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汉堡剧评》看莱辛的戏剧理论主张

2017-04-05于佳佳

戏剧之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莱辛

【摘 要】莱辛是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美学研究、文艺批评以及戏剧创作等方面造诣颇深,是德国民族戏剧的创始人。《汉堡剧评》是莱辛应邀为汉堡民族剧院的历次演出撰写的评论。其中,他提出了戏剧功能、人物性格、表演艺术等方面的戏剧理论以及他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并扬弃同时期领先于德国的英、法戏剧。其理论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并影响后世戏剧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莱辛;启蒙主义;戏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65-01

本文将从《汉堡剧评》中提到的人物性格论、戏剧表演艺术、市民戏剧理论等方面進行详细的解读。

一、人物性格论

莱辛在《汉堡剧评》第八篇中对尤丽这一形象进行了批评。尤丽是当时上映的德国戏剧《尤丽,或义务与爱情的竞争》中的主角,剧情的主要线索和大部分情节都取材于卢梭的《新爱洛伊丝》。“从虚构方面来说,《新爱洛伊丝》的意义是微乎其微的,其中最优秀的部分是根本不能改编成戏的……故事在舞台上不可能像在小说里那样没有结局”。在这里,莱辛肯定了霍伊菲尔德在故事创作上的成就,但是莱辛认为,霍伊菲尔德的尤丽已经脱离了卢梭成功塑造的那个“尤丽”,“她不过是一个钟情的小傻瓜,有时彬彬有礼地说些废话”。开头的尤丽只是一个有些软弱、可爱而有点迷人的少女,直到最后,她成长为一个妇人,她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战胜自己的内心。但是在这部戏中的尤丽变成了一个满口道德智慧,满腹愚蠢念头的少女,并且只是这样的一个少女。莱辛在文中这样来论述悲剧和喜剧的审美特点:喜剧通过人物的缺点引观众发笑,而悲剧则“通过人物的美德和苦难激发恐惧和怜悯之情,从而使观众的思想感情得到‘净化”。因此,艺术能否从人的内心深处打动人,关键就在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

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是否有具体的规律是莱辛探讨的另一个问题。他在《汉堡剧评》的末篇中这样说道:“幸运的是,几出英国戏剧把我们的感情从昏迷中唤醒过来,使我们终于认识到,悲剧除了高乃依和拉辛给予它的效果之外,还能产生一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英国剧作显然没有法国剧作教给我们的那些规则。从这里应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结论是:没有这些规则,悲剧照样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假如有人未能完满地达到这一目的,倒可能是这些规则的过错”。在这里莱辛指出了当时德国戏剧艺术存在的谬误,应当找出本质的内容,而不是模仿一些外国人的腔调夸夸其谈。他认为,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应遵循真实性、一致性和目的性原则。他认为性格的真实性是戏剧真实性的基础。戏剧应该是从生活中提取出的现象经过加工的产物,性格应基于现实生活。而一致性则是指人物自身性格不应出现矛盾,性格会变得强烈或微弱,但是不会被环境改变得与之前彻底相反。性格的目的性则是相对于教育意义而言的,不可随意而为之。

二、戏剧表演艺术

莱辛在《汉堡剧评》中对戏剧表演艺术的论述更为细致。例如在第三篇剧评中,莱辛提出了有关演员在台上该如何对观众进行道德说教的问题。他认为“通过人物的口表达出来的一切道德说教,都必须是从内心里迸发出来的。演员不能对此做长时间的思考,也不能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象”。在表达道德说教的段落时,应该十分流畅,但也不是炫耀记忆力式的表达,而应该是赋予了真挚的感情,融入了自己灵魂的演绎,并且还应注意声韵的正确性,要表现得自然而不是刻意。在第四篇中,他以具体的念白为例,赞扬了亨塞尔夫人的表演。她的表演的呼声自由、高尚,充满了“火一般的热情”,坚定地诉说着自己对爱情的信念,最终归于一声轻缓的叹息:“我爱你,奥琳特——”。这样一个降调所带来的效果完全归功于演员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表现。

三、市民戏剧理论

市民阶级的故事就是每个普通大众的故事,它自然会传达出真挚的感情。莱辛在《爱米丽雅·迦洛蒂》中描写了封建贵族的黑暗统治,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弱小。剧作中,好人毁灭、坏人逍遥的结局正是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的真实写照。

四、剧场艺术理论

莱辛的《汉堡剧评》继承了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理论,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对英、法的戏剧理论也进行了批评和接受。并且,他对剧场艺术等细索的内容也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作家在创作时并没有考虑布景的问题,因此戏剧真的必须拥有华丽的布景才行吗?莱辛以莎士比亚剧本的创作和演出解释了这个问题:首先,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地点的变换十分频繁,布景就显得十分困难,并且“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的那个时代,舞台上只有一块用粗布制作的幕,把幕拉起来,便露出光秃秃的墙壁,至多挂些草席和毯子;在当时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帮助演员表演的,只有想象力。尽管如此,人们却说,那时莎士比亚的戏剧不用布景,比后来用布景更容易为人所理解”。这也体现了他对于戏剧平民化的思考,戏剧应该是属于大众的。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

于佳佳(1996-),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莱辛
末日神话视域下的多丽丝·莱辛苏非哲学探究:以《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为例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多元化文化视角下的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
《在我的皮肤下》结构探析
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在中国*
论多丽丝·莱辛早期“逃离”性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