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互联网+”模式下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

2017-04-06邓文柔汤晟钟方鑫

北方经贸 2017年2期
关键词:经营绩效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

邓文柔 汤晟 钟方鑫

摘要: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传统技艺潜在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化运营知识产权,以及技术和创意的有机融合产生高附加值产品。在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趋势的今天,传统技艺势必要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相适应,使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创新。如今,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脉络是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与“互联网+”战略模式的结合,挖掘出其内在潜力,创造独有的经营绩效。现通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手工技艺夏布为例,并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双林镇的夏布业为参考背景。基于双林夏布的视角,来探究“互联网+”模式下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绩效奇招。

关键词: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经营绩效

夏布是一种由苎麻手工绩麻成纱而成的平纹布,面料透气、挺括、抗菌,拥有其他相似织物不可比拟的独特性。而江西产夏布素来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上乘面料,唐、宋时期被选为贡品。明、清时期,分宜县双林镇所产夏布更是中外闻名,远销南洋。然而,夏布制作技艺如今面临着手工工艺的相对传统落后性、低竞争力、产销渠道不通畅等劣势的掣肘,处于双林夏布的底层技工也面临着被时代淘汰的处境。

一、夏布产业发展概况

自近代以来,夏布生产业历经起伏。以江西为例,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是夏布生产兴起发展时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夏布手工生产业的巅峰时期,从三十年代到建国初期是产业衰落期,而改革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西夏布生产业又经历了一次“春天”,开始复苏。可见,随着时代和政策的变化,夏布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变化。进人二十一世纪后,纺织技术发展迅速,人们的审美水平、审美标准也逐渐提高,传统夏布织物很难再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夏布产业不得不改变定位,向手工艺品、家居日用纺织品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发展。同时,夏布的织造仍保持手工的传统工序,工序繁杂,缺乏效率,难以适应现代化流水作业。夏布产业结构单一,以外销为主,企业规模小,而且夏布产业以农户为生产主体,工作技能、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均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此外,生产设备也多为农具式和手工式,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夏布手工技艺强度大,工序多,行业收入低,农村青壮年往往不愿意继承传统手工技艺,使得夏布产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二、传统技艺与“互联网+”模式结合的基本思路

(一)“互联网+”模式对傳统技艺的反哺

毫无疑问,在手工业不断创新、产业不断拓宽发展的今天,像夏布这一类传统手工技艺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我们不应该忽视,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看起来“抛弃”了这些传统手工艺,另一方面,却又为他们制作工艺的采集与存储提供了保障,为其推广和展示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媒介。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这些产业延续传承的压力,实现了对传统技艺的反哺。比如,将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流程经过数据处理,存储在磁盘中,使之不易讹传、丢失。又如,通过微信、微博等热门的即时聊天、社交软件,传统手工艺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大范围的宣传,毫无遗漏地将夏布的优点和前景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互联网+”模式下品牌化的优势

“互联网+”模式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过程中,改变的应当是传统技艺在生产中相对落后的工艺和技术,而非其核心特色。以夏布为例,现代技术改变的只是其加工工艺,而并不改变它的创作风格和特性。如果不能发掘其艺术特色,就很难形成品牌。

夏布的传统技艺这一项,几乎己经产品化。但还只是产品化,仍处于有产品无品牌的阶段,所以就需要我们将夏布产业化,品牌化。不妨考虑打造“双林夏布”这一非遗品牌,根据自己企业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保护好专利等知识产权,防止被竞争对手抄袭确保拥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建立起驰名商标。这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山寨”现象带来的损失,也可以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保持长期合作,并吸引更多客户合作。因此,传统技艺产业应该凭借技术改进后的手艺和独一无二的精神内涵,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三)传统技艺文化内涵的保留与更新

一项知名的传统技艺已经成为某个地区文化的象征,就如同我们一说到泥人张,就想到天津一样。实际上可以说,传统技艺和文化息息相关,早已带上文化的标签。反过来,文化底蕴又是传统技艺赖以延续的基础。传统工艺不仅能成为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标志,也能从不同的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多年的手工艺生产经验的积累,为发掘本地手工业,开发具有地域风格的工艺品,形成“一乡一品”的生产格局打下坚实基础,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但另一方面,若传统手工艺过分拘泥于所谓“文化的积淀”,则势必受缚于文化的厚重,被向前发展的现代文化所孤立。之所以说文化是一种“成长”的产物,是因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价值只有融入社会、被社会接受后才能真正地体现,然后不断扩大影响。为此,要挖掘内在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底蕴,采取“以点带面”的发展形式,辅之以文化创.意创新,如此一来,传统技艺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四)“互联网+”模式的实际运用

夏布手工艺的传承方式多为口头传授,亲身演示。这在以前固然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实际上仍没有脱离私人小作坊的模式,在工业化普及的今天显得过于低效。所以“互联网+”的理念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当其成为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的源泉,才能以点带面,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使之得到更好的延续和传播。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的理念贯穿于传统手工艺当中,那么再多的技术变革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起到实效;只有以“互联网+”的模式和理念为引擎,才能驱动传统手工艺发挥其潜在的绩效。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弹性生产、个性化生产。以顾客为中心设计工艺品,去除不合理部分,提高产销效率。以最近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宠儿的020商业模式为例,若将其套用到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中,其跨地域、线上线下结合、支付便捷的优势,可以极大降低营销成本,增加客户广度和黏度。同时通过互联网发现潜在需求,打造个人定制业务。这无疑将大大拓宽传统技艺产业的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体。

然而应该保持警惕的是,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开发APP、创建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开拓电商平台等,这些手段技术门槛低,没有核心竞争力。如何通过这些手段或平台搭建“传统技艺——产品——互联网”的生态圈,使生产活动与互联网结合并提高生产效率,才是重中之重。仅仅用“互联网+”模式简单地包装一下,显然无法长久。

三、传统技艺与“互联网+”模式结合的前景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传统手工艺开拓市场,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必不可少的催化剂。采取“互联网+”的模式,将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新求变、自我革命,發挥创新的力量,通过计算、数据推动夏布产业与新时代的融合,将文化内涵推陈出新后面向社会。以这样的方式,驱动夏布整个生产制造链的运行,以文化创意的底蕴创新出夏布的各类衍生品,以此推出属于自己的夏布品牌,创造出独有的经营绩效奇招。因此在“互联网+”模式的带动下,夏布产业将焕发崭新的活力。如从视角冲击角度来看,双林镇可以在线上通过网站等形式举办夏布产品网页展览,让部分对于夏布十分陌生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夏布的精致与美丽。并且可以准备夏布折扇、夏布明信片、夏绣小立屏、夏绣大型双面绣立屏、夏绣大型二面绣立屏、夏绣《富春山居图》长卷、夏绣吊件摆件等系列绣品做展览,让夏布更加深入人心。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双林镇手工艺者长年积累的生产经验也能为开发具有当地文化风格的工艺品提供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乡一品”的生产格局,通过互联网推广带动旅游业的兴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多元化创新的角度来看,如今流行的民族风格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双林夏布可以吸收不同民族、地区多元化的特征,广泛借鉴各种元素,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创作出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夏布织品,既呈现出丰富的文化特征,又不失自身的独特审美价值。从营销的角度看,不妨通过软文推广的方式,让整个互联网都能看到夏布手工艺的价值和影响力。

由此可见,转型是夏布传统手工技艺产业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转型,将传统手工业转变成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技艺才能有更好的衍生意义,才能衍生出新型产业与市场。这是实现传统技艺文化创业产业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文化创新使传统技艺拥有深厚的底蕴与潜力,创意创新使得传统技艺生生不息、活力无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与创新企业发展方式联系起来,通过创新创意进行驱动,进行文化产业开发,是更好地提高传统技艺经营绩效的要求。对于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的无形价值,衔接时代的科技技术,在“互联网+”模式下对传统技艺进行文化创意衍生,通过搭建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将传统技艺走出单一的、依赖性的、粗放型生产陷区,使之创造出潜在的经营绩效,引领新一代的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绩效奇招。

[责任编辑:王鑫]

猜你喜欢

经营绩效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
物流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析
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作用关系文献综述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