力水样腹泻,体温降低、扎堆,最后因严重脱水导致水盐代谢紊乱死亡等症状。
2 剖解变化
对送检的因腹泻死亡的3头仔猪进行剖检发现病死猪腹股沟淋巴结充血(2/3);胃壁变薄(3/3)(图1);肾脏针尖状出血点(1/3);肠壁变薄、肠腔充气(2/3)(图2);胃黏膜出血(1/3)(图3);肠道内有黄色水样内容物(3/3)(图4)。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的分离培养
无菌取剖解的病死猪心脏、肝、脾、肺、肾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37 ℃培养24 h,结果均无细菌长出。
3.2 腹泻病毒检测
图1 胃壁变薄
图2 肠壁变薄、肠腔充气
图3 胃黏膜出血
图4 肠道内黄色水样内容物
图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T-PCR扩增结果
图6 猪轮状病毒RT-PCR扩增结果
取3份送检的猪粪便,研磨,离心提取上清,采用北京世纪元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RNA,分别应用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目的片段651 bp)、猪轮状病毒(目的片段562 bp)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目的片段859 bp)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产物通过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由图5可知,送检样本中检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异性片段,阳性率100%(3/3)。由图6可知,送检样本中检出猪轮状病毒特异性片段,阳性率100%(3/3)。
4 诊断与治疗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解症状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
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药,发病猪可采用饥饿疗法,先停食1~2 d,期间只提供干净的盐水供饮,以防病猪脱水。该疾病的防控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综合管理。另外注意饲养管理环节中饮水、饲料卫生,加强环境消毒,并注意防止继发感染、消毒药物的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制定合理适合本养殖场的免疫保健程序,对发病仔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传染。
5 讨论
近年来,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与暴发日益增多,是目前仔猪生长受阻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是我国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感染后特征主要为水样腹湾、呕吐、食欲下降以及脱水,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其中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最为严重,发病率可达100%,成年母猪发病率为70%~90%。
猪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由猪轮状病毒引起1~5日龄或断奶仔猪的一种以厌食、呕吐、腹泻和脱水,导致机体酸碱平衡紊乱死亡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目前,该病无有效药物治疗,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手段。建议猪场对发病猪进行淘汰,病死猪深埋或焚烧处理,同时对圈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2017-01-13)
贵州省生猪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生猪健康养殖实验室建设与技术研发”黔科合农C字[2011] 4022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仔猪腹泻性疫病风险分析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黔科合NY[2015]3009-1号;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2015年重大动物疫病省级定点监测”(2015-01号);
张海(1993-),男,汉族,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传染病,Email:1240568761@qq.com
*通信作者:周碧君,女(1958-),汉族,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