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覆膜播种机的作业技术要点及保养
2017-04-05揣德民
揣德民
(绥中县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站,辽宁 葫芦岛 125200)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很多种类的农作物都实现了全程农业机械化。花生作为绥中县的主要作物品种之一,随着花生覆膜播种机的使用,也实现了播种、施肥、喷药、覆膜的一体化、机械化,节省了大量的劳力、时间,提高了播种效率,同时也为秋季的机械化收获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花生覆膜播种机;作业;技术要点;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S2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45
1 花生覆膜播種机作业技术要点
1.1 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要求
1.1.1 选地及整地
花生比较喜欢沙壤土,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可以选择土地平整、肥力较好、土层厚的沙壤土。由于要使用机械播种,因此,在播种前要进行整地,以满足机械化播种的要求,主要是要保证地面平整,无大坷垃,以确保机械的平稳运行。
1.1.2 播种穴粒
机械化播种要求一穴双粒,双粒率必须保证在75%以上,空穴率不能超过1%,只有满足这些要求的花生覆膜播种机才能被应用到生产中。
1.1.3 播期
播种时间主要是根据花生品种的特性、当地气候情况、栽培制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温度稳定在12~18℃之间比较适宜播种,早熟品种在此适宜温度内尽量提早,中晚熟品种则可适当播种晚一点。覆膜栽培可提前10d左右。
1.1.4 播种深度
花生的最适宜播种深度为5cm,因此,调整播种机深度在5cm左右,机械的播深误差一定不能超过20%。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播种环境,播深也要进行适当的细微调整,例如:当土壤湿度较大或者低温较低时,则可以适当浅播,但是播种深度不能小于3cm,反之则可适当加大播种深度,但是最深也不能超过6cm。
1.1.5 播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确定适宜的播种穴距,例如: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密度可适当加大,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密度适当减少。最佳穴距一般在13.5~15.5cm之间,同样要求机械播种的穴距误差值不能超过15%。
1.1.6 覆膜相关要求
对机械覆膜的要求如下:不能出现缺漏;覆膜不能影响花生初期发芽;覆膜宽度要与畦宽一致。
1.2 田间作业技术要点
1.2.1 机械进地作业前准备工作
先将地膜拉出约0.5m,人工将地膜覆盖好,包括地头和薄膜左右边都用土压实,然后开始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也要随时观察,作业是否正常、合格,包括开沟、旋耕、覆土起垄、播种、覆膜、喷洒农药等环节是否符合标准,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及时解决。机械到地头转弯时,要注意留足地膜长度,用来满足地头覆膜;用来人工补种时铺膜。
1.2.2 机械在田间作业时,如何保证覆膜的质量
如果地膜出现斜向皱纹,应停车调整压膜轮压力使其左右一致后再继续保持直线匀速前进;如果地膜出现纵向皱纹,应降低机械前进速度,减小膜卷的卡紧力,并增加压膜轮的压力;如果地膜出现横向皱纹,应增加膜卷卡紧力,减小压膜轮的压力,并提高机械前进速度;如果地膜出现偏斜现象,应将膜卷重新对正畦面,并使其与前进方向保持垂直,然后再匀速直线前进。
1.2.3 当发现地膜没有被土压住的情况
首先检查地膜宽度是否与畦宽一致,如果一致应增加地膜卷端部压紧弹簧的压力,当地膜破损严重时应降低压膜轮的压力,如果地膜卷边严重时应减小覆土铲偏角,并拉长覆土铲与地膜之间的距离。
2 花生覆膜播种机的保养
为了延长机具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同时确保机具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率,我们不仅需要会使用花生覆膜播种机,同时也要注意对它的保养,主要包括每次作业前需要注意的事项,每次作业后的保养及农闲季节的放置保养等。做好这些方面的保养,才能使机具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2.1 作业前注意事项
要对整机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机械的各个部位都正常安放;检查各个紧固部件,确定其牢固联结;检查各个轴承和链条是否需要调整或者更换;对转动零部件加注润滑油进行润滑。
2.2 作业后保养
将整机清理干净,主要包括泥土杂草等;检查排种器,查看是否遗留有花生种子或其他杂物,如果有及时清理干净,避免影响下一次播种。
2.3 作业季节后保养
要保证机具的干净,不能遗留杂草泥土等;作业季结束后,为了避免机具被腐蚀,要用清水将花生覆膜播种机的输肥管、排肥器、化肥箱、药桶冲洗干净,然后晾干;作业季结束后要对整机进行检查,检查转动部位有没有缺失或者损坏,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一些易腐蚀的部位涂抹防锈油,避免腐蚀;要将机具存放在通风遮阳的地方,同时放置时要将机具垫起,离开地面一些距离,避免淹水,也要将机架垫起,使驱动辊、起土铲等离开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