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职业戏剧:让戏剧成为一种生活元素
2017-04-05荣智慧
荣智慧
非职业戏剧所要打破的,是一种把戏剧当成“文化资本”的精英态度,非职业戏剧想创造的,是一种属于大众、回归生活的方式。
广州的早春天气稍显寒冷,但首次售票演出的“非职剧场”已经成为了不少戏剧爱好者热议的话题。来自武汉、广州、深圳三地的6个非职业剧团,共演出6部戏剧作品,其中有5部是经过2016年广州大学生戏剧节的比赛,由7个业内评审、9个大众评审共同评出的获奖作品。
刚刚修葺过的广州话剧艺术中心一片热闹景象,即将演出的剧团正在排练,他们的嬉笑和歌声远远传了出去,而沙河顶附近的居民早已习以为常。
这一次非职业戏剧季的公开售票,可能将会成为广东戏剧发展标志性节点—这意味着非职业戏剧正带着春天的气息,走向大众,走向自信。
“边走边看”
此次非职业戏剧季的售票情况十分乐观,很多剧目的票刚上线便销售一空,这给了策划者姜迪武不少信心。姜迪武是广州话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戏剧制作人,也负责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培训部的工作,策划这一次的公开售票,也是因为去年广话举办的“大学生戏剧节”总决赛,他策划的一场秒杀活动,1800张门票在30分钟内一抢而空。
观众对于话剧的热情,让他看到这项事业能够受到更多的支持—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姜迪武说:“像大戏节,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非职业戏剧演员的创作能力、呈现能力,已经显示了一定的水准:纯粹,自由,有思想,有个性,没有套路。而且这些孩子受过艺术熏陶,没有匠气。”但非职业剧团和演员的困难处境,也成为了他们发展的绊脚石。“未来的发展不会天上掉馅饼,有哪个学校、哪个机构会给学生剧团、非职业剧团很多赞助?目前看不到这种可能。我们专业剧团都非常困难。”
对于首次公开售票这样的“商业化”运作,姜迪武认为,“背上商业的包袱,可以好好演,玩得更高层次一些。这样,非职业戏剧演员对自己的审美要求、舞台表演的张力、对市场商业的认识,都将从纯玩到开始接受戏剧爱好者的检验的层次,因为人家相信你才会买票”。他总结道,“第一为了他们提高自己,第二为了让他们感动更多的人”。
深圳大学副教授、多年从事戏剧工作的著名导演吴熙也参与了非职业戏剧演出季其中一个剧目《南柯记》的指导工作,以及另一部非职业剧目《Partime武林》的创作和导演工作,他承认,这一次公开售票,“票房分成会有,但是很少”,完全算不上营利的范畴。但是“迪武推进的这件事情很有意义,也是比较标志性的事情,对于广州戏剧来说,广州的团体和相对成熟的剧目,都拿出来了”。
至于到底是不是要做成营利性的“生意”,姜迪武承认也是“边走边看”,“有商家已经看到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有种情怀在里面,发现大学生不容易,话剧中心也很艰难。办这东西是要贴本的,压的成本不行了,都有十几万”,“在这之前我已经找了两家公司,有两家公司帮了我大忙,直接掏了十万块钱给我当运营成本,联合主办,这样一来,让这些高校剧社和我们的有文化需求的企业,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他们也能为大学生戏剧节做一点事情,找到里面的价值”,谈到这里,他脸上有了欣慰的表情。
为大众服务
非职业剧团在广州的兴起,也是近几年的事情。2013年才有首次非职业戏剧节,而且广东本地人,鲜有人对戏剧兴趣。吴熙说,“我来这里20年了,广东的经济是特别开放的,生意做得很有创造力,非常有想法,但是在家庭、文化、生活习惯上,非常保守,这是两个极端。在广东地区,推广戏剧还有点难。”而近年来非职业戏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推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程度提高了,大家就开始思考,希望在精神层面追求提高,戏剧则是精神追求上比较高级的追求”,“而且移民越来越多”,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年龄层次,都非常适于非职业戏剧的发展壮大。
姜迪武回忆之前提出“非职业”的概念,是“前几年申请资金扶持的时候提出来的。为了区别专业的剧团,非职业戏剧不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当然他们演得挺好的,不是演得不专业,强调这个想法只是想把这些人发动起来,就和京剧的票友一样”,聚在一起可以有很大的能量。
而且,非职业戏剧所要打破的,是一种把戏剧当成“文化资本”的精英态度,非职业戏剧想创造的,是一种属于大众、回归生活的方式。姜迪武表示,“我不觉得话剧应该是高雅艺术,它应该是大众艺术,全民打乒乓球,乒乓球才会好,这是一样的道理。普及戏剧,每个人都能很便宜、很便捷地走进剧场,才会对戏剧有感觉,平时把戏剧搞得高高在上,那是把它妖魔化了。我们的姿态要放低”。
而艺术要真正面向大众,深入大众,考验的首先是艺术工作者的态度和努力。“戏剧要想走向大众,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就要提供更好的服务,戏剧审美、教育、场地、辅导、健康的生态……都要有”,姜迪武说,“前几天文化系统在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我自己做过制作人知道,地方品牌都会有压力,市场是非常有限的。只要把戏剧教育做下去,学员越来越多,在广州有三四万人就足够把我们的演出成本承担下来”。“像很多优秀的剧团来广州演出,都是好不过三场,包括赖声川、孟京辉、上海话剧团他们来演戏,前两场都是爆满,第三场就卖不掉”,这就需要专业的戏剧人去培育市场。
市场的方向和观众的口味,也必须加以合理的引导,吴熙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他的一些学生已经在深圳成立了戏剧公司,每个周末都在社区演出,学生们也逐渐摸索出社区观众爱看什么,喜歡什么口味的戏剧。
吴熙说,“我就跟他们说,你不要被他们带着跑,你要教他们,比如两个戏,你就一个演他们爱看的,一个演比较经典的,慢慢调整比例。”“我个人觉得,先准备一些观众喜欢的节目,一开始就契诃夫,观众会死掉的,给他们一些俚俗的东西,也给他们一些传统和经典剧目的简版。因为经典总是很长,从简短开始推,像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之类,就容易接受一些”,吴熙表示,“总觉得我们的大众文化,不能在俚俗的层面上走到底,如果走到底那就太可怜了”。
“我能做的,就是提醒他们,不要人家喜欢很俚俗的,你们就排个没完。我们现在城市不漂亮,美学教育水平很低,很多东西一搞就很俚俗,所以怎么去引导很重要。”
戏剧是一种生活元素
从事非职业戏剧演出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白领,有教师,有法官,有记者……男性占40%,女性占60%,年龄分布在20-40岁之间,他们的加入为戏剧带来了鲜活的力量。吴熙前几天还跟一个专业演员说,“你们不要老以为非职业的怎么样,演不过你们,他们演对了一些东西,你们不一定搞得过他们,他们的最大问题是不稳定,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
而非职业戏剧演员参与到戏剧表演中来的目的也是千奇百怪:有人觉得学习戏剧对自己是个提高;有人喜歡出现在舞台上;有人希望找到人沟通;有人认为戏剧可以释放压力;更有趣的是一个程序员,他觉得自己以前是个单细胞生物,想来剧场分裂一下,分裂成多细胞生物。每个人背后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生活,和职业剧团相比,是别具多样性的。
吴熙指出,“这些人哪里都有,奇奇怪怪的,生活是永远的素材,他们的想法更多”。值得专业人士借鉴的是,“你的思路,你的切法,都是固定的。非职业演员会从你根本想不到的地方切进去了。怎么去表达情绪和情感,专业演员是有一套技巧的,非职业人不管这些,虽然他大部分时间不对,但是他对的那一两个地方,就会比你对的多,也更容易打动到你”。
姜迪武认为非职业演员也没有太多的功利心,“戏剧带来的是人生的觉察,越来越快乐,各方面能力越来越好。他们不仅仅把戏剧当成审美或者是娱乐,戏剧只是我们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去做、都可以去改造自己的工具”。一直从事非职业剧团培育的他表示,“从教育这块看,戏剧也不是高大上的东西,也不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我们常常去企业,用戏剧来给员工减压,或者是团队建设。戏剧可以是生产力,进行情绪管理,技能提升,让人的亲和力、觉察力都有提高,这个就是我们生活中,跟健身一样的东西。戏剧是一种生活元素”。
戏剧常常对年轻人有着更多的激励感和触发感,是他们表达人生态度的钥匙,姜迪武认为,戏剧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他指指门外的一个学员:“这个实习生,参加了几次乌镇戏剧节,写了《逃课去乌镇》,自己做一些行为艺术”……“我提供平台和服务,让这些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们作为国家的艺术机构,我们也该有一些自己的商业行为和想法去做,不向政府伸手,我们也希望自己找到空间发展自己”。
“只有等广州看戏的人多了,做戏的人多了,来这参加的剧团多了,影响越来越大,就会有资本来资助这个事情。我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搞戏剧。一定保持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即使不是那么风光、至少也能体面地做这个事情。有一天,非职业演出越来越大,我们的艺术氛围越来越好”,姜迪武的视线落在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