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冬枣 富民强县
——记山东省沾化县冬枣研究所所长于洪长
2017-04-05陆仁
情系冬枣 富民强县
——记山东省沾化县冬枣研究所所长于洪长
到了沾化县,一定会提到冬枣,人们也定会提到冬枣专家于洪长。因为正是在他带动下,沾化县人民辛勤耕耘20余载,使沾化冬枣产业从庭院到大田,从小规模到大生产,现已成为沾化县最具优势、最具特色、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县30万人从事生产经营,20万人赖以生存,创造了20多年长盛不衰的水果产业奇迹。于洪长先后被授予地区十佳杰出青年、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科技星火带头人、全国科技星火带头人、山东省农村科技大王、国家“振华、王义锡科技扶贫奖励基金服务奖”、山东省劳动模范、滨州市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于洪长出生在秦口河畔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立志为家乡群众探索一条科技致富道路。他从1983年开始搞食用菌生产,研制出了新品种“美味侧耳”(代号“539”)获县、地区科技进步奖,并帮助带动全镇3600户群众养起蘑菇,喜发蘑菇财。仅仅几年,累计社会效益已达1500多万元,被当地群众誉为“蘑菇大王”。
1989年春,他迷上了沾化冬枣这一富民产业,并成为这种产业的开拓者。创业初,为了证明冬枣能够繁育,他一边看资料,一边细心观察,一边潜心研究,每浇一次水,施一次肥,喷一次药,于洪长都做详细的记录。为了观察冬枣的生长特性,有时整夜蹲在树旁,借助手电筒边观察边记录。几年时间,他积累了冬枣嫁接、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大量第一手技术材料。他嫁接试验的第一批冬枣树结果时,就在全省“七五”星火计划新产品展销会上拿了金奖,当年的冬枣密植园的667平方米效益超过万元。于洪长初步尝到刻苦攻关带来的科技成果的甜头,他从心里憋足了劲要在冬枣上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让更多的群众依靠发展冬枣致富。他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共建立起66.7公顷冬枣育苗基地和350公顷带动示范基地,提供优质苗木1000余万株,培养了2000多名冬枣技术骨干,推广科研成果10多项,义务举办培训班200多期,接待来人来访几万人次,上门辅导3000多人次,解决技术难题上百起。为普及冬枣生产知识,2001年他主编《沾化冬枣》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先后印刷1万多册,免费分发到枣农手中,为指导群众搞好冬枣生产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兴起冬枣热,为当地群众人均增收4000多元。
于洪长从任冬枣研究所所长后,面对冬枣产业的快速发展,他没有自我陶醉,止步不前,而是自我加压,谋求更大发展。在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开发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大力协助下,沾化县冬枣研究所以于洪长为首的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的子项目(沾化冬枣物联网项目)和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基于物联网全息物流系统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实现了设施环境监控、果园数字化管理、生产信息采集、质量安全管理及专家远程指导,并纳入了黄河三角洲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进行管理。为促进物联网技术在沾化冬枣产业中的应用以及出口创汇注入新的活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于洪长又带领团队,近年在中国枣业领军人才刘孟军教授技术协助下,实施了“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项目”以及“黄河三角洲冬枣优系繁育优质高效栽培集成”等科研开发项目,积极研发新品种,现已建立和完善了冬枣免去雄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获得了多个优异种质。2011年12月,山东省科技厅以沾化县冬枣研究所为依托,批准成立了“山东省冬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山东省唯一的省级冬枣科技研发平台。在他积极争取努力下,研究所于2015年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为沾化冬枣产业与国家的高技术人才搭起了桥梁。
紧贴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于洪长带领团队打破冬枣单靠传统方式销售禁锢,既利用国内网络营销,又积极开辟国际市场。研究所于2015年出口新加坡沾化冬枣6万千克,为沾化冬枣实实在在走出国门开创先例,是真正意义上的冬枣出口。与此同时,在建立冬枣物联网追溯体系基础上,打造电商销售特色直供基地。近几年,研究所在他带领下先后入驻“淘宝生态农场”“天猫果鲜生旗舰店”“京东商城”,电商销售取得初步成效。
(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