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左中旗草原生态逆向演变成因及建设利用中的几点建议

2017-04-06金丽华程金芝李红波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旗草畜沙化

金丽华+程金芝+李红波

[摘 要]:通过对科左中旗草原资源现状、草原建设现状、草畜平衡现状的调查分析,浅谈科左中旗草原生态逆向演变的原因及建设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草原生态逆向演变建设利用

1 自然概况

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海拔高度160-230m,东部、中部主要属于西辽河、新开河冲积平原,西部为沙丘、丘陵地带。地理位置东经121°08′至123°32′,北纬43°32′至44°32′之间,总土地面积9811km2,属东北经济区,地处内蒙、辽宁、吉林三省交汇区。

全年气温多受蒙古高压气流影响,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变化较大,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雨季集中,秋季凉爽短促,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5.2℃,全年平均无霜期145d,日照时数2906h,年均降水量在300-420mm,平均风速3.9-4.5m/s,8级以上大风日不少于22d,是内蒙古自治区多风地区之一。

2 科左中旗草原生态现状及逆向演变的原因

科左中旗草原面积394000hm2,可利用草原面积300000hm2,草原类型大致分为干草原和平原低地草原两类,野生植物种类有520多种,其中可食性牧草350多种。土壤类型有6大类12亚类,主要土类为草甸土、风沙土、粟钙土。

由于长期的粗放经营与无序管理,特别是过渡放牧、开荒扩种、滥砍滥伐使旗内草牧场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干旱大风及草原鼠虫害,旗内草原面积和质量与1984年草原普查情况相比均有较大程度减少与降低。草原等级下降明显,草群结构趋于单一,产草量降低,生物多样性危机已经十分严重,草群中优质牧草已经很难见到。代替的是一、二年生的杂类草,导致丰欠年产草量差异明显。

2.1 过渡放牧使科左中旗草场沙化、碱化

过渡放牧情况下牧草因长期被啃食、践踏不能正常生长,完不成生长发育周期,以及多年生牧草根部贮藏营养物质减少,导致优良牧草,可食牧草大量减少或消失,草场植被稀疏低矮,地表裸露,再经畜群长期践踏,表层结皮破碎,在风力作用下,导致土壤沙化,有的地方由于土壤板结,毛细现象增强,蒸发强烈,产生盐渍化。

2.2 开荒扩种使科左中旗草原面积大量减少

多年来,科左中旗农牧民走一条广种薄收,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经营之路。因此对草原也进行了掠夺式开发,大片的草原变成农田,使草原面积减少,由1984年的676000hm2减少到394000hm2。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弃耕的农田大量沙化、碱化。

2.3 滥砍滥伐致使流沙面积迅速扩张,增加沙化草场面积。

科左中旗在五十年代榆树与山杏灌丛相结合的草牧场分布面积还比较大。但是由于农村牧区人民盖房、围建棚圈,当燃料烧以及用来围建草库伦,散生的榆树大量遭到砍伐,致使流沙面积扩张,埋没草原、农田以及房屋。

多年干旱大风和草原鼠虫害,也是使旗内草原沙化,碱化、退化面积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

3 草畜平衡现状

草原面积的减少、质量的下降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草原退化严重,丰欠年草场的生产力差异很大。因此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间草畜平衡波动情况也有所不同。科左中旗西部区草原面积比较大,饲养牲畜多以青干草和青贮饲料为主,有少量的农副秸秆。中东部地区草原面积较小,饲养牲畜以农副秸秆为主。遇到欠年西部区草畜茅盾表现尤为突出。仅以2015年为例,2015年科左中旗遭遇多年罕见的旱灾。10月份旗草原站对全旗草畜平衡情况进行初步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2015年6月未全旗大畜和羊头数为233.98万头只, 其中大畜存栏62.95万头,羊存栏171.03万只,折合485.78万个羊单位,年需饲草48.38亿公斤。旗内人工草地、天然打贮草、青贮饲料作物及农副秸秆均不同程度减产。可提供的饲草只有43.63亿公斤,短缺饲草4.75亿公斤。其中西部区短缺饲草3.2亿公斤。

4 科左中旗草原建设现状

针对草畜茅盾不平衡的现实,科左中旗立足本旗实际,于1999对全旗草牧场实行“双权一制”,从而打破牲畜吃草原“大锅饭”的旧观念,树立草原使用有偿,建设有责,保护有权的新思想。并积极争取项目,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草产业的发展。自2010年以来,全旗共争取国家畜牧业建设项目17项,包括牧区开发项目、秸秆养畜项目、沙源治理项目、家庭牧场建设项目、草围栏项目、防灾基地建设项目、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和生产自救,旗内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牧草质量和产量有所提高。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加强,全旗现有“三化二贮”窖池38200座,畜牧业生产配套机械设备7657台套,具备每年生产“三化二贮”饲料14亿公斤的能力。人工草地保有面积933hm2,每年种植青贮饲料作物23000hm2,可制作青贮饲料7亿公斤。畜牧业生产方式也正在由过去传统的粗放经营向现代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

5 利用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农牧民法制观念淡薄,破坏草原的行为时有发生。

5.2 由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农牧民摆脱不了粗放经营生产方式的束缚。

5.3 项目建设的后期管理工作乏力,项目建设的成果不能长久保持。缺少项目后期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

5.4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过度依赖天然草场,饲草料基地建设滞后,缺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 今后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1 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杜绝滥砍滥伐,开荒扩种。应尽早实施基本草牧场划定工作。

6.2 以草定畜,实行禁牧舍饲,推进舍饲养畜规模化、正规化。

6.3 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棚舍、窖池、饲草料加工机械以及饲草料基地建设上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确保禁牧舍饲后畜牧业的发展。

6.4 加强退牧还草项目的后期管理工作,把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保持下去。

6.5 做大做强草产业,使草业走上现代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轨道。

作者简介:金丽华,女,1973年4月29日生,毕业院校: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畜牧学院(通辽市),工作單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草原站,职务职称:高级畜牧师;程金芝,女,1966年3月23日生,毕业院校:哲里木畜牧学院,工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草原站,职务职称:高级畜牧师;李红波,女,1980年6月18日生,毕业院校:吉林农业大学,工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草原站,职务职称:畜牧师。

猜你喜欢

中旗草畜沙化
宋尚有局长在甘南调研草畜平衡等工作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河南省优质草畜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浅析科左中旗有机葵花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宁夏海原县草畜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