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国际首次应用低剂量IL-2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017-04-04钟艳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期
本刊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在国际上首次应用低剂量IL-2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结果揭示了白细胞介素-2 调节免疫平衡,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该成果于2016 年8 月9 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入组难治或复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度(SLEDAI)>8 的患者,给予低剂量IL-2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化验异常显著改善。据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何菁副教授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失衡,主要表现为效应性和调节性CD4+T 细胞亚群受IL-2 调控。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方案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常伴有感染和肿瘤等多种不良反应。低剂量IL-2 内源性的抑制了狼疮患者体内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减少了自身抗体对脏器组织的攻击,因而,该治疗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多种免疫机制下调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这一重大发现,将为临床免疫性疾病的诊疗带来全新的理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何菁副教授透露,与传统的免疫治疗相比,这项低剂量IL-2 治疗并未增加感染的风险,他们已经开始研究其免疫机制,并根据不同免疫病的特点,着手将这种方法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