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沿科技摘编

2017-04-04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对泌乳期奶牛热应激的影响

饲料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虹鳟鱼繁殖亲鱼

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对泌乳期奶牛热应激的影响

Hall L W,Dunshea F R,Allen J D,Rungruang S,Collier J L,Long N M,Collier R J

前沿科技摘编

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对泌乳期奶牛热应激的影响

Hall L W,Dunshea F R,Allen J D,Rungruang S,Collier J L,Long N M,Collier R J

甜菜碱(BET)是一种天然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通过分子作用方式提高细胞的效率,复性变形的蛋白质。试验旨在探究BET是否能降低经产泌乳奶牛的热应激现象。试验选取荷斯坦经产泌乳奶牛(101.4±8.6 d)24头,随机分配到3组中,包括:对照组(CON组),不添加BET;中剂量组(MID),每kg体重保证摄入BET 57 mg;高剂量组(HI组),每kg体重保证摄入BET 114 mg。饲喂2次·d-1,保证充分采食。挤奶2次·d-1,并进行常规分析,记录每天的牛奶成分、产奶量、采食量和饮水量。每天6:00、14:00、18:00检测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奶牛饲养在室内,并进行环境控制,试验先进行为期7 d的热中性(TN)环境适应期,湿度指标维持在56.6%,之后进行7 d的TN环境和7 d的高温热应激环境,湿度控制在71.5%。试验后期,进行3 d的TN环境恢复期。在TN阶段,日粮中添加BET可增加牛奶产量,而热应激情况下,添加BET的两组和CON组间总产奶量及牛奶成分无显著差异,添加BET两组饮水量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CON组下午呼吸频率高于MID组和HI组,但与BET两组相比直肠温度较低。TN环境下,血糖情况无显著变化,但热应激情况下,与CON组对比,HI组的血糖水平有增高趋势。CON组和BET两组的血清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差异,但高温条件下HI组的胰岛素水平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热休克反应在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在TN环境下,HI组的白细胞HSP27表达下调,而热应激情况下,HSP70的表达上调,而MID组无显著变化。MID组中BET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可能与肠道吸收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在TN条件下,BET可提高牛奶产量,这与日粮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有关,而热应激情况下,日粮中添加BET提高了机体温度。热应激情况下,HI组的BET可降低产奶量,提高血清葡萄糖水平。

奶牛;甜菜碱;热应激;血糖

摘译自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6,99(12):9 745-9 753.

亲代及早期饲喂蛋氨酸对虹鳟鱼的影响

Dicharry S F,Durante H A,Aragão C,Kaushik S J,Geurden I

摘要:试验通过在亲代及子代饲料中增减蛋氨酸(Met)含量,观察其对虹鳟鱼的影响。日粮以3种植物为主要成分,根据Met含量不同分为缺乏组(BD组)、正常组(BA组)和过剩组(BE组),在产卵前6个月饲喂亲代雄性和雌性虹鳟鱼。子代虹鳟鱼孵出后,重新分成3组,根据Met含量不同分为3组,缺乏组(FD组)、正常猪(FA组)和过剩组(FE组),为期3周。产卵时,BD组雌性虹鳟鱼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血浆中三酰甘油含量降低。Met不足抑制了雌性虹鳟鱼生长,而对雄性虹鳟鱼无影响,且雌性虹鳟鱼产卵期体重和卵的质量均下降,但不影响生殖能力。游离氨基酸的减少造成卵母细胞性质发生变化来适应不同Met水平。Met和胱氨酸(Cys)的相互作用,卵母细胞中S-腺苷蛋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水平也随之变化,而对SAM/SAH无影响。在上游阶段,亲代日粮干物质重无显著变化,而BE组亲代存活率最高。随后21 d中,鱼苗日粮中不同的Met水平与虹鳟鱼生长指数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亲代虹鳟鱼肝脏中调节含硫氨基酸代谢水平的基因表达受日粮中Met含量的直接影响,也受到Met摄入量的间接影响。鱼苗长期饲喂过程中,Met摄入量产生的影响可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同样,在外源性作用长期进行下,神经肽(NPY)和阿黑皮素原(POMC)基因表达方面的影响可从亲代遗传到子代。亲代影响也对肌源性基因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上游的FMHC和GDH产生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饲喂过程中,日粮中Met水平不同对虹鳟鱼形状产生不同影响。而亲代对子代影响的作用方式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探索具体的机制。

关键词:蛋氨酸代谢;亲鱼;鱼苗;繁殖;规划;虹鳟鱼

摘译自Aquaculture,2017,469(20):16-27.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对肉鸡性能、养分利用率、肠道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Xu X,Wang H L,Pan L,Ma X K,Tian Q Y,Xu Y T,Long S F,Zhang Z H,Piao X S

摘要:试验在饲喂玉米、高粱为主的肉鸡日粮中补充大豆,并添加蛋白酶,研究蛋白酶对肉鸡性能、养分消化率、肠道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AA肉仔鸡(43.8±1.31 g)256只,均为公鸡,随机分配到2×2试验设计方阵中,方阵包括正常组(玉米组和高粱组)和蛋白酶组(空白组和添加蛋白酶150 mg·kg-1的试验组)。试验1~21 d为第一阶段,22~42 d为第二阶段。试验结果表明,第二阶段中,日粮中添加蛋白酶极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P<0.01),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显著提高(P<0.05)。在各个时期,正常组对肉鸡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19~21 d时,添加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肉鸡的表观代谢能(AME),干物质(DM)、总能量(GE)和养分消化率(P<0.05)。此外,日粮以高粱为主时,AME、GE消化率有降低趋势(P=0.05),氮沉积率也有降低趋势(P=0.08)。40~42 d时,日粮中添加蛋白酶可显著提高AME,DM、GE和氮沉积率(P<0.05)。21 d时,日粮中添加蛋白酶极显著增加肠绒毛高度、肠绒毛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隐窝深度(P<0.01)。42 d时,日粮中添加蛋白酶显著增加空肠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降低隐窝深度(P<0.05)。日粮中添加蛋白酶显著增加胸肌重、24 h pH,显著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养阶段日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可提高肉鸡ADG;在第一阶段可改善AME、DM、GE和氮沉积率和肠道形态。补充蛋白酶可提高出栏重、胸肌重和24 h pH,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低单宁高粱日粮与玉米日粮相比,对肉鸡性能的影响相近。

关键词:肉鸡;玉米;养分利用率;性能;蛋白酶;高粱

摘译自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23:119-127.

日粮中淀粉含量对羔羊肉的影响

Oliveira M A,Alves S P,Silva J S,Bessa R J B枯草芽孢杆菌及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肉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摘要:试验挑选40头羔羊,随机分为4组,日粮中添加油亚麻籽和向日葵油,及不同水平的淀粉,中剂量组淀粉含量约为35%,高剂量组淀粉含量约为50%;淀粉的瘤胃降解率中降解率组约为70%和高降解率组约为80%。检测不同饲料对羊羔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中脂肪酸(FA)组成的影响,重点评估了瘤胃中降解产物,5周后进行屠宰。各组间动物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差异。与中降解率组对比,高降解率组中肉的剪切力显著降低(P=0.04),而肉中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与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t10-C18∶1含量。t11-C18∶1 FA含量(占总FA 0.7%)、c9,t11-C18∶2 FA含量(<0.3%)仍保持较低水平,C18∶3 n-3仍保持较高含量(1.74%),均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羊肉;淀粉;小麦;玉米;脂肪酸;瘤胃降解物

摘译自Meat Science,2017,123:166-172.

Mahmoud K Z,Obeidat B S,Al-Sadi M Z,Hatahet Sh R

摘要:试验通过检测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肉品质和消化道发育情况、回肠CP消化率,探究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粗蛋白质(CP)需求量的影响。试验选取720只1日龄肉鸡。设置2×2方阵设计,包括按照标准CP水平设置的对照组(CP 100),在标准基础上降低2%CP含量的试验组(CP 98);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及添加枯草芽孢杆菌0.2g·kg-1组(0.8×109cfu·g-1),将肉鸡随机分配到各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鸡。育雏料、生长期饲料和育肥期饲料均按照标准制定,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然而,随着日粮中CP水平下降,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肉鸡胴体品质(P<0.05)。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然而,随着日粮中CP含量下降,肉的保水力显著下降(P<0.05);空肠隐窝显著变深(P<0.05),回肠CP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改善空肠形态,减缓日粮中CP含量减少的不利影响。因此,益生菌的使用可改变胃肠道形态特征,提高CP的回肠消化率,提高饲料效率。

关键词:肉鸡;枯草芽孢杆菌;胴体品质;生长性能;肉质

摘译自Livestock Science,2017,195:99-104.

猜你喜欢

虹鳟鱼繁殖亲鱼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牛脾转移因子联合核酸疫苗对虹鳟鱼IHN病的保护率影响研究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虹鳟鱼熟吃安全又美味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加强春季亲鱼培育管理确保繁殖顺利进行
安阳市市花紫薇的养护管理
三倍体虹鳟鱼的海水驯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