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亦璞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
2017-04-04刘瑞梅
单 强,刘瑞梅
(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山东 滨州 256600)
单亦璞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
单 强,刘瑞梅
(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山东 滨州 256600)
[1] 王吉耀,廖二元,黄从新,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63-866.
[2] 苏炳开.归脾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56.
R249.7
B
1004-2814(2017)07-0849-02
2017-03-06
单亦璞为山东省名老中医,滨州中医院内科专家,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40余载。现将其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介绍如下。
王某,女,38岁,2014年3月10日诊。2012年检查血小板减少,血常规示白细胞5.0×109/L,红细胞4.53×1012/L,血红细胞130g/L,血小板3×109/L,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经骨髓穿刺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血小板升至120×109/L,血糖、血脂均升高。就诊时精神差,周身乏力,面色白,碰击硬物时易出现瘀斑瘀点,皮肤无出血点,时有头晕,畏寒肢冷,纳呆便溏,眠差,睡后易醒,月经量较多、色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血常规示白细胞5.2×109/L,红细胞4.55×1012/L,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70×109/L。中医诊断为紫癜。证属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黄芪30g,龙眼肉30g,人参10g,白术20g,当归15g,酸枣仁20g,茯神15g,远志10g,木香10g,丹皮10g,栀子10g,益母草15g,炙甘草6g,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2014年3月17日复诊,精神较前好转,乏力减轻,无瘀斑瘀点,偶有头晕,睡眠较前改善,经量较前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血常规示白细胞5.0×109/L,红细胞4.57×1012/L,血红蛋白137g/ L,血小板78×109/L。原方加熟地12g、山药30g,以增强补肾健脾作用。2014年3月30日三诊,精神佳,一般活动无明显乏力,皮肤已无瘀斑瘀点,经量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血常规示白细胞5.2×109/L,红细胞4.60×1012/L,血红蛋白140g/L,血小板85×109/L。原方去黄芪、人参,加百合30g以养心安神,加柴胡12g、白芍12g以疏肝理气。1个月后再诊,身体情况良好,无明显不适。血常规示白细胞5.3×109/L,红细胞4.55×1012/ L,血红蛋白136g/L,血小板89×109/L。改服归脾丸和逍遥丸。随访3月余,未出现明显身体不适,皮肤未出现瘀斑。2014年10月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5.7×109/L,红细胞4.60×1012/L,血红蛋白140g/L,血小板120×109/L。继服归脾丸及逍遥丸,定期复查,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是由于自身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1]。本病属中医“血证”、“衄血”、“虚劳”、“葡萄疫”等范畴。孙思邈云:“荣气虚散,血亦错行。”脾气虚则不能摄血,血不能归经,逸于皮肤则为紫斑,可见脾气虚为病之本。单亦璞认为急性ITP多属实证,病机属于热毒内侵,血溢脉外。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慢性ITP多属虚证,病程迁延,脾气虚弱,脾不摄血,导致反复出血,离经之血瘀于皮下体内,表现为瘀斑、出血、经量多。治宜补气健脾摄血。本例患者平素体虚,加之久病,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不能统血,溢于脉外,导致瘀斑、月经量多。归脾汤加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稍佐以凉血活血之品,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研究表明补气养血类中药能提高造血水平,促进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成熟,抑制抗血小板抗体,提高外周血小板水平[2]。慢性ITP起病隐匿,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程较长,病情缠绵难愈,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在病情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加入疏肝理气药标本兼治,可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