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2017-04-05杨然
杨然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方法 系统性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5年5月韩城市人民医院加强药学管理措施前后开具的处方,依据是否实施药学管理措施进行分组,2013年4月~2014年4月未实施药学管理措施作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5月实施药学管理措施作为观察组。采用分层抽样方式,抽每月1、11、21日门诊的患者,随机方式选取加强药学管理措施前后的处方各200张,然后调阅分析开具的处方。 结果 观察组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10.5%)低于对照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处方用药不适宜性事件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处方用药满意度(99.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加强药学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提高使用药物过程中的合理性和适宜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药学管理;合理用药;处方;合理性;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b)-012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on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The prescriptions in Hancheng People's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from April 2013 to Ma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grouped according to whether implementing the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Prescriptions in the control gorup were not implemented the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Prescrip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mplemented the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llect patients in Outpatient Clinic at 1st, 11th, 21th days per month. 200 prescriptions before and after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10.5%)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0.5%),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2.0%),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prescription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9.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can decrease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rate, increase rationality and suitability in drug application.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Rational drug use; Prescription; Rationality; Suitability
從医院临床的角度分析,药物的应用是一个包括诊断、对症治疗、处方合理及无错误化的过程,合理用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及客观观察的基础平台之上[1-2]。医学中提到的药学管理,实质上是以患者为主,可以真实反映药学相关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态度。药学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3-4]。合理用药实质上是指根据病种、患者一般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制订科学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有效、安全的用药治疗和理想的治疗目标[5-6]。合理用药可以从某个视角上直接考验一个医院的医疗现状,贯穿在整个救治患者的过程之中,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及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7-8]。本研究通过对韩城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处方单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拟探讨药学管理与合理用药的相关性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未进行加强药学管理措施前开的处方单200张为对照组,共涉及200例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30~75岁,平均(45.4±10.6)岁;病程2~18年,平均(5.6±2.5)年;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90例,脑血管病80例,胃肠道疾病30例。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进行加强药学管理措施后开的处方单200张作为观察组,共涉及200例患者,其中,男125例,女75例;年龄32~77岁,平均(45.9±11.1)岁;病程2~17年,平均(5.4±2.3)年;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88例,脑血管病81例,胃肠道疾病31例。采取横断面研究分层系统抽样方式,抽每月1、11、21日门诊患者,调阅开具的处方。本研究经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根据《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调研方法》[9]编制门诊合理用药现状调查表,包括:基本信息[患者性别、年龄(满岁)、学历、咨询科室、费用支付形式、工作形式等,医师年龄、职称、工作时间等]、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注射剂使用,及体现关怀患者的相关指标(医生处理患者时间、患者是否能够熟悉正确用药方式等)。
1.2.2 干预方法
1.2.2.1 对照组 在未实施药学管理措施时,药房、临床药学工作者仅提供简单的药学管理,即在患者拿药时,告知患者相关的药学基础知识及处理方式。
1.2.2.2 观察组 实施药学管理措施。①组建合理用药委员会:督促医院建立合理用药委员会,制订药事管理制度、合理用药制度,负责重要指导、处方管理、患者病历分析、检查、核对、监督、反馈和整改,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做好制度制订。②加强用药制度管理:完善基本药物推广管理、特殊药物管理、药品制度分类管理,加快医药分类管理,整顿药物流通秩序,规范医院执业行为,为处方药品正确应用做好自律和监管,形成合理用药的社会氛围。③实现医药分离:加快医药体制改革效率,提高财政投入力度,在医疗机构内真正实现医药分离制度,改变医院以药品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现象,从而杜绝不合理用药的根源。④加强药师审核和监管:加强对药师的审核、监督、调配,提高用药信息和咨询,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师检测治疗药物,评价治疗药物疗效的职责。工作人员在提供这些理论及实践基础上,采用一些方法来促进药学管理更加合理和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以便使患者更好地使用药物,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性,减少依赖性。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
主要观察两组药物规格书写不正确、药物剂型书写不正确、未使用专用处方纸、药物与适应证不相符、书写模糊的发生情况。
1.3.2 观察两组处方用药不适宜性事件发生情况
由2名具有药学职称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对所有处方用药适宜性行正确评价,具体内容包括:①做皮试的药,医师是否标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②治疗与症状是否相符;③剂量是否正确;④给药方式是否合理;⑤是否存在其他重复使用不合适现象;⑥是否存有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1.3.3 观察两组患者对处方用药满意度情况
采用相关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于处方用药的满意度情况,主要包括患者对于处方用药认知度、处方用药指导、处方用药效果等情况。总分为100分,≥80分表示满意,<80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
观察组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处方用药不适宜性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处方用药不适宜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处方用药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对处方用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根据国内的医疗水平及医疗改革大背景,有研究指出,要强化学科间的内涵建设[10-11]。首先,需强化药事监督管理。在药品管理工作中,应保证药学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对药品实行严格监督与管理,从药品采购、质量管控、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监管,实现药事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其次,药学服务方面[12-13]。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允许药师参与查房、会诊以及给药方案的制订,实行药学监护及临床用药教育,开展公益药学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14-15]。最后,药学教学科研方面。在教学方面,通过临床药师培训教学任务,加强对教学骨干的培养力度,以实现教学相长;在科研方面,通过临床药学工作实践,自主开展药学技术研究,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16-17]。总之,医院药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科室,集经营、管理、技术为一身,又是医院药品分销的重要主体,药学管理质量对临床用药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18-25]。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药学管理,规范药学建设,及时转变药学管理模式,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有研究表明,加强行业监督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本任务,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是进行行业监督的基本途径[26]。应提高整个医疗机构对于医药管理的认知,加强合理用药重要性、迫切性的宣传;建立合理用药制度和行业职业规范,对临床医师、药师和医护人员用药方法、用药原则进行统一的强制性规范。将大处方、药物滥用发生率降到“零点”。做好药品监督管理协作工作,一方面配合各级医疗机构,加强药物监管合作,另外一方面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约束和管理,提高行业监管力度,执法严格,违法必究,促进行业机構形成良好的自律作风。严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加强对药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督促和管理,尤其是加强医药代表、经销商的管理,减少其对于药物市场的不良影响,把“三公”原则真正的落实到药品招标过程中,从而防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强化医疗机构现代药物治疗思想,从患者角度出发,创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明确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会影响医风医德;从患者利益出发,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安全、经济、有效、适当的合理用药原则。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可行的临床用药系统,提高临床用药和临床药师队伍的建设,重视药师药学管理作用的发挥和应用。积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医药部门要高度重视临床医药监管报告,及时分类、登记、交流不合理处方情况。全面系统地对新进药品和新型抗生素进行监测,医院要真正做到组织、人员、措施和重大事故处理预案的准备和落实工作,从而切实进行合理用药。
本研究通过系统性回顾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间加强药学管理措施前后开具的处方,依据是否实施药学管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未实施药学管理措施,观察组实施药学管理措施。加强药学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每例患者用药能够达到安全和有效。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新药不断出现,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益处,加强药学管理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药学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及服务品质。加强管理措施实施后,可以对药品施行更好管理,同时对临床年轻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指导,这不仅对患者的治疗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医院的整体患者收治率。临床药学的学术水平高低应作为评价一个医院药学部门的标准。临床医师是临床药师进入临床药学的老师也是战友。临床药师在临床开展工作一定要虚心,即使医师用药中有失误也应本着与人为善的精神与医师共同探讨。应善于与临床医师交流互动,结成良好的友谊,形成良好的医药联盟,这将有利于临床药学的发展。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1月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执行规定》中指出,医院药学部门工作要向临床靠拢,建立临床药师制,逐步实现药学保健工作模式。从以保障供应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从以药剂(即药品供应、药品调配与药物制剂工作)为主体转变为以临床药学为主体。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要从窗口服务型向药学知识服务型转变,要从具体操作型向药学技术服务型转移。在实际工作中,医院药学要指导药学技术人员面向临床、面向患者,主动把专业知识向临床渗透,把药品管理逐步延伸至临床药学,帮助并指导医生用药,开展用药咨询、血药浓度监测等药学服务,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处方用药不适宜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处方用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药学管理措施不仅可以从宏观上加强药学管理制度,同时从微观上深入到医院的医疗服务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处方用药合理性和适宜性,进而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加强药学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处方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提高使用药物过程中的合理性和适宜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振,余金华,郭玲,等.关于医院在医药分开政策下药学管理的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 (12):14-16.
[2] Quick JD,Laing RD,Ross-Degnan D. Intervention research to promote clinically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ly efficient use of pharmaceuticals: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rational use of drugs [J]. J Clin Epidemiol,2011,44(Suppl 2):57S-65S.
[3] 李连新,王秋良.医院一线药师合理用药知识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16):102-105.
[4] Kardas P,Devine S,Golembesky A,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isuse of antibiotic therapies in the commun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5,26(2):106-113.
[5] 赵雪丽,郑咏池,任强.临床药师参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药的作用分析[J].中国药师,2013,16(9):1396-1398.
[6] McKee M,Frei BL,Garcia A,et al. Impact of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on patients in an outpatient chemotherapy academic clinic [J]. J Oncol Pharm Pract,2011,17(4):387-394.
[7] 赵大贵,李友有,黄麟.基层医院门诊窗口发药交待与合理用药的指导事项[J].中国药业,2015,23(23):77-78.
[8] Eom CS,Jeon CY,Lim JW,et al. Use of acid-suppressive drugs and risk of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11,183(3):310-319.
[9] 陈坚,方维军.上海市松江区21家医疗机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J].中国药房,2009,20(19):1517-1518.
[10] 卢华涛,李妮,都君宁.从门诊处方浅析某院不合理用药现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159-170.
[11] 卢岚.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和保障合理用药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21):174-175.
[12] 魏俊婷,邹美南,曾斌.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15,23(14):67-71.
[13] 马红芳,种宝贵,陈赫军,等.某院四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20):3168.
[14] 马勇,贺建军,杨成虎,等.某院合理用药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药房,2016,27(3):328-331.
[15] 李东锋,张茂慧,王建华.我院药学部门全面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药房,2013,24(45):4258-4260.
[16] 王鹏,赵爱贤.临床不合理用药及其药学干预机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3):57-62.
[17] 潘洁,符明龙,雷伟娟,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在某三级医院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3, 24(8):730-732.
[18] 李要锋.门诊急诊整合式药房的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5,5(5):174-175,198.
[19] 王波,陈晓琴.盐酸多西环素与阿奇霉素在围手术期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11):79-81.
[20] 刘地林.浅谈临床药师在臨床不合理用药中的药学干预作用[J].海峡药学,2016,28(6):229-230.
[21] 范广建,张坚,张勤仓,等.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疾病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12):1841-1845.
[22] 安骏腾,李伟源,丁博月,等.1350例就诊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1):98-100.
[23] 李祯,曹新民,王爱萍,等.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多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河北医药,2014,36(18):2847-2848.
[24] 张景旺,王燕鸽.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和学科建设[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5):195-197,214.
[25] 孙美玲,李志荃,徐存军,等.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11):1683-1687.
[26] 陶量,朱斌,王喆元,等.全程化药学服务对日间化疗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4,17(10):1729-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