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学拓展课中学生微学习包的备置

2017-04-05傅伟平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2期

傅伟平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金华321000)

【摘 要】关注学生个性需求和个性发展是拓展课的一个重要理念。然而,这一理念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小学科学的拓展课,学生学习材料的准备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在科学拓展课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备置个人版的“科学微学习包”,以此解决学习材料准备难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拓展课;微学习包;备置方式

对于小学科学的拓展课来说,学生学习材料的准备是一个难题。原来的国家课程都有了配套的器材和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而学校的拓展课由于处于开发和摸索阶段,加上教材又不一致,学生学习材料准备愈加困难。笔者在科学拓展课教学中,尝试了让学生自己备置个人版的“科学微学习包”的方法,来解决学习材料准备难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了一点经验,现与大家分享。

科学微学习包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助下,由学生自己建设、管理的一个集工具存放、资料收集、学习记录归存等功能为一体的科学学习包。

科学微学习包分电子部分和实物部分。电子部分主要是学生自己收集的电子资料,如视频、音频、电子图片、用于汇报和展示的PPT文稿等。实物部分主要包括自制器材、日常工具、归结材料、数据表单四个方面的内容。“自制器材”指由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日常工具”指常用工具,如剪刀、胶布等。“数据表单”是指活动前准备的资料,活动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单。“归结材料”指完成版块学习后形成的总结归纳类的材料,如思维导图、科学小报、观察日记等。以上四类一般是可以存留的,还有一些是一次性消耗材料,它们主要以清单和使用记录归存。

科学微学习包的价值在于学生从材料的使用者转变成了准备者,这个角色的转变刺激了学生学习能动需求。在准备、使用、归存的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科学素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微学习包的备置工作呢?

一、回收利用,充实科学学习包

这是一种用得较多,也值得提倡的方法。一方面,它使得很多已被废弃的物品得到了再一次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浪费;另一方面,它在潜意识中引导学生:只要合理利用,许多废弃的物品,也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学习的问题。如三年级、四年级在种植和饲养拓展课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收利用的方法取得花盆、泥土、肥料。特别是肥料的准备,还可以同六年级的学生合作,与课本中的垃圾分类单元相结合,把身边的废弃物转变成需求的资源。

二、小金购买,充实科学学习包

“小金购买”指的是用少量的资金在商店通过购买的方式取得实验活动所需的材料。这里考虑到学生的购买能力,以及不铺张浪费的准则,只利用学生的零用钱进行购买。这样,不仅能解决实验材料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的零用钱花得更有意义。

动手制作和种植类的拓展课型,如《制作一个番薯盆景》中的番薯,可以让学生到市场购买形状、大小比较理想的番薯;在奇妙的化学类拓展课型中的《紫甘蓝的妙用》,用来检测液体酸碱度的紫甘蓝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购买。还有对教材中养殖单元进行拓展的课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小金购买的方法获取蜗牛、金鱼、鱼食等材料。由于这些小动物是自己购买的,学生特别上心,学习的效果更佳。

三、动手制作,充实科学学习包

小学中高段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而且有的实验活动的材料买不到现成的,这时就可以选择采用动手制作的方法准备。如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进行拓展的《超级土电话》中的土电话,五年级上册《光》中进行拓展的自制显微镜,《生物和环境》单元中进行拓展的桌面生态瓶所需的材料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充实到学习包中。特别是那些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一定要让学生收集好,以便今后使用。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就是锻炼和提升动手能力的过程。

四、参加活动,充实科学学习包

在拓展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数据表单,思维导图,科學小报等等,要及时提醒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归档。特别是参加展示课时,老师和孩子们都非常重视。不管是材料还是数据表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产生的数据也比较科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收集起来,毕竟这样的研究活动机会有限。

各地的科学技术协会根据季节特点和科技发展方向,会不定期地组织一些科技活动。借助这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科学普及、科学熏陶,让学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地拓展了“科学学习包”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归存。比如2015年9月在我县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走进校园,与师生共话《军用飞机与现代空军作战》”活动中,许多学生就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有文字,有图片,还有模型。

五、多种形式,充实科学学习包

在实践中发现,微学习包里的材料并不需要每一样都由学生亲自去备置,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充实。

个人备置是主要的充实方式。一般适用于材料比较容易获取,适合学生个体独立观察、活动的情况。如三年级上册有关植物观察类的拓展课,适合学生个体准备。

合作备置的方式用得较多。它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以发挥组员的个人特长,使团队力量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又减少了学生个人材料准备的数量,减轻了负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比如工程设计类,模型制作类。

个人代集体备置也是一种有效形式。有时,小组所需的材料数量不大,甚至很少,而购买回来的材料远远多于小组所需的量。这时,可采取小组代替集体或个人代替集体准备的方式准备。这种方式既不会浪费买回来的材料,也节省了其他人或其他组收集材料的时间。如“纸张类”、“小文具类”、“蔬菜类”每个小组所需的量很少,一个人准备足够全班各小组使用,这样的材料就适合个人代替全班的方式准备。如紫甘蓝买一个,全班就够用了。

总之,科学微学习包的备置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服务于拓展课活动。它更多关注的是备置过程中学生科学能力的提升,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孩子们在敲敲打打、收拾整理中,感受到科学课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