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在线
2017-04-05
规划在线
全面开展“城市双修” 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工作。
《指导意见》指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将“城市双修”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群众在“城市双修”中有更多获得感。
《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城市双修”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以政府主导,协同推进;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保护优先,科学推进。要求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完成一批有成效、有影响的“双修”示范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初见成效,“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指导意见》分别从完善基础工作,统筹谋划“城市双修”;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健全保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4个方面,对推动“城市双修”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来源:住建部网站 2017-03-09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编制进入征求公众意见阶段
日前,指导北京发展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编制完成,开始征求公众意见。这份草案由6个部分组成,紧扣城市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城乡统筹4个中心环节,疏解非首都功能,着力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据悉,这份草案的6个部分包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科学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大城市病”以及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
草案提出了北京至2020年、2030年、2050年3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其中提出至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治理“大城市病”取得显著成效,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依据相关法规,为充分征询和吸纳公众意见,这份草案于3月29日开始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一层展厅进行公告。每位市民都可以通过公告现场留言、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官网网上建言、电子邮件或信件4种方式就草案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来源:新华网 2017-03-28
浦江东岸面向全球征集公共空间雕塑作品 800多套设计方案亮相
据悉,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今年年底贯通。届时,东岸20多公里岸线,会在沿线10个点的公共空间放置雕塑作品。从2016年12月启动设计方案征集以来,共收到国内外162位艺术家、29个设计机构的852套初步设计方案。
日前,在浦东民生码头257号仓库举办了为期两周的《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雕塑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初步设计方案展》,前往参观的市民可以为自己心仪的雕塑设计投票。
展览现场,800多套初步设计方案以效果图形式呈现,作品表达了人与自然对话的主题,运用了工业元素,注重与人的互动。上海市雕塑委员会专家郑佳矢说,公共空间的雕塑不同于陈列于展馆内的作品,需要与景观环境密切融合和互动、与观众产生愉快互动,还要和每个点的文脉吻合。
东岸公司负责人介绍,展览结束后,来自城市规划、建筑、景观、雕塑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在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后,会评选出60套初步设计方案,最终成果预计在5月下旬公布。
来源:看看新闻网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