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017-04-05张媛媛
张媛媛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华师附中番禺小学,广州510000)
没有自信的人生如暗哑的宝石,虽有极高的价值却无法被人所知,没有自信的人生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永远点不燃成功的火焰,没有自信的人生犹如没有甘甜雨露滋润的花朵,难以绽放自己的美丽。
还记得刚接班时,看着眼前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天真烂漫、乖巧懂事,可一到课堂上就都变了个人儿似的,一个个如紧紧闭合的花苞难以开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终于找到症结所在——这个班的学生不够自信!想到上学期廖老师在班主任论坛中分享的以活动促进班级团结的做法,那我为什么不能以活动来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呢?
说干就干,加之正值中秋,我制定了第一个班级活动:鼓励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创编与思乡有关的小品、相声并上台表演。本以为这种娱乐性强的活动正好符合孩子们爱热闹、爱玩乐的心理特点,他们听到计划后一定会一蹦三尺高,立刻组队马上叽叽喳喳地讨论表演形式和内容。一想到即将出现的踊跃场面,我立即加快了脚步。一到班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计划,可原先设想的场面没有出现,下面是一片沉寂,甚至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得见,这场景犹如一盆凉水浇我头上,将我浇愣在了讲台上。
这可怎么办?第一次的活动不会就这样夭折了吧?我焦灼地等待着,墙上的挂钟每走一秒就犹如在我的心上敲击一下,一两分钟后,终于有三四个孩子在我鼓励、期盼的眼神与话语中慢慢举起小手,怯懦地表示愿意试试。也许是有了引领者,后面又有几个孩子举起了小手,可愿意参加创编的孩子加起来也不足班级人数的一半,这离我设想的全班参与相差太多。于是我当场降低要求,为实在创编不出的就小组合作朗诵思乡的诗词、演唱思乡歌曲等,但每个人都要上台。
经过一个星期紧张的准备,终于迎来了成果展示的时刻,虽然整个活动只有轩婷那组和小哲那组表演起来落落大方,其他的孩子有的只敢低头念完稿子,有的紧张到忘词、手心出汗,有的声音小到像是在说唇语。可在点评时我依然告诉每个孩子:“你们都很棒,老师为你们高兴,因为你们今天都勇于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这就已经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听着他们热烈的掌声,看着他们面带微笑的脸庞、亮晶晶的眼睛,我知道这次的活动开始有效果了。
果然,在紧接着举行的班级辩论赛、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他们的参与度高了不少。尤其在家长开放日时,平时写作文时半天都写不出一句话的旭冯、小博,这次为了课本剧的演出效果居然各创作了一首小诗;胆小的晓烁、涵玥、小洁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恩琪、育沛、溯扬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同学和家长的阵阵掌声;颂翦、韦峰的发言也甚是精彩……
看着孩子们劲头儿正足,我顺势而为,号召家委在班里组织了一次以“小学生应不应该参加补习班”为题的社会调查。制定此次活动,一是想借机检验一下孩子们面对陌生人时是否能像在学校一样比较大胆自信地提出问题;二也是想锻炼一下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小升初面试打打基础。活动的前几天我很担心,生怕他们面对陌生人不敢开口提问,甚至还就此召开了家委会想应对策略。但活动一开始我就发现,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了。眼前的孩子们都像快乐的小鸟奔向大哥哥大姐姐,并有禮貌地向他们提问。正当我心中的大石渐渐放下的时候,小遥这一组随着我的巡视进入视线。他们组因临时人员变动导致整体偏内向,这一组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为了不打扰到他们,我决定躲在远处继续观察一会。只见他们见到迎面有人过来,犹豫着想上前提问,可临开口时又退缩下来,都想等其他同学先开口,终于在数次的推让中,小翦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在他的带领下小组成员由最初的四人合作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发展到每人独立完成一份。活动结束时,他们小组欢欣雀跃地拿着完成的37份调查问卷自信满满地走向我。小遥还得意地告诉我:“老师,您发给我们组的调查问卷太少了,我们一会儿就完成了,后来又去复印了十多份也都完成了呢,这次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其他孩子一听也都蹦蹦跳跳地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们也是。”回去的路上孩子们意犹未尽,相互交流着调查的成果和见闻。
回来后我趁热打铁根据孩子们的调查结果再次举行了班级辩论赛,有了数据论证,加上之前的自信心训练活动,这次已经有不少孩子们能在辩论中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正是这些活动让我体会到: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我们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学习中、玩乐中,时时刻刻又不露痕迹地渗透。只有通过这点点滴滴的积累,孩子们的自信心才会一天天地增强。也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孩子们才会养成自信的习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