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7-04-05陈约奇
陈约奇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背景
1.德国的组成
要了解德国的职业教育,首先需知道德国的基本国情。德国是一个联邦政府,由16个联邦州组成。各州基本是自治的,不同于我国教育统一由教育部管理,而是由州的教育机构管理。在德国,各州的教育体系是不同的,各有各的规则和法律,协调各州的专门机构“行业协会”便应运而生了。
2.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在中学前和我国基本相同,到初中时,德国教育开始分为四类:文理中学、综合中学、实科中学、职业预校。高中的教育种类分得更细:文法高中、专业高中、中专、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前三种具备大学的入学资格,后两种学习一门专业的职业教育。当然,后两种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各个学习的通道都是打通的。中国需要在这方面上努力。
二、德国职业教育
1.德国职业教育的构成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由企业、职业学校和跨企业手工行会构成的。企业在双元制的学生读书前与学生签订合同,读书时,提供正式员工的三分之一工资给学生。职业学校则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对于实践,双元制的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理论,在企业工作外,遇到企业不能提供的实践,就需要到跨企业手工行会去进行实训。
2.德国双元制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德国双元制教育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企业在学生学习阶段就介入,而我国的企业是要到学生毕业或者实习时才开始与学校联系。
德国企业比我国企业至少早2年介入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育中,为学生学习阶段提供了经济保障。2-3年后,如果学生或企业不满意对方,双方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德国双元制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还有就是相关法律的保障。
三、职业教育的教师
首先,要明确一件事,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地位比中国要高。在德国教育中,高等学校的教师不属于公务员。而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小学、中学教师一样属于公务员,其中职业教育的教师还是高级公务员。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师地位别说和大学教师相比,连中小学教师的地位都不及。
正因为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地位比中国要高,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掌握四种能力:教学、教育、评价、改革。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比中国也要艰难。教师的成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在大学之前或期间,经历过企业实习,并接受过职业教育;完成大学学业,并且需要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一个是专业的学习(如机械专业),另一个是学科专业的学习(如数学专业等);大学结束后,需要在一所职业学校见习两年;最后才能进入教师工作,并不断职业化,不断进修完善自我。
四、启示
此次德国之行,不但让笔者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通过对多个职业学校、跨企业手工行会、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有双元制教育的大学(如柏林经济法律大学)等的走访,笔者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此行对笔者启示颇多,似乎从中为目前国内职业教育改革中大力推行的一些相关的政策和举措找到了推行的原动力。
首先,职业教育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德国双元制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在学生学习阶段就开始介入。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措施为企业在学习阶段就介入提供任何的法律和政策上的动力和保障时,让学校重视、加强“校企合作”算是一个能马上上手的办法。
其次,师资培训需要重视教师的下厂锻炼。这和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师成长必须有企业经历有关。在中国由于没有这种硬性的规定,教师只能在成为职业教育的教师之后,利用“下厂实践”来弥补了。
最后,加快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德国从1994年开始了这种职业教育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和举措和我国大同小异。但是,中國开始推行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比德国晚了至少10年,所以需要加快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课题:本文系江西省技工院校省级重点课题(JXJGJY-ZD-20150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