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湿地草色青

2017-04-05魏万进

福建林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浦城草色山丘

文/魏万进

高山湿地草色青

文/魏万进

近日,应邀陪同一位政和籍退休的老人返乡。老人的家乡位于政和县澄源乡牛途村,从县城关驱车需要三个多小时。时值盛夏,从喧嚣的城里抽身到这宁静的千米高山,好像是从热浪海岸中游到清凉岛屿,浑身透着一股清爽,虽有所耗时,却感分外值得。

山高谷深的大山里,村庄不是挂在山坡上就是沉在山谷,牛途就是这样一个沉在山谷的村庄。一座座顶着鱼鳞黑瓦的老屋相互挨着,宛若相识多年老友,三五成群正聊着天。村头溪旁有块巨石,形似牛头,正俯身畅饮溪水,村后的山丘,远远望去,与巨石相连,好似牛的身子。村子就建在牛的脖子上,按当地的方言“脖”的读音与“途”的音相同,村庄骑在牛的“脖子”上,所以就叫牛途村。

小车从谷底沿着山道蜿蜒而上,山中的林木葱郁、苍翠,直等到了一处名为“浦城林”的地方,山色忽变,原先的林木不见了,出现眼帘的是一山丘环抱,海拔1200多m,约10多hm2的高山湿地草甸。置身其间,视野豁然开朗,满目尽是绿莹莹、青翠翠,令人心旷神怡。只见绿色的草甸,一片片、一丛丛,不住的涌向四周,沿着山丘起伏连绵。一些矮松浓绿,稀疏的点缀在山丘的草甸上,像极撑起的大伞,正在为这里的花草遮风避雨。每当疾风从山上刮来,婀娜的众草,便夹着朵朵野花,随风翻动,带起阵阵浓郁香气,四处飘散。湿地土层乌黑肥沃、水分充盈,正因这些黑土和水,草甸便有了情欲,临水的野花更为绰约煽情,引得小野蜂“嗡嗡”地在花丛中蹁跹,使得这里变成了花与蜂生命共舞的舞毡。湿地草甸有股清泉,汨汨而来,终年不断,注入湿地。泉水就是山脉的一根经络,是由山的神灵给予的,饱含山的灵气。山泉蕴育着这片湿地,湿地又涵养那穿村而过的溪流,从而哺育了整个小村。

从浦城林登到最高的山顶,可环视纵览333hm2丘陵草场,举目远眺,无边景色尽收眼底。站在这里俯视群山,翠绿的山丘好似各方诸侯,奔驰而来归附朝拜。倏忽风过,吹动花草的梢头,有如绿浪涌来,“刷拉…刷拉”的声音不住在山中回响,等风吹过,草看起来已不摇摆,但那吹草的声音却久久不愿离去,只是缓缓的向远处飘去。噫!此时此刻,我仿佛觉得,世间应有造物之主,不然怎有如此美妙景致,但又不禁怪他,为何将这等奇景放在这僻隘之地,以致在千百年来没有机会向人们展示它这无边美丽。

放眼长空,天空湛蓝浮着絮状的白云,与绿色的草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美丽的绿锦一直铺向山的远方。在这里风光旖旎,蓝天、白云、山丘、绿树、草甸相映成趣,如诗如画。伫立其间,视野开阔,心驰神往,仿佛看到了苍茫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浦城林是政和、周宁、寿宁三县的交界处。山中有寺庙浦林禅寺,草甸中还有口古井,古寺与古井,更是平添了草甸的幽趣。我暗自疑问,这里的草甸和寺庙为何会与并不相连的浦城有了联系。向导讲了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一高僧欲在此处建寺,需要大量木材,便到浦城县的一户有钱人家化缘。这户人家给高僧出了道难题,说可用其山场的树,但只能砍没有树梢的树。于是,高僧夜间施展神迹,使得半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一阵大风将该山场树木的树梢全部卷走。于是,高僧把这片山场的树砍了,又挖了水塘,木材从水塘沉入,又从浦城林草甸的井中浮出,寺庙得已建成。故此,草甸就称浦城林,寺庙便叫浦林禅寺。

浦城林不远处的山坡上,是吕氏人家的祖墓,吕氏人家在墓地的旁边开挖水塘,掀开的草甸表层下面是深厚草碳层,还有不知名的乌木。这块湿地远离村庄,少有人迹,故还保持着原始地貌,有着自然形成的独特高山湿地生态系统。我们一行步入草甸周边,便感觉入脚处皆是枯木枯草,踩上去软绵绵的,宛若踏在大自然千百年的积累之上。再往深处的盆地草甸,是不能进去的,因为长年累月,深浅不知,或许有的地方一脚踩下去,就可能把人给淹了。

高山湿地是作为构成山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上有多种功能,如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同时也是微生物的重要资源库。但高山湿地又是最为脆弱的一类生态系统,一旦破坏便很难恢复,许多河流都起源于该类湿地,是全球湿地的保护重点之一。

一晃时间,山行将告结束,心里不禁小有感触。机缘巧合,在家乡一隅,得以见识这深藏高山的湿地,畅享这难得一见的美景,确实是件难得的幸事。但快乐的时光着实短暂,离开在即,内心依旧还在为眼前美景震撼。山色浓、草色青,幽幽碧翠绵延长……那种仿佛置身尘世之外的别样感受,在心头不住徘徊流连,令人久久不忍离去!

(作者系政和县政协主席)

责任编辑/鲍晓红

猜你喜欢

浦城草色山丘
惊蛰
华子涵:站在山丘上看最美的落日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清明为父上坟
中华诗词名家走进浦城
“南下干部’,在浦城
微山丘——Lily Nails美甲店
浦城采风
早春
越过山丘,依旧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