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中国的影响
2017-04-06赵玉涵
赵玉涵
[摘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是由美国主导,12个邻太平洋国家参与谈判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被认为是当今最全面和最重要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TPP协议最终于2016年年初得以十二国一致同意,其全覆盖、宽领域和高标准的特点给国际多边贸易树立了新风向,也给最终没有加入的中国带来了在知识产权、农业生产和国有企业发展等各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应该树立开放和积极的心态迎接危机,在追求自身发展完善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共赢的多边贸易建设。
[关键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国际贸易;TPP谈判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209
1TPP的谈判和内容
11TPP的谈判过程
在APEC的建立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缓慢的背景下,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发展迅速。在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东盟FTA的成功签署后,亚太地区成为FTA的中心。文莱、新加坡、澳大利亚三国在2005年签订TPSEP(TPP的前身),这为TPP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008年,在金融危机爆发和美国战略中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的背景下,美国加入TPP谈判并且成为主导国家。随后日本、加拿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使TPP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10月5日,美、日等十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TPP取得自谈判以来最重大的成果。2016年2月4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文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以及越南12个国家于奥克兰正式签订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即TPP。
12TPP谈判的特点
TPP的成员国在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和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12个成员国既有来自南半球的国家也有来自北半球的国家,遍布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鸿沟难以逾越,经济结构也各有侧重,社会制度分庭抗礼,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互相妥协。宗教信仰上,既有以信奉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信奉佛教为主的国家。这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多边贸易国家之间的互补,但是差异本身也导致各个国家的利益诉求存在较大的分化,为谈判和合作带来艰难的考验。
协议内容大量体现美国自由贸易理念和战略性利益考虑。TPP协议在美国加入之后成为美国所主导的谈判协议,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奥巴马要求实现五年出口倍增计划,要求五年之内美国出口增加一倍,而亚太地区是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自然成为美国追求贸易增长的重要战场。如美国为自身具有超高优势的知识密集型的创新产业拔高了知识产权的标准,为美国巩固自身的利益排除一些国家的后发优势的干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TPP协议的内容
协议内容的总体特点是:全覆盖、宽领域、高标准。全覆盖体现在涵盖大多数亚太地区FTA尚未涉及或很少涉及的条款。宽领域体现在条款内容兼容并包,并注重数字经济的创新。鼓励电子商务发展,有条款规定投资、金融服务和服务贸易同样适用于以电子方式提供的服务,缔约方不能对其他缔约方的数字产品征收关税。高标准体现在要求商品贸易的全部贸易品采取零关税,对服务贸易的几乎所有服务部门给予准入前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仅对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的国防金融等特殊领域设置例外条款。在对外投资上采用“负面清单”这一方式;TPP在知识产权领域标准远高于WTO;TPP协议增设劳工和环境条款;TPP协议对国企的条款十分细致,在文本中提到取消国企支持与福利及保护外国私企等内容。TPP文本目录内容见下表。
2TPP对中国的影响:危险与机遇并存
TPP条款的高标准从短期来看会增加中国的企业成本和国外制裁,但是长期来看有利于加速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体制改革的进程。
TPP对知识产权的高要求会增加我国技术进口成本,根据知识产权条款,以往免费的专利将会变为付费。但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增强,虽然相对于美国日本还有一定差距,但是相比一般的TPP国家还是更具有优势。知识产权的条款也可以长期保护我国的利益,满足我国未来的诉求。
TPP的“国有企业中性”条款会使得中国的国有企业面临成本上的硬预算,使我国国企很难接受资金支持和政府补贴,创新发展在融资上遭遇困境。但是竞争中性本身的要求是希望国企可以在市场上与其他企业公平竞争,并不排斥国有企业,这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大量行业都会大幅降低关税,这会使我国产业调整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是也会给民族品牌的发展带来空间,降低企业成本,改善国民生活。
TPP使我国农产品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将会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影响。但是我国为了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将会注重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但是不论如何,中国加入TPP的收益要低于推动“10+3”(东盟+中日韩)多边自由贸易,而且TPP将会使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从而影响中国和东盟的交往,也会影响与日本韩国的博弈,使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市场的话语权变小。
3我国的应对态度和措施
目前在国内,应对 TPP有两种主流态度:一种是认可TPP协议代表未来世界多边贸易的发展趋势,中国应该尽快争取加入并且努力适应,不然会在之后的国际贸易中更加被动;另一种是认为TPP协定本质是美国针对中国而出现的,所以中国肯定最终无法加入TPP,而且TPP协定地区缺乏了中国市场本身也是不完整的,没有把中国市场纳入会让该协定的影响力大大受限,中国大可不必理会TPP协定,应该把精力放在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亚太多边贸易区。
但无论如何,TPP会让中国承受不小的压力,但中国不应急于盲目跟随,但也不应盲目乐观和一味排斥,抱以开放的心态追求自身的进步,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各种挑战。无论如何,要保持对TPP的研究和关注,更要稳步推进自身在亚太地区多边贸易建设,特别是中国-东盟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日韩是亚洲地区极为重要的经济体,也是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大国,中国推动中日韩贸易区建设对于自身扩大出口、引进外资和调整产业结构都有重大意义,且将会大大降低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此外,也需要保持和加强与美国的对话交流,求同存异,寻找两国共赢的战略合作点。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上对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虽然两国在多个行业存在不可避免的强势竞争关系,但互补的空间也很大,两国也是彼此非常重要的经贸伙伴,只有充分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无论外面的格局如何变化,中国自身的深入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追求不会变,TPP的出现更是中国突破国内阻力的重要助力。在竞争的压力下,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秩序、农业生产的效率、国有企业的活力、制造业的创新升级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激励。
参考文献:
[1]贾丽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2]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J].当代亚太,2012(1)
[3]金中夏,袁佳,张薇TPP对中国的挑战及中国的选择[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6)
[4]吳涧生,曲凤杰,关秀丽,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趋势、影响及战略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