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2017-04-05杨冬琴
杨冬琴
(昭通学院云南省乌蒙山扶贫开发研究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摘 要:据调查了解,我国农村有很多环境问题日渐显露出来,例如生态的退化、资源频繁的开采、生活垃圾乱扔、污水乱排以及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若想彻底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必须构建一个适合农村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成功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出台适合农村状况的政策和方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环保工作,进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21
近年来,中国有关环境污染的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农村的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最难攻克的问题之一,而城市与之对比就稍微好些。我国党中央以及国务院都特别重视农村的环保工作,一直都在努力改善农村的环境。虽然农村各地区也建立了适合自身的环保制度并大力宣传,但是效果仍不明显,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构建出适合农村的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1 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目前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处于一种恶性的循环中,我国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一直在大力开展农村环保的相关举措;农村在进行工业生产时,由于人为等相关因素产生了许多垃圾,從而出现很多的环境问题,最终使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我国农村环保工作的根基一直都很薄弱,若想使农村成功构建出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必须提高农村群众对于环保的意识。对于还没有增设保护环境设备的农村地区必须马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措施与办法,如对于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排放、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处理。虽然有些农村地区都有基础的环保设备及机制,但是缺乏在真正意义上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配备了。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还没有环保意识,也使得农村在建立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上受到了很大的阻碍[1]。因此,若想真正意义上改善我国农村的环境,必须在短时间内构建出一个适合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以及在提升农村群众环保意识的同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
2 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举措
2.1 宣传环保工作,提升环保意识
若想成功建立农村环境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必须大力宣传环保工作的内容,提升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升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正是推进农村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若想真正得到解决,必须吸引更多的农村群众积极参加与支持,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或手段宣传农村的环保工作内容,扩建环境保护的教育基地,例如可以在电视上、互联网上、广播上以及报纸中进行宣传推广。
2.2 健全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工作
成功建立农村环境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必须健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的环保工作依法进行。据调查了解,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或法规,因此在构建农村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时困难重重。正因为我国农村一直都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导致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时候无法可依,最终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尤其是农药化肥、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等污染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3 建立环保机制,监督工作状况
成功建立农村环境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必须建立适合农村的环保机制,监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因此,构建农村环保机制必须做到以下3点:农村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必须严格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力,使违规的项目远离我们的生活;农村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认真执行环保工作中的各种规定,使所有相关人员都能主动承担责任,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发展。
2.4 改善生态弥补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建立农村环境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必须改善生态弥补机制,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工作积极性。生态弥补机制的作用是,均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利益。但是,在实施生态弥补机制时会使用大量的资金,而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是很难进行的,因此只有先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完善生态弥补机制,确保所有的农村居民都能遵守规定。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融资手段,改善生态弥补机制。
3 结论
就农村地区的环境而言,若想真正意义上得到改善会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不但需要相关部门的特别关注,还需要全体农村居民的的全力配合与积极参加,坚信进行了这么多的有力举措,我国农村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梁家将,吴飞.西江流域农村环境整治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以贵港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为例[J].环境,2015(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