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乐养生
2017-04-06杜仲树
杜仲树
佛教音乐起源于山东东阿鱼山梵呗。鱼山梵呗是中国最早的梵呗,因是曹植所创,所以他一直被尊为佛教音乐始祖。2006年5月20日,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和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佛教音乐鱼山梵呗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佛乐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文化,更是一种历史的记载与传承。
佛乐,顾名思义是佛教的音乐,是佛教用以阐明佛理弘扬佛法的佛事音乐,或歌颂佛教的音乐。佛乐通常庄严清净,蕴涵慈悲之情,使人听后动容,起欢喜之心,动善意之念。可以说,佛乐是佛陀教化的殊胜之音,是音乐百花园中粲然绽放的一株清净莲花。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
佛乐对芸芸众生的好处绝不仅仅只有这些。音乐养生的效果早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宋金时代著名医家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三》中指出:“好药者,与之笙笛不辍。”意思是用笙笛一类乐器给人演奏,是一种很好的药。在现代,音乐养生也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美国有一百多所大学开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在很多大医院里都设有音乐治疗部门。在我国,很多医院和疗养院采用为患者播放优美轻音乐的办法,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疾病,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心理师在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治疗时更是离不开音乐的辅助。中医认为“五音通五脏”,古人把音乐按声的高低分为“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又分别与五脏相通,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即“天有五音,人有五脏……此人与天地相应也”。
佛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却又超脱于普通音乐之上。音乐是对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喜、怒、忧、伤,任何情绪都可成歌。以音乐养生或治疗疾病,靠的就是音乐非凡的感染力,不同的音符组合出的乐曲可引起人心中不同的情感共鸣,会让聆听者的心情随着音符的起伏而产生或欢快的、或澎湃的、或哀伤的情绪。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当哭便是将心中的悲愤、伤感以最风雅、最透彻的方式表达出来,但这种表达、发泄的方式虽然淋漓尽致却并不能平复人的心绪,反而在人尽情地宣泄心中情绪的同时,将悲伤推向极致。再比如哀乐,并不能冲淡失逝者亲友心中的悲伤,反而会让听到的人,哪怕和逝者毫无关系的路人的心情都变得沉重悲伤。所以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样的人,要用什么样的音乐才能达到预定的养生、治疗效果,是需要经过专业甄选的。否则很可能得到反效果。
佛乐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现象。以我国的佛乐为例,我国的佛乐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佛乐清婉、秀丽,如江南山水娟秀怡人;北派的佛乐大气庄重、古朴典雅,如高山大川,天高地广。但无论哪一派的佛乐都有一个共同的灵魂——慈悲和放下。深山古刹里的晨钟暮鼓、虔诚的吟诵,以大爱的心悲悯着世间一切生灵;即便是我入地狱也愿渡世间一切苦难,割肉喂鹰只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哪怕只有一次杀戮的慈悲,放下世间一切的悲欢离合的超脱,以这样的灵魂发出的声音,哪怕并不是天籁之音,但一定是宁静、优美、空灵、慈悲,它的声音不为宣泄心中情感而是为了化解一切的贪嗔痴恨,即便是生离死别在它面前都化成了一种历练。聆听这样的音乐不会让你心中的情绪激动,无论是喜是悲,是怒是惧,都不会被扩大或是抑制,而是化解,让被情绪控制的心情都归于平静。
佛乐不仅仅可以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更可以进一步通过对情绪的影响来调节人的身体,达到生理养生的效果。经临床医学实验证明,佛乐能镇定大脑活动、舒缓脉络,降低人的心率和血压,脑波图显示,脑后枕区振幅增大,脑前额区則频率减慢,人如处在气功入静时的低消耗最佳状态。它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及孕妇有着神奇的疗效。
作为佛乐聆听者,可能是出家人、佛教信徒,但更多的可能只是这芸芸众生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人。每日为了生计而奔波,为了柴米油盐而烦恼,过着上有老下有小、街坊邻里吵吵闹闹的生活。可能都没有听过任何一部经文,也舍不下红尘的牵绊。但是一曲佛乐绝对可以融入他的灵魂,让他在节奏紧凑、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理安慰及心灵的解脱。在社会、工作、生活的压力包围中,被一缕妙音洗去身心疲惫。
只要你愿意,在忙碌中挤出一点时间,甚至在忙碌的同时聆听一曲佛乐,让那空灵的音乐洗涤你灵魂的深处,一定让身心收获一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