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扮青春任我行—谈父母如何有效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妆扮问题
2017-04-06郑晓星
郑晓星
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各种与以往不同的表现,开始有独立意识,关注自我形象和内在体验。当他开始装扮自己,做父母的您,能接受多大的尺度挑战?如果想对他的“奇异”表示意见,该如何沟通才不会伤了孩子爱美的自尊和亲子相处关系呢?
小宇(化名)是个性格外向开朗的男孩子,学习生活各方面都无需家长费心。小宇上初中后性格变得越来越内敛起来,注重形象还对着装打扮情有独钟,模仿明星发型、挑选另类服装,好在没有影响学习成绩,妈妈理解他是青春期的原因便没有多加阻挠。但最近小宇的行为让妈妈十分苦恼,她发现小宇房间多了很多化妆品,多次尝试与小宇沟通关于打扮的事情,但小宇都以没有耽误学习而搪塞过去。随着课业的加重,小宇连周末都要去补课,清晨的仪式将悠闲的假日生活彻底颠覆,小宇起床后洗澡、做面膜、拍水涂油、打理发型然后连早点都不吃就急着出门去补课。
雪儿(化名)也和小宇一样,上初中后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一个不修边幅的小丫头瞬息变成了一个注重形象的青春靓丽少女。女儿开始注重整洁爸爸妈妈都很高兴,可她的转变也有点儿大的离谱。上初中后雪儿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起床去洗头发,无论严寒酷暑只要出门就必须要先洗头。雪儿的解释说,“如果出门不洗头,我就觉得如坐针毡般全身的不自在,特别是头发,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更别说专心听课了。觉可以少睡一小时但头发却不能少洗一次。”
像小宇与雪儿这样在青春期突然转变的孩子并不少见,如何招架可能是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了。引导孩子改变的前提是要知道其成因,有的放矢地加以应对。
经过深入沟通后我发现,小宇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同伴认同,为了保持与同伴的相似不受孤立,他也开始打扮起自己来了;其次是进入青春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自我意识开始独立,他便一改以往的打扮风格来体现自己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受父母的支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叛逆;再者是应对学习重压的一种自我缓解,有时他会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自信心下降害怕失败,借助打扮舒缓课业压力。
作为父母,面对青春期孩子的装扮行为往往不可理解,担心孩子因此耽误功课,但也往往一籌莫展。小宇和雪儿虽然关注穿衣打扮,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影响自己的学习,所以家长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而又没有形成稳定自我的过渡时期。作为父母,此时要做的不是去评判孩子行为的对错,而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孩子恢复自信。
对于没有伴发其他行为问题,只是单纯过于关注装扮的孩子,父母如何实现有效沟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可以供父母参考:
1.理解接纳,不强化。理解孩子的特异行为属于青春期阶段性的表现,在不太过分的情况下父母可采用冷处理的办法,这种现象很快会消退。
2.适当赏识,不批判。对于孩子适当的打扮可以给予赞美和鼓励,多去寻找和发现他身上的优点,不要将其他事情上的过错与他的打扮联系起来,一有机会就大肆批评。
3.多做沟通,不放大。沟通要在与孩子的良性互动中进行才最有效,不能随家长心情,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如果这样不但不会收效,反而更容易使孩子对您的肺腑之言产生抵触。
4.引导思考,不压制。在沟通时可帮助孩子分析一下促使他改变的原因,再适时、恰当地引导孩子如何更好的表现自己、喜爱自己、相信自己。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情况需要我们注意。比如青春期孩子的穿衣打扮有可能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如果孩子在穿衣打扮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并且孩子自己也为此感到痛苦,但又无法控制,试图简化程序而每次又归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警惕孩子有无强迫症的可能,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心理帮助。
所以,对于青春期孩子出现的穿衣打扮的现象,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首先要观察孩子有无伴随其他行为的异常,其次要评估孩子的行为对日常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自控能力,能够安排好穿衣打扮和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审美观,不要过多干涉孩子,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度过需要靠外表来支持自己的自信心的青春期。但如果孩子穿衣打扮的行为还伴随着人际关系问题、进食问题等,并且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家长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以免延误孩子的治疗,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