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的抗菌秘籍

2017-04-04周子晴郑璐璐包彩侠杨丹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林可霉素厌氧菌克林

●文/周子晴 郑璐璐 包彩侠 杨丹丹

1966 年由Magerlein 等人以氯离子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七位的羟基首次合成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相比,克林霉素的抗菌活性增强4 ~8 倍。其特点是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对许多革兰阳性需氧菌、厌氧菌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对衣原体、支原体、恶性疟原虫和弓形虫也有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

克林霉素的作用机制

克林霉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通过抑制肽链的延长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清除细菌表面的A蛋白和绒毛状外衣,使其易被吞噬和杀灭。此外,克林霉素即使在低于MIC 时仍可增强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克林霉素可在多形核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积聚,使浓度超过细胞外40倍,这也许是克林霉素抗细胞内细菌作用强的重要原因。在金葡菌感染的骨组织中,金葡菌可产生大量的多糖-蛋白复合物,以浓集营养物、改变细菌粘附环境、保护细菌免受抗休、抗生素和巨噬细胞的杀灭。而克林霉素可有效减少或防止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形成,使细菌不易粘附到骨组织,易被巨噬细胞和抗生素所杀灭。

克林霉素的药代动力学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进入机体后,在血液中碱性磷酸酯酶作用下很快水解为克林霉素。正常人的药代动力学表明:单次静脉滴注0.6g 本品,血液中克林霉素立即达峰值(Cmax),浓度为(11.09±2.02)mg/L,8 小时血药浓度为(1.69±0.35)mg/L。单次肌内注射0.6g,血液中克林霉素1 ~2 小时达峰值,有效血浓度可维持8 小时以上。

克林霉素的蛋白结合率高,为92%~94%。在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痰、呼吸系统、胸腔积液、胆汁、前列腺、肝脏、膀胱、阑尾、精液、软组织、骨和关节等,也可透过胎盘,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在骨组织、胆汁及尿液中可达高浓度。给药后,主要在肝内代谢,并经胆汁和粪便排泄,粪便中的抗菌活性可在停药后延续5 天。部分经尿排泄,约10%给药量以活性成分由尿排出,其余以不具活性的代谢产物排出。

克林霉素的抗菌谱

克林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球菌及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包括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磷链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属等;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真杆菌、厌氧球菌等。主要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感染等;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及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

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脓胸、肌脓肿、厌氧菌性肺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克林霉素的临床循证

据张永信、吴永乐等在《国产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中的报道:呼吸道感染中有23 例与进口克林霉素组23例作随机对照临床观察,国产品与进口品的给药方案相同。实验结果根据统计学分析X2t 检验,P<0.05。两组疗效(包括痊愈与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X2t 检验,P<0.05)。国产品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2.6%和95.6%,进口品组分别为86.9%和95.6%。两组的细菌清除率按病例数计均为89.5%,其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未见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X2t 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克林霉素作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继承了林可霉素的抗菌谱广,对各种呼吸道感染,妇科、骨科的常见感染疗效确切。在体内组织分布广泛,在骨浓度高较为突出,是骨髓炎治疗的首选药物,克林霉素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临床使用克林霉素肾毒性小、无交叉耐药和交叉过敏,无需皮试,副反应少见,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林可霉素厌氧菌克林
鸡蛋生吃更营养?
渗透压对林可霉素发酵效价影响的研究
林可霉素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2019年河北省血流感染厌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您想了解厌氧菌吗
Gas from human waste
上海地区厌氧菌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克林霉素-PLGA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活性评价
妇科再造胶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盐酸林可霉素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