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控制技术在滨海县蔬菜基地生产中的应用

2017-04-05李淑艳

农业与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清洁生产

李淑艳

(滨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江苏 盐城 224500)

摘 要:通过在蔬菜基地推进清洁生产、绿色防控等生产技术,完善农业投入品、用药休药期(间隔期)、包装标识等管理制度,严格蔬菜生产全过程检测技术,建立贯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并创建产品二维码信息,实现网上产品质量追溯。

关键词:全程控制技术;产地评价;清洁生产;可追溯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新兴领域和新兴事业,标志是2001年4月26日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力图通过8~10a的努力,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和公众放心消费[1]。,经过10多年的政府推动、生产自律、消费推进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全力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突破的进展,但蔬菜的安全仍然存在不少的风险隐患和制约因子。生产基地实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农资配供,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销售能实现蔬菜生产的全程控制技术,达到蔬菜生产可追溯。

选择滨海县建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滨海县中山西甜瓜专业合作社、滨海望嘉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基础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专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高,各项规章制度较完善,具备以点带面的辐射能力,建立贯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实现蔬菜生产基地的全程质量控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产地评价技术

通过产地评价,可以明确产地质量状况,掌握产地安全的关键问题,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农产品生产布局,确保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虽然目前已经制定了众多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等标准,但在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适宜性评价方面,还缺少成熟的技术规程和标准来指导产地适宜性评价[2]。将土壤和灌溉水各污染物指标分为两类,一类为严格控制指标,其他项目为一般控制指标,土壤和灌溉水分析项目和方法参照NY5010-2002标准,土壤中严格控制指标为:铅、镉、汞、砷、铬,灌溉水的严格控制指标为:铅、镉、汞、砷、氰化物、六价铬。土壤和灌溉水的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办法。

Pi=Ci/Si (式中Pi为单项污染指数,Ci为污染物的实测值,Si为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P综={[(Pi,max)2+(Pix)2平均值/2]}1/2(式中P综为综合污染指数,Pi,max为污染物中单项污染指数的最大值,Pix为污染物中单项污染指数的算数平均值);

Pi≤1,单项污染指标未超标,判定为合格,不再进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3个示范点位于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天场镇,土壤类型为壤土,肥力中等,周围3km内无大型生产企业和化工园区,适合各种蔬菜、水果的种植,并经评价土壤和灌溉水的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不再进行综合指数评价。3个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的要求。

2 蔬菜基地的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是联合国环境署在1989年提出的,其意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3]。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弃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他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是指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中国21世纪议程》(1994)也对清洁生产作出了定义,“清洁生产是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能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农产品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食品2个方面,清洁农产品是指不含抗生素、农药残留等对人体有害、有毒的农业生产的终端产品。

根据本地历年病虫发生资料,应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搞好清洁果园;提高施药人员技术水平,喷药应周到,均匀,农药应交替使用;科学施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化肥深施,推广叶面追肥使用技术;人畜粪肥应经过无害化处理,做基肥;推广标准化农业设施和材料;完善基地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

3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推广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色板诱杀、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抗病蔬菜品种等其他蔬菜无公害技术示范推广,重点采用太阳能灭虫灯和黄板以及防护网等方法,减少虫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进一步健全蔬菜病虫无害化防治体系,在确保及时全面控制蔬菜病虫害的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土壤和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4 完善生产制度、按照技术规程生产

在生产中实行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规程、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配置生物灭虫设施、统一农业投入品。引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完善农业投入品、用药休药期(间隔期)、包装标识等管理制度,上墙公示,上市产品执行严格的农药安全间隔期,基地建立了生产过程生产记录簿,一個生产周期从农田准备、药肥购买到种植管理到产品上市前检测,进行全程记录。

5 建立基地速测室做好上市前产品检测

滨海县成立了以“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各镇区速测点为骨干,各基地速测室”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以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为抓手,切实抓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能力。在这3个示范基地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室,对基地的人员进行了检测培训,能够熟练掌握检测技术,每批产品上市前都要做农药残留检测,以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安全。

6 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平台实现可追溯

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档案管理,农业生产档案管理、追溯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等各项功能,以监管农业企业对农产品质量监测为切入点,以网络化电子档案为载体平台,实现对农业企业、农产品生产的档案管理,并在监测农产品质量的同时自动生成农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使农产品市场准出真正落到实处。这3个示范基地通过盐城市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示范平台可以实时的反应产品生产状态,对网站上生成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可以完整地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产品生产过程中用肥用药情况、产品检测情况以及销售情况。为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提供了可能。

在生产中实行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规程、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配置生物灭虫设施、统一农业投入品。引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示范基地全面应用黄板、生物农药的物化技术,集合滨海地域特点集成适合滨海地区蔬菜安全生产技术;完善农业投入品、用药休药期(间隔期)、包装标识等管理制度,严格蔬菜生产全过程检测技术,建立贯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并创建产品二维码信息,实现网上产品质量追溯。并将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编制成操作实施手册或明白纸,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推介及技术交流会等,在全县面上示范推广。

参看文献

[1]金发忠.关于严格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性评价与管控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3):5-8.

[2]季辉.对江苏省重金属污染风险区作物产地适宜性评价与管理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2.

[3]孙东升,钟仙珍.论农产品“清洁生产”与食品安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4):13-16.

猜你喜欢

清洁生产
基于多手段教学的《清洁生产》教改研究与实践
浅析山东地区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
油田企业清洁生产初探
“清洁生产”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