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理使用农家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2017-04-05刘秀芹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义成功乡农业服务站,辽宁 朝阳 122413)
摘 要: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食品健康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人们对无公害农作物的需求,推动了环保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肥料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围绕绿色农业生产,更多的农户选择在生产中施用农家肥,但受传统增产观念的影响很多地块告别了农家肥一直多年单一施用化肥,或减少了对农田进行农家肥的投入,最终造成耕层变浅,使土地不能“饱餐”,出现了土壤板结、“营养不良”症状,作物生长后期表现变黄,产量降低,种出的农作物品质低、销量差,降低了土地经济效益的产出,而要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必须增施农家肥,促进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家肥;农作物;作用
中图分类号:S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21
1 农家肥种类
农家肥种类多且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面,肥效持久,成本也比较低,是绿色生态农业的基础。农家肥是日常生活中利用粪便或生活垃圾做无公害处理而成,农家肥主要成份是有机化合物,可以改善土壤的性状,具有持续供肥的能力。这些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物状态,难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中的化学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使养分逐渐释放,因而肥效长且稳定。另外,施用农家肥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例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
2 农家肥的特点
农家肥具有肥效高、肥期长、肥份全、肥源广等特点。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它含有氮、磷、钾,但是这些营养成分必须通过发酵和分解,才能让养分逐渐释放。
3 农家肥的效益
农家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早熟,主要表现在作物生长前期苗齐,苗壮,长势喜人;生长后期表现更为明显植株生长旺盛,叶片黑绿,果实成熟度高,抗倒伏。肥期长主要表现在从农家肥施入田里后到果实成熟时,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降雨量偏低时,化肥不易分解,但农家肥仍然在发挥着肥效,相当稳定,不烧小苗。肥份全主要表现为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肥源广主要原材料广泛,草木灰、人畜粪便、各种腐熟秸杆、各种家禽粪便等,经过浸湿、混拌、堆制、倒堆、发酵积造出最好的有机肥料。
4 化肥和农家肥配合使用
在农业生产中,提倡农家肥与化肥配合使用,化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可取长补短,有效解决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供给平衡问题,可以全面供应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农家肥大多是完全肥料,養分含量低、肥效慢但持续时间长;化肥的特点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养分较单一;两者配合使用,同时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化肥的溶解度大,用后对土壤造成较高的渗透压,影响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这就增加了养分流失的机会。化肥施入土壤后,有些养分会被土壤吸收或固定,从而降低了养分的有效性。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就可以减少化肥与土壤的接触面,从而减少养分固定,提高肥效。另外两者配合也会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活力,增加土壤养分。调节土壤酸碱性,以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调节酸碱性,使土壤酸性不致增高,改良土壤结构。
5 结语
在增施农家肥确保措施方面,要制定严格政策和管理条例,同时加大保护耕地宣传力度,提高培养农牧民种地养地的思想意识和积极性,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强科学施肥的指导,使化肥和农家肥取长补短,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确保粮食安全问题是涉及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增施农家肥则是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施用农家肥是促进现代新农村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农业措施。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家肥合理科学地利用,不但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而且保护农村环境,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合理利用了农村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志远,郝俊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植保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17):21.
[2]马玉霞,毛建忠.农民的文化素质、乡村科技文化环境对其采用无公害植保技术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80-82.
[3]席北斗,魏自民,夏训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M].新时代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刘秀芹,建平县人,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义成功乡农业服务站,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