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实证研究
——以化肥施用行为为例
2017-04-05陈黎,仇蕾
陈 黎,仇 蕾
(1.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 管理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8)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实证研究
——以化肥施用行为为例
陈 黎1,2,仇 蕾1,2
(1.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 管理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8)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通过发放407份调查问卷,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信息资源特征、政策因素对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为村干部与化肥施用强度呈负相关且显著;农户家庭兼业程度和复种指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正相关且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劳动力规模和耕地块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正相关且检验结果显著;农户对环境保护关注程度、农户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化肥施用强度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农户行为;农业面源污染;施肥行为;防控政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生态损失和社会损失,其中尤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最为突出[1]。在工业点源污染和城乡污水治理逐步到位之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2]。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全国COD(化学耗氧量)的排放总量为2352.7万t,其中农业面源的化学耗氧量排放量占总量的48.75%[3],可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治理水污染的关键。
所谓农业面源污染[4],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N素和P素等营养物质、农药、畜类、禽类粪便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形成的水环境污染。农业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水及地下水,其治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难度均远远大于点源污染[5]。目前的研究显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6]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养殖业(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农作物秸秆污染等。种植业的污染主要由于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业生产要素的过度使用[7],造成土壤氮磷养分过剩,并通过渗漏、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严重威胁了生态平衡和农产品安全。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废弃物也随之增加,且由于没有足够的配套设施和耕地消纳处理养殖废弃物,导致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
农户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优化和规范农户行为,减少农户行为带来的负外部性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农户行为理论就是将农户的生产、消费和劳动力供给行为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用来描述农户内部各种关系的理论研究[8],因为农户是有限理性的,其决策时受到自身主观认知和外部条件限制,加之农户是风险规避者,农户的决策行为是使自己满意不是最优。通过研究影响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主要因素,找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程需重点优化和规范的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1 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特征
1.1 数据来源
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参考同类型研究的调查问卷,根据拟选取的调查地区,进行针对性问卷设计。本次问卷共发放407份,实际收回396份,剔除矛盾错误数据和关键信息不完整数据信息等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79份,有效率93.12%。被调查农户地区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被调查农户地区分布
1.2 样本基本特征
如表2所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以中老年人为主,其中50岁及以上的人数最多,这与青壮年人普遍外出务工,很少在家务农有很大的关系;村民受教育水平偏低,以初中文化水平最多。村干部占到样本总量的13.19%;从事农业生产普遍集中在10年以上,占75.99%。
2 数据处理
2.1 模型构建
研究影响化肥施用行为的主要因素,使用化肥施用量衡量农业面源污染强度,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探讨农户施用化肥的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Ln(hcf)=αX+ε
其中,hcf表示化肥施用强度,用农户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表示;X表示影响施用化肥的自变量,ε表示随机干扰项。
表2 农户户主基本特征数据统计分析
2.2 变量含义
将影响农户施肥行为的因素分为四大类15个变量,即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和信息资源特征、政策因素。各变量的含义如表3所示。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SPSS 19.0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可知总体上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各自变量的影响与预期基本一致,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3.1 户主基本特征变量的影响
(1)户主年龄变量在10%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这表明农户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化肥施用愈加谨慎,这可能与经验的积累有关。
(2)户主受教育年限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这表明农户受教育年限越长,其化肥施用强度越低。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农户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接触到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知识越多,对化肥的使用危害认识越深,其结果表现为减少化肥施用强度。
(3)农户是否为村干部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这表明农户户主若为村干部,其化肥施用强度较其他非村干部要低。可能的原因是作为村干部,本身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故化肥施用强度相对较低;另外,作为村干部,要起到一定的榜样和表率作用,若政策要求减少化肥施用量,村干部会以身作则率先减少化肥施用量。
(4)从事农业生产年限对农户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但其系数为负。说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越长,对化肥的施用愈加谨慎。究其原因,可能与户主年龄的负相关性一样,与农业生产经验的累积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积累越多,其对农田需要的化肥施用量掌握越清楚,越会减少化肥施用量;或是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历过因化肥施用过量而导致的耕地养分流失农田肥力不足有关,在接下来的农业生产中会愈加合理利用化肥。
表3 变量含义
注:“+”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表示影响方向待定。
表4 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通过1%、5%、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3.2 家庭资源特征变量的影响
(1)经营规模对农户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系数为正。说明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化肥施用量可能会增加,或许与我国小规模农业生产有关。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耕技术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施肥行为是凭借经验估计进行的,而不是严格根据土壤质量和土壤养分缺失情况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施肥行为,因此容易造成化肥施用不合理和施用过量的情况发生。
(2)劳动力规模变量在10%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系数为正。这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劳动人数越多,化肥施用强度也越大。农业生产活动属于劳动密集型活动,劳动力规模越大,对生产投入要素需求也就越多,相对的化肥施用量也会上升。
(3)农户兼业程度在1%水平上通过了对化肥施用强度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正。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兼业程度越高,即非农收入越多,化肥施用强度越大。劳动力资源的调整和再分配,使得农户在农业生产利益较低或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倾向于从事收益更高的非农生产活动,如外出务工等。为维持原有的农作物产量和保证既有的农业收入利益,农户会选择更多的化肥投入来替代劳动力转移。兼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一部分,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重新配置带来的收益,为了缓解兼业现象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根本出路是规范和优化农户施肥行为,用科学的技术指导,让农户以合理的、正确的、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施肥行为。
(4)回归结果显示,耕地块数变量与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在5%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耕地资源细碎化程度越高,耕地块数越多,化肥施用量越大,污染也越严重。由于政府对农村土地采取均衡分配,使得每个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小,且分布零散,不方便统一管理。农户受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加上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的零散化,致使农户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不高。为了保证收入和谋求稳定,化肥等要素会被过量投入,导致土地资源养分比例失衡、有害物质积累。
(5)复种指数在1%水平上通过了对化肥施用强度的显著性检验,表现为强烈的正相关影响。这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农户农田的复种指数越高,则化肥施用强度越高。调查地区均为阳光照射时间长、雨水充足之地,其作物成熟时间较短,故种植时间密度大,复种次数多,对化肥的需求量随着复种次数的增加而上升。
3.3 信息资源特征变量的影响
(1)农户住家离乡镇市集距离没有通过显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农户获取化肥等农用品更加便捷和容易,空间距离对农户获取资源已不构成限制,故没能通过显著性分析。
(2)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也没能通过显著性分析,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户施肥的数量和频率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经验,但其系数为负时,表明经常与其他农户交流施肥经验,在交流过程中农户会偏向听取经验比自己丰富的人的意见,有利于降低化肥施用强度。
(3)农户对环境保护关注程度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分析,且其系数为负。这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农户对环境保护关注度越高,其环境保护意识越强,对减少污染的行为认可度也就越高,其结果表现为减少化肥施用量。由此可见,提高农户环保意识,让农户从思想上认识到化肥污染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继而让这种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显著作用。因此,必须加强面源污染危害宣传,提高农户知识水平。
3.4 政策因素变量的影响
(1)农户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施肥强度的影响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负。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该项技术可以减少农户化肥的投入,而且效果显著,所以应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用以替代传统的污染严重的施肥手段和技术。
(2)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化肥施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与预期方向一致,其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农业技术培训可以规范农户施肥行为,减少施用强度。这与何浩然的研究结果不一致[9],显著性为正的情况下发生可能与技术培训单位组织培训的经济目的有关。如果培训本身是政策性而不是经济性推广,那么农户参加过技术培训,了解过更多技术知识,还是愿意减少化肥施用量的。
(3)补贴对农户施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这与预期的显著性结果有出入,表明补贴与农户施肥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本次回归结果中没能体现出来,但其系数仍是负的。可能是因为农户认为补贴力度不够,不愿为了补贴而减少化肥用量,或是农户施肥总量少,补贴对减少化肥施用量的作用甚微。
4 结语
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分析了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为村干部与化肥施用强度呈负相关且显著。(2)农户家庭兼业程度和复种指数与化肥施用强度正相关且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劳动力规模和耕地块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正相关且检验结果显著。(3)农户对环境保护关注程度与化肥施用强度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对施肥强度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如下政策建议:(1)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户素质,优化农户种植行为。(2)健全农村干部选拔和管理培训机制,确保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过硬,并在相关农业政策推动和实施方面做好本职工作,发挥领头羊作用。(3)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同时响应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农业收入。(4)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10]。
[1] 郭子鹏.基于SWAT模型的太行山区农业面源污染模拟研究:以唐河西大洋水库以上流域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2] 徐建芬.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2.
[3] 宋家永,李英涛,宋宇,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362-365.
[4] 肖静.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2):25.
[5] 许娟,梅旭荣,刘国强,等.农业污染防控与水质改善策略[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5):19-23.
[6] 李秀芬,朱金兆,顾晓君,等.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81-84.
[7] 洪燕婷,仇蕾.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研究分析[J].环境科技,2015(3):17-21.
[8] 陈和午.农户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文献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04(3):2-10.
[9] 何浩然,张林秀,李强.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6):2-10.
[10] 范传辉,陈颖,文武.徐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思考[J].环境科技,2009,22(增2):96-97.
(责任编辑:管珊红)
An Empirical Study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Based on Behavior of Peasant Household:Taking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Behavior as An Example
CHEN Li1,2, QIU Lei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 Water Resource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2. Management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easant household’s behavior and the results of survey through 407 questionnaires, the influences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hold head, family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information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factors on the farmer’s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behavior were analyzed by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e, educated level and village cadres identify of household head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tensity; the part-time degree and cropping index of peasant household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tensity; the workforce scale and arable land block number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tensity; the degree of farmers’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ether to adopt the technology of soil testing for fertilization,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echnical training had a very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tensity.
Peasant household’s behavior; Agricultural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Fertilization behavi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icy
2016-1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12&ZD214);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重点项目“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冲突管理研究”(7143300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江 苏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15GLA005)。
陈黎(1994—),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
X506
A
1001-8581(2017)03-01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