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丹县非天保区森林资源结构特征分析与经营类型研探

2017-04-04尹萍

防护林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山丹县乔木林蓄积

尹萍

(山丹县林业技术工作站,甘肃 张掖 734100)

山丹县非天保区森林资源结构特征分析与经营类型研探

尹萍

(山丹县林业技术工作站,甘肃 张掖 734100)

根据山丹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全县森林资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山丹县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资源结构、树种结构、权属结构、林种结构和龄组结构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丹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类型和方向。

森林资源;结构;可持续经营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价值[1]。合理的森林资源结构,不仅可发挥森林效益的多元化、多功能和多效益,而且是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山丹县按照“南拓青龙,北退黄龙,中扩绿洲”的林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利时机,使全县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2]。但是,由于森林资源结构上的不合理,森林的总体功能发挥不够,林业还远远不能适应全县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发挥森林的最大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全县森林资源结构与特征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提出今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的经营利用意见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1 森林资源现状

山丹县非天保区土地总面积307 910 hm2,其中林地133 712.8 hm2,占土地总面积43.4%,非林地174 197.2 hm2,占土地总面积56.6%。林地面积中,有林地2 830.8 hm2,占林地面积2%,疏林地10.4 hm2,灌木林地77 244.6 hm2,占林地面积57.7%,未成林地38 593.2 hm2,占林地面积28.8%,苗圃地28.8 hm2,宜林地15 000.6 hm2,占林地面积11.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4.4 hm2,四旁树734 029株,折合面积444.9 hm2,占林地面积0.3%。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6.01%(其中有林地覆盖率为0.92%,灌木林地覆盖率为25.1%;人工林覆盖率为13.51%,天然林覆盖率12.5%),林木绿化率为26.15%。全县林木总蓄积量154 266 m3。

2 资源结构特征分析

2.1 林地面积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高度重视,经过全县人民多年的共同努力,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县域内以实施“南扩青龙、中增绿洲、北退黄龙”的绿化格局初步形成。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33 712.8 hm2,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6.01%(其中人工林覆盖率为13.51%,天然灌木林覆盖率12.5%),比1991年全县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6.63个百分点。

2.2 纯林面积较大,林分生长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受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山丹县森林组成树种单一。全县人工造林成林面积10 736.2 hm2,其中杨树1 527.6 hm2,占人工造林面积的14.2%;山杏903.5 hm2,占人工造林面积的8.4%;沙棘7 809.3 hm2,占人工造林面积的72.3%;其他各树种面积495.8 hm2,仅占人工造林面积的4.6%。且树种结构单一,以沙棘纯林、杨类纯林占绝对优势,林分抵御自然灾害及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差,给森林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

2.3 林分单位蓄积量低,林地综合质量不高

山丹县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较低,平均蓄积36.9m3·hm-2,且生长年限长,质量较低,生态效益发挥不够,投入与产出比为3∶1,明显低于其他种植业。

2.4 林种结构极不合理,龄组比例明显失调

山丹县林种结构不合理,防护林面积2 541.3 hm2,占乔木林面积的89.8%;经济林263.2 hm2, 占乔木林面积的9.3%,特用林26.8 hm2,占乔木林面积的0.9%。

现有森林的龄组结构中,幼龄林面积1 099.2 hm2,占乔木林面积的38.8%,蓄积4 550 m3,占总蓄积的4.3%;中龄林面积190.8 hm2,占乔木林面积6.7%,蓄积9 438 m3,占总蓄积9%;近熟林面积557.8 hm2,占乔木林面积19.7%,蓄积33 792 m3,占总蓄积32.3%;成熟林面积886 hm2,占乔木林面积31.3%,蓄积55 195 m3,占总蓄积52.8%;过熟林面积97 hm2,占乔木林面积3.4%,蓄积1 543 m3,占总蓄积1.5%。

全县森林在林种结构上,以防护林占绝对优势,特用林和经济林面积所占比重少,林种结构不合理。森林龄组结构上,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成熟林、过熟林很少,近期、中期可采伐利用蓄积少,龄组比例失调,不能实现森林永续利用。

3 森林经营类型研究

根据山丹县森林资源现状、经营条件和森林分类区划的成果,对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实行分类经营,共组织实施6个经营类型(苗圃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除外),面积133 679.6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3.4%。其中,生态公益林133 410.2 hm2,商品林269.4 hm2[3]。

3.1 封沙(滩)育林

3.1.1 经营对象 主要是分布在县域内北部荒漠区和南部沿山区的未成林封育地,面积28 604.2 hm2,全部为生态公益林。封育对象以盐爪爪、珍珠、红砂、白刺、小叶锦鸡儿等天然灌木为主,植被覆盖度20%以上,土壤质地为沙壤土或森林腐殖质土,土壤类型为灰棕漠土或森林灰褐土,石砾含量10%~25%,pH值7.5。荒漠区光照充足,降水量少,土壤湿度低,气候温差大,造林难度大;沿林区光照充足,降水量多,土壤湿度高,冻害、寒害严重。

3.1.2 主要措施 由于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风沙危害严重,恢复自然植被难度较大,按照封育区植被类型,确定封育类型为灌草型,以天然灌木及草类为封护培育对象,封育方式为全封,封育年限为5~8 a。主要采取撒播补种、人工巡护、设置防护设施、实行全封管理、建立封育制度和健全管理体系等措施,使封育区内灌木盖度达到30%以上,高度增长5~10 cm,林草综合覆盖度达到38%以上。

3.2 抚育采伐

3.2.1 经营对象 有林地乔木林中的成、过熟林,面积983 hm2,蓄积56 738 m3,其中生态公益林797.3 hm2,商品林185.7 hm2。树种以杨树、沙枣、山杏等乡土树种为主,树龄在35a以上,受干旱、低温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林木生长缓慢,干枯死亡现象严重,防护效益不明显,活立木材质低下。主要分布在县域内川区农田、道路、住宅周围和河滩两岸,构成了全县生态防护体系的主要框架。

3.2.2 主要措施 第一次抚育间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30%,第二次抚育强度为株数的15%~20%;伐后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抚育采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对采伐区及时采取人工植苗造林,选择2a生杨树Ⅰ级实生苗,地径≥2.5 cm,苗高≥280 cm,苗木主根保留15~20 cm,>5 cm的侧根5条以上。及时进行抹芽修枝、抚育至郁闭。8~10 a第一次间伐。间隔期5 a左右。经过抚育,使林木生长旺盛,发挥防护效能。

3.3 低效林分改造

3.3.1 经营对象 有林地乔木林中的低效林分,面积1 847.8 hm2,蓄积47 780 m3,其中,公益林有林地1 764.1 hm2,蓄积47 780 m3;商品林有林地83.7 hm2,树种以山杏、梨、苹果等为主。该林分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川区水浇地,面积零星,分布范围广,是全县主要经济林支柱产业。由于该林分管护措施跟不上,树种、品种老化,品质低劣,经济效益低下。

3.3.2 主要措施 通过采取开挖树盘,清除林下恶性杂草,留足留好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在林木生长期内,灌足灌好水,每年灌水3~4次;引进收集杏、李子和梨新品种接穗,采用枝接法对老果园进行高接换优,加强整形修剪,调整树体结构,优化合理负载,有效提高坐果率;采用预防为主,农业、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做到及时有效防治,确保林木正常生长。经过改造,使树木“返老还新”,尽快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4 封禁保护

3.4.1 经营对象 主要是分布在北部荒漠区和南部沿山区的灌木林地,面积77 244.6 hm2,全部为生态公益林。树种以盐爪爪、珍珠、红砂、白刺、小叶锦鸡儿等天然灌木为主,植被覆盖度30%以上,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类型为灰棕漠土,石砾含量25%,pH值7.5,光照充足,降水量少,土壤湿度低,气候温差大,冻害、寒害严重。该区域面积大,分布广,对全县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3.4.2 主要措施 通过采取人工巡护、设置防护设施、全封管理、建立封育制度和健全管理体系等措施,使封禁区内的灌木极大程度地发挥生态防护效能,为全县工农业生产提供安定、和谐的生态环境。

3.5 抚育管护

3.5.1 经营对象 主要是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9 999.4 hm2,蓄积89 m3。其中,生态公益林中,疏林地面积10.4 hm2、蓄积89 m3,未成林造林地面积9 989 hm2。树种以杨树、沙枣、白榆、沙棘、杜梨、红柳等乡土树种为主,为山丹县近几年营造的主要树种。

3.5.2 主要措施 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物候及降水情况,尽量做到及时灌溉;在造林后2~3 a,注意除草、抹芽、打头修枝、管护等抚育工作;同时,加强管护,严格防火,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指定专人管护,严禁放牧及牲畜和人为破坏,促使幼树正常生长发育。

3.6 人工造林

3.6.1 经营对象 主要是宜林地,面积15 000.6 hm2,全部为生态公益林。植被以禾本科杂草、蒿类、冰草、骆驼蓬等为主,植被覆盖度35%以上,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和灌耕土,沙砾含量5%,pH值7.5,光照充足,降水量少,土壤湿度中等。主要分布在南部沿大黄山、祁连山北麓的陡坡、缓坡区,面积大,分布广,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制约和影响范围广。

3.6.2 主要措施 根据当地实际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杨树、沙枣、沙棘、白榆、红柳、云杉等乡土树种和杏、枸杞、梨等经济树种作为造林树种,采取裸根苗植苗造林方式,确定枸杞、沙棘、红柳的初植密度2 550株·hm-2,株行距为(0.75~1) m×4 m或2 m×2 m;杨类、沙枣、白榆初植密度1 800株·hm-2,株行距为2 m×3 m;杏、梨的初植密度750株·hm-2,株行距为3 m×4 m。通过加强灌溉施肥、整形修剪、抚育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使其3~5 a内郁闭成林和开花结果,及早获得最大效益。

[1] 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R].2011

[2] 山丹县林业局.山丹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R].2011

[3] 山丹县林业局.山丹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2011

1005-5215(2017)04-0108-02

2017-02-23

尹萍(1963-),女,甘肃山丹人,大专,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病虫害防治、林业技术推广等工作.

S757.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4.041

猜你喜欢

山丹县乔木林蓄积
新罗区大池镇乔木林碳储量估算
宁安市江东林场乔木林碳储量分布及特点
情系幼教爱满园——记山丹县幼儿园园长舒燕芳
推进和谐教育 享受成长快乐——砥砺奋进的山丹县清泉学校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以山丹县为例
山东省乔木林资源现状分析
樟子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山丹县注重“黑河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管理宣传工作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