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凡氏综合征

2017-04-05那开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收缩期主动脉瓣蜘蛛

文/那开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马凡(Marfan)氏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率约0.04%至0.1%。其特点是晶状体异位、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细长体型与蜘蛛指(趾),故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此疾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忽视会导致误诊。体育界在招运动员时,由于一度要求身高,而忽略了对马凡氏综合征的筛查,以至于招收了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为运动员。

典型病例

男性,干部,48 岁,活动后心悸、气短,阵发性前胸、背部疼痛一年,加重一个月入院。双眼视力不佳30 余年,家族中三人患高度近视。体检:身高187cm、指距187cm,身体上部95cm、下部92cm,血压140/70mmHg,智力正常,瘦长体形,蜘蛛指(趾),腕征及拇指征阳性,有明显鸡胸。眼底:右眼—25D 可窥入,呈高度近视性改变;左眼—25D 可窥入,除高度近视性改变外,还伴有颞下方视网膜脱离,范围1 至8 点,隆起度为10屈光度。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72 次/分,律整齐,胸骨左缘3、4、5 肋间可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间及三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部可闻及四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胸部X 线检查:升主动脉及主动弓扩张,心脏扩大。彩色多谱勒心脏超声检查:①主动脉根部向前向后扩张,以向前扩张为主,瓣口处为58mm、宽部达76mm。收缩期出现蓝色血流,仅于进入主动脉瓣口后即向前方流入膨出部,膨出部有一缺口,其上端有动脉壁。②大血管短轴:主动脉向右前方膨大,可见主动脉瓣为两叶型。③左心室扩大,左室流出道扩大。符合马凡氏综合症合并二叶型主动脉瓣。

马凡氏综合征临床特点

马凡氏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中胚叶的骨骼、心脏、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

骨骼肌肉系统中骨骼畸形最常见。主要有四肢细长,蜘蛛指(趾),双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长,双手下垂过膝,上半身比下半身长。体形瘦长,头小而窄长,腭弓高而深是这种疾病的特定外形。对于骨骼异常的蜘蛛指(趾),马凡氏综合征诊断标准临床常用臂展/身高>1.03为阳性,或掌骨指数>8.4 为阳性,8.0至8.3 为可疑,或指骨指数:男性>4.6,女性>5.6 为阳性,及拇指征阳性,腕征阳性。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皮下脂肪少,肌肉不发达,胸、腹、臂皮肤皱纹。肌张力低,呈无力型体质。韧带、肌腱及关节囊伸长、松弛,关节过度伸展。有时见漏斗胸、鸡胸、脊柱后凸、脊柱侧凸、脊椎裂等。

眼部问题主要有晶体状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等。男性多于女性。

心血管系统中约80%的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要累及主动脉,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良,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瘤。主动脉根部扩张是本症最有特征性病变,因为升主动脉起始部分承受压力最大,最易发生壁间瘤及扩张,常先于动脉瘤出现,且扩张模式对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扩张越广泛后果越严重,这在男性中较多见。部分患者可合并主动脉缩窄、二叶式主动脉瓣、房室间隔缺损等。部分有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患者寿命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心血管合并症为主要死因,在青春期突然死于严重心律失常,或夹层动脉瘤破裂,突然出现胸痛、心包填塞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马凡氏综合征诊断标准

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为:(1)家族史:家族中有肯定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分析家谱应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2)眼部病变:晶体韧带松弛,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视网膜剥离等。(3)心血管病变:主动脉根部增宽,升、降主动脉扩张或发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关闭不全及二尖瓣脱垂等。(4)骨骼异常:蜘蛛样指(趾),脊柱侧凸、后凸、鸡胸、硬脊膜膨出等。凡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者,方可诊断为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应与Marchesani 综合征相鉴别,后者为短肢指与球型晶状体,与马凡氏综合征呈明显对比差异,且多伴有中度智力低下,反应迟钝,皮肤青斑,骨质疏松,易发生心脏和肺部血栓。

猜你喜欢

收缩期主动脉瓣蜘蛛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蜘蛛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大蜘蛛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病变的研究进展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
80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