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歌剧制作理念的创新
2017-04-06仁者
仁者
说到歌剧的发展和繁荣,现在似乎有一个倾向:一味强调原创。原创固然重要,其理不言自明,不言而喻。但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把各方面的资源短时间内一股脑儿投入到原创,效果并不理想,造成大量的浪费和“一次性演出”,真有些“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纵观世界乐坛,即便是那些很有影响力的歌剧院演出季和音乐节、艺术节,原创作品也是控制在少而精,每年仅数部而已,大量上演的是经典歌剧,包括以全新理念制作的经典歌剧。尤其是后者,我们以前常常忽略。2016年夏天,我與几位乐迷朋友进行了一次德奥歌剧之旅,观赏了多部歌剧,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与时俱进、前卫新潮的制作理念。这里仅举几例。
我们先是在慕尼黑的王子剧院观赏法国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让一菲利普·拉莫(1683-1764)的四幕芭蕾歌剧《殷勤的印第安人》。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歌剧中有大量的舞蹈音乐和场景——这不仅是法国歌剧的一大传统特色,更是拉莫歌剧的鲜明标志。
《殷勤的印第安人》以四个互不关联的爱情故事——《慷慨的土耳其人》《秘鲁的印加人》《波斯的鲜花节》《蛮子》——贯串全剧。比利时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西迪·拉比(Sidi Larbi)巧妙地利用故事情节的松散和大量的舞蹈场面空间,在导演和编舞上奇思异想,大显身手。他以学校的一个大教室为总布景(教室出现地球仪,可能是老师在为学生上世界地理课),然后根据剧中不同地域和风情的故事,穿插安排不同的具体场景。为配合新制作,还将古典芭蕾改为现代舞。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以出其不意的场景变化,将台词、音乐、舞蹈融为一体,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展开充分的想象,创造性地融契表达了宗教、离难、友善、欺骗、爱情等人间的悲欢离合,甚至影射了近年来欧洲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眼前的难民问题(第四个故事《蛮子》出现了难民营场景)——能将一部古典巴洛克的歌剧,在不改变台词和音乐的前提下,经过导演的二度创作,焕发出全新的光彩,其匪夷所思的艺术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佩服之极!
接着,又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欣赏威尔第的《假面舞会》,奥地利著名导演约翰内斯·伊拉斯(Johannes Erath)呈现了一个奇思妙想的诠释版本。虽然是当今流行的“一景到底”简洁版(主要是为了节约制作成本),大客厅的上方是弯曲弧形的楼梯,舞台中间是一张大床(男女主角的许多戏都在床上表现),与全剧所要表达的剧情(如第二幕就是室外戏)相比显得“捉襟见肘”,但导演的“倒叙式”让这一切变得合理。
第一幕开头,里卡多站在床上演唱思念阿梅利亚的“我又能再看到她”,当他掀开被子时,床上居然出现了一具男性尸体(这在剧本中是没有的)——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谜直到最后一幕才解开——雷纳托在假面舞会上一枪射死里卡多——剧情演到此,奄奄一息的里卡多在唱完“希望宽恕所有的反叛者”后死去,但此版的处理为:倒地身亡后的里卡多,灵魂出窍,重新站了起来,边唱“希望宽恕所有的反叛者”,边向舞会上所有的人告别——也就是说,这版《假面舞会》的一开始,床上的尸体就是里卡多,这此间和以后展开的所有的戏,都是里卡多的灵魂梦幻所叙。如此,一切看似不合理的场景(如第二幕的场景应该是发生在野外的、全剧的舞台中心始终摆着一张床,最后一幕众人为什么没有戴面具,等等),全部能解释通了——因为,这是一场梦,全剧的场景就是梦境。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富有颠覆性而又能自圆其说的诠释。观赏到戏尾,不禁拍案叫绝:亏他(导演)想得出!既标新立异,又节约成本。两全其美!
在欣赏了慕尼黑的歌剧节后,我们又来到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观赏一年一度的萨尔茨堡艺术节。先在在萨尔茨堡的莫扎特之家剧院(即节日小厅)观赏了莫扎特的《唐乔瓦尼》。这个《唐乔瓦尼》的制作是2014年首演的,我有DVD版本。这次亲临现场,感觉尤为亲切。两幕场景均设在一家现代旅馆,构思巧妙,也是总体一景到底、局部变化。接着,在岩壁马术学校剧院观看莫扎特的《女人心》。大家知道,《女人心》的剧情有些荒诞和无厘头,也一向是该剧的软肋,因此本版导演斯文一埃里克·贝茨托夫(Sven-Eric Bechtolf)在乐队演奏序曲时,舞台即出现如此一幕:两位女主角费奥尔迪利吉和多拉贝拉姐妹俩、以及女佣黛斯皮娜,都被人用蒙汗药熏晕了——告诉观众,本剧的故事不是在人物清醒状态下发生的,由此避开了原本剧情中的无厘头。歌剧导演的作用再次彰显无遗。
由此可见,创新的制作,对“激活”传统歌剧,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和“旧貌换新颜”之感,对发展繁荣歌剧艺术,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奇方妙术”。在当今歌剧制作的理念上,欧洲走在美洲前面,德奥又走在欧洲前面,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同行学习借鉴。顺便说一句,不仅是世界经典歌剧,中国原创的经典歌剧,其实也可以有新制作的,如《白毛女》《江姐》《原野》等等。就看我们有没有创新的勇气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