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掖市生态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2017-04-05相培应

防护林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张掖市生态经济

相培应

(甘肃张掖市寺大隆林场,甘肃 张掖 753000)

张掖市生态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相培应

(甘肃张掖市寺大隆林场,甘肃 张掖 753000)

张掖市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只有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广大的农民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逐步形成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张掖市;生态产业;战略

生态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它是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生态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因此,有必要对张掖市的生态产业战略加以探讨,以期对本地区的生态产业发展作以参考。

1 生态产业的概念

所谓生态产业[1],就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为劳动对象,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为劳动资料,以生物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从事生产活动的产业经济部门。

广义的生态产业,包括符合生态和环保要求的,能产出有形产品的产业和无实物产出的生态效益的市场化产业。生态产业的本质就是把经济活动引上生态合理的轨道,寻求生产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协调与同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的统一。

2 生态产业的发展基础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展生态产业的一个基础就是逐步培养群众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强调经济的发展既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又不能超出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促使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补偿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由对立走向和谐统一。

3 张掖市发展生态产业战略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启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区域性、局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张掖市生态环境系统本来就十分脆弱,沙漠化、植被破坏等问题严重,祁连山冻川孕育和森林涵养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水系成为500万河西人民的唯一生命线。加之近年长期遭受干旱气候、沙尘暴、冻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致使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威胁着河西人民的生存和经济发展。这些特点决定了张掖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因此,如何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同农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障张掖市生态建设的长期开展,必须建立新的发展模式,调整和完善生态建设的利益和机制,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能不能发展起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生态产业,不仅成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关键,而且涉及张掖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只有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广大的农民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才能逐步形成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局面。

4 张掖市发展生态产业的关键

从某种程度上讲,河西乃至西部地区落后的根源之一是观念的落后,因此,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必须进行观念、机制的创新,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张掖市观念的创新必须克服传统的农牧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变为和谐统一关系;由单纯的生态索取变为在索取的同时给自然的生态供给;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相分离变为二者的统一。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人们才能逐步接受生态文明观,自觉发展生态产业。

5 发展生态产业应遵循的原则

5.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统筹规划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未来的最优选择(3)。因此,必须结合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经营,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带,使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5.2 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政府部门要统一规划,科学安排,要在比较优势上充分挖掘潜力,避免不顾实际条件的一哄而起,造成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5.3 以市场为导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市场机制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能够准确地提供千变万化的社会供求信息,因此,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生产,才能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得到比较合理的利用,减少损失浪费。同时要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优化提高一产,巩固加强二产,加速发展三产。

6 张掖市应重点发展的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恢复生态循环和减轻环境压力,更在于能确保人类物质支持系统的可持续性。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仅搞被动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能实现“山川秀美”的,必须主动地发展生态产业,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必须重点发展一些产业领域。

(1)发展生态与经济兼顾的名优特经济林、种苗、花卉和草产业

(2)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建立龙头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的形式

(3)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结合生态工程建设,按照“粮食下川,林草上山,牛羊进圈”的发展模式,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

(4)发展设施农业。充分利用河西地区优越的光热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5)发展生态旅游业。在改善已开发旅游区景观资源的同时,继续建立一批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不断提高经营水平,使林区的风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6)林区多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充分利用林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药材开发等相关产业,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加快国有林场的脱贫步伐。

[1] 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2] 陈炳浩.河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问题、原因、机理和治理对策[C]//甘肃林业持续发展方略研讨会,2003

[3] 王礼先,王斌瑞,朱金兆, 等.林业生态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005-5215(2017)10-0113-02

2017-09-11

相培应(1979-),男,甘肃武威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及造林绿化研究.

F326.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10.043

猜你喜欢

张掖市生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生态养生”娱晚年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张掖市第四中学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