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水面多品种混养试验———

2017-04-05孙修云王明宝王洪岩

农业与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试验

孙修云+王明宝+王洪岩

(1. 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宿迁 223900;2.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3.泗洪县西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 宿迁 223900)

摘 要:探索大水面多品种混养模式,通过合理混养不同分布水层、不同生活习性和摄食习性的鱼虾蟹类,采取生态养殖技术及生物方法来改善营造养殖生态环境,提升养殖水产品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大水面;多品种;试验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18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全国第4大淡水湖洪泽湖西岸,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该县水产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2016年水产养殖总面积达2.37万hm2,其中大水面网围养殖占该县水产养殖总面积的50%以上。位于该县双沟镇草湾村泗洪县西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水生动物养殖和销售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80hm2。其中网围养殖面积66.7hm2,近2a该社依托省、市、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开展网围多品种混养模式的试验示范,实现经济效益比单养河蟹每667m2净增1000元以上,现以2016年该社一成员养殖面积10hm2的网围生产试验为例,将在大水面中开展多品种高效混养模式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网围基本情况

网围位于双沟溧河洼,属淮河进入洪泽湖入湖口中的一片湖汊,面积10hm2,正常水位1.2m,水位较稳定,水质无污染。底部平坦,淤泥20cm,围内开挖边沟,沟宽4m,深1m。挖出的土方筑成围坝,坝高50cm,坝上埋入防逃围网,网高3m,网内上边缘缝上30cm钙塑板。围区内移栽水草,主要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水草覆盖面积50%左右。

2 材料及方法

在对试验网围区的水质、底质环境以及近几年水文情况、养殖收益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当地河蟹池塘健康养殖、河蟹套养青虾、蟹池套养鳜鱼等技术模式,将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引入到大水面养殖进行试验,最终确定在网围区以河蟹为主,适当搭配花白鲢、青虾、鳜鱼等品种的养殖模式。

2.1 网围区准备

2.1.1 围网

在不影响该水域水利功能和水运交通的情况下,采取“水下坝,坝上网”,“低坝、高围”围网养殖形式,在养殖区四周开挖宽4m,深1m的边沟,土方堆积四周建成低于50cm的圩埂,埂上埋设3m高的防逃围网。

2.1.2 清塘

2016年2月3日采用溴氢菊酯清杀围区敌害生物,苗种放养前10d,即3月2日用生石灰兑水全围区泼洒。

2.1.3 移栽水草

在1月中下旬,围区平滩面移栽伊乐藻,株距1m,行距2~3m,留有多条宽15m左右空白无草通道,利用水草通风透气水体交换、行船和投饵,使水草覆盖面积保持在50%左右。

2.2 苗种放养

为避开开春蟹种第1次脱壳期,江苏地区一般3月中旬前将蟹种全部投放到位。放养蟹种规格和密度根据计划成蟹规格和产量以及养殖水面的条件、养殖人员的管理水平及资金投入来确定。试验区蟹种下塘前,用少量青虾试水,10hm2网围区将装有青虾的护篓分别放置在10个不同地点,护篓尽量接触到底泥,24h后观察,青虾活动正常,确定水体安全后再确定投放蟹种时间。本次试验于3月12日从上海横沙镇购进规格为160~180只/kg 的蟹种,一次放齐。青虾苗种及鱼种均购自当地苗种场。具体见下表:

2.3 养殖管理

2.3.1 投饲

本次试验,投喂的饵料品种主要有来自洪泽湖区和淮河的野生小杂鱼、螺蛳,搭配少量玉米。

螺蛳投放,螺蛳分2次投放,3月28 日—4月4日 按每667 m2放150kg的量投放;8月2日—8月10日按每667 m2放250kg的量投放。

蟹种下塘后第2天即开使投喂生鲜小杂鱼,投喂量按蟹种重量的5%~7% ,每天注意观察河蟹饵料情况,视剩饵情况适当增减投喂量;梅雨季节减少投喂量,高温期间降低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改用蛋白质含量30%左的颗粒饲料,适当投喂玉米、南瓜等植物性饲料,坚持“八成饱”投喂法,不过量投喂,不使用鲜活饵料。在进入高温期前,使用在饲料中添加VC、免疫多糖投喂2~3次,以增强河蟹自身免疫力。

河蟹上市前半月加大投喂量,以高蛋白的動物性饵料为主,增强成蟹体质,提高肥满度。投喂时撑船到网围中尽量扩大投饲范围(四周设置投饵区),方便河蟹摄食。

2.3.2 巡查

每天对围栏、围网、食场进行检查,发现围栏、围网破损之处及时处理,防止鱼蟹逃逸,尤其梅雨季节,雨量充沛,水位涨幅较大,水流量大,应加高加固拦网;根据有无剩饵情况及时调整投喂计划;观察河蟹脱壳情况,脱壳期间保持环境安静,投喂优质饵料,努力营造隐蔽场所,以利于河蟹蜕壳;留心水质有无变化等,并做好日常记录。

2.3.3 病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本试验区未发生大的病害。大水面养殖,水体面积大,消毒药品使用成本较高,养殖水生生物一旦发病治疗困难。生产中主要利用水草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定期调节水质,用15~20kg/667m2生石灰水泼洒,保持pH值7.5~8.5,透明度60cm以上。蟹种放养时用3%~5%的食盐消毒处理,不投腐烂变质的饲料,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减少残饵败坏水质。高温季节,加强水草养护,为河蟹提供适宜的生长的生态环境;每个月投喂中草药药饵或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加强饵料鱼的消毒处理或定期停喂。

2.3.4 捕捞方法

虾蟹捕捞采用地笼法,傍晚架设网具,翌日早晨收捕,经过一段时间捕捞后, 再人工设法用微流水刺激, 使河蟹敏感性增强, 活动激烈易捕捉。捕捞鱼类,将丝网下在鱼类经常栖息或洄游的通道上,使鱼刺入网目或缠在网上而被捕捞;利用丝网或抄网将鱼群赶到较小的水域,用大拉网集中捕捞。

3 结果

3.1 收获情况

3.2 效益分析

总成本:生产总投入392300元,平均每667m2成本2615元。详见下表:

总产值:试验区总产值795599元,平均每667m2产值5304元;总利润:试验区总利润403299元,平均每667m2利润2689元。

4 小结与探讨

试验证明,在大水面进行多品种合理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单位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但大水面养殖如果面积过大存在水质调控难、投喂管理难、防病难、捕捞难等问题。据本次实验结果笔者认为,最好将养殖水体面积控制在6.67hm2以内,可根将150m2×667m2的大网围改造成2~3个,面积为3.3~4.7hm2较小网围,以方便养殖管理,再适当加强投喂管理,可实现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大幅度增加,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试验
混凝土试验之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CS95
GS8
CS10
510
驭胜S330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无人岛上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