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红斑病的防治措施
2017-04-04马丽
马 丽
(河北省遵化市基层畜牧兽医管理站 064200)
猪红斑病的防治措施
马 丽
(河北省遵化市基层畜牧兽医管理站 064200)
猪红斑病是免疫抑制性的皮肤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特点。
1 发病原因
猪红斑病多种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猪群的一种综合性皮肤性疾病。诸多的猪传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比较多,对机体的危害也非常大,而对猪红斑病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弓形体的带虫免疫、慢性猪瘟和慢性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2 诊断要点
(1)发病猪只体表出现许多散在突出体表呈粉红色、红紫色斑点状丘疹,首先由后臀部位出现,并随着病程的延长,红斑点丘疹向躯体的不同部位蔓延,如肩胛部、夹背部、耳朵、腹下、四肢等。(2)随着病程的延长,斑点状丘疹的中心会出现黑紫色区域,并逐渐蔓延变大,相互间融合成一片,严重者还会逐渐溃疡。如果周边环境控制不好,常并发疥螨、痒螨、渗出性皮炎等,病猪出现摩擦墙壁、表皮有油脂性物质出现等症状。(3)病猪会出现采食量下降,渐进性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皮毛粗长,体表苍白,个别出现黄染、发热、便秘或腹泻等病症。病猪最后多因营养不全而衰竭死亡或继发其他疾病,如慢性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等并出现死亡。
3 综合防制
3.1 饲养管理方面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天气闷热、断奶、免疫、仔猪阉割、猪群转栏时,饮水中添加维多利,减少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尤其要注意饲料质量、疫苗免疫、温湿度变化等。加强环境卫生措施,定期进行交替消毒,加强猪场环境和猪舍消毒灭蚊工作。将病猪集中隔离在远离健康猪群的地方,进行饲养和治疗。
3.2 药物控制方面 饲料中添加抗病毒I号粉(2袋/t饲料)+恒福特(6袋/t饲料)+强力霉素(250ppm+鱼腥草散(按推荐剂量使用)连用混饲10~15d;同时做好猪群驱虫工作,以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S858.28
B
1007-1733(2017)04-0081-01
2016–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