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标准化猪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2017-04-04杨志强李桂华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山东济南250022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4期
关键词:种猪后备转化率

杨志强 李桂华 (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 山东 济南 250022)

提高标准化猪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杨志强 李桂华 (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 山东 济南 250022)

猪肉是我国肉制品供应的主要来源,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规模养殖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方向。因此,要综合考虑猪品种的改良、饲料转化率的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整个猪场采取合理规划设计、提高种猪的生产能力、疫病防治等有效地技术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加快转变养猪业的发展方式,推动生猪产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重视养猪品种的改良

(1)养猪生产者必须利用产肉性能好的猪种。而一般优良品种均具有产仔多、日增重快、饲料报酬高、体重增加快、瘦肉率高等特点,如:华都原种猪场从法国引进的大白、长白种猪,初产窝仔均为11.6头,而一般土种猪不具备这些特点,且生长较慢、饲料转化率低。就目前市场而言,改良猪价格比未改良猪价格高0.6~1元/kg,如果按90kg出栏,一头改良品种猪比未改良品种猪多获利54~90元,若万头猪场可多获利54~90万元,因此,品种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效益。(2)我国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种猪,这些种猪都是经过高强度选育的品种,由于国内部分猪场在选育上的误区,培育出一群具有高的生长日增重,较低的背脂厚度的猪群,使现在的母猪与其祖先比较对营养变得更加敏感,对饲养管理的每个环节的要求也更加精准,否则母猪繁殖力就会不尽人意。母猪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高度变异的性状。因此,抓繁殖猪群管理,是生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1.1 科学选择种猪,不能一味地追求种猪的健美体型作为育种场,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育种方案。再根据育种方案制定适合自己猪群特点的《场内选种规程》,明确自己培育种猪的类型,是作父系,还是作母系。然后根据目标持久系统地进行定向培育,并制定生产指标等级标准,把合乎目标的、等级高的留下作种用,以不断地提高和改良种猪群。考虑到提高猪群繁殖性能水平,在选择繁殖力高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的前提下,以下几个性状可供参考: (1)以改进生长速度、繁殖力和群体整齐度为重点,兼顾体型外貌,特别是四肢的结实度; (2)选择指标为目标体重日龄、背膘厚、胎产活仔和离奶至配种间隔; (3)达l00kg体重日龄l60d、背膘厚♂1.20cm及♀l.30cm、胎产活仔9.5头、离奶至配种间隔25d;(4)要求腮小无坠肉,臀部不过度丰满,腹线微弧状而不紧收,体质微疏松而不过分紧凑。体长110cm以上、臀宽28cm以上;(5)正确处理选种和定向培育的关系。选种是基础,定向培育是关键。

1.2 建立合理、健康的猪群胎次结构 (1)要使胎次分布达到最佳,需要使主动和被动淘汰最佳化。淘汰母猪主要原因有:①繁殖障碍:需要反复配种才能受胎,不发情,未能分娩,窝产仔数少,母性差等等;②运动障碍:躯体结构有问题,肢蹄疾患,骨软骨病,受到伤害;③退行性变:极端体况,疾病,流产,泌乳障碍;④遗传改良速度加快。(2)在生产记录中,许多猪场的母猪平均胎次达到6~7胎,老龄母猪经历了多次的繁殖和泌乳后,通常有高的死胎率。因此,母猪在7胎后即便是体况很好,但产活仔数下降了,就考虑该淘汰了。(3)严格遵守淘汰标准,实施现场控制与检定,最好是每批断奶母猪检定一次,保持合理、健康的猪群胎次结构。

1.3 摸清后备猪群的病原分布,开展后备猪群的驯化和疾病净化 (1)首先饲养在专一的后备猪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可用支原净125×10-6/t+金霉素400g/t+阿莫西林250g/t)和多维,连喂2周。最好每月重复用药1次,每次至少7d。(2)如果是外引种猪必须根据供种场疫苗注射情况,结合本场实际,实施后备猪群的疫苗免疫注射。(3)后备猪群投入配种前应全面逐个抽血检查,摸清后备猪群的病原分布和疫苗免疫效果,确保无特定病原个体。对于外引种猪还需调入哨兵猪混养,经接触观察四周,无异常,经猪体表消毒后方可转人生产群合群饲养。

1.4 科学的培育管理后备猪群 (1)拟订喂料标准,制订限饲优饲日程,日喂料2次。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喂料2.0~2.5kg/d·头。根据不同情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配种前一月或半个月)开始,要安排优饲催情,日喂料量2.8~3.5kg,配种后料量减至1.8~2.2kg。(2)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2~3头一栏,配种前一个月单栏饲养。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3)建立后备母猪发情档案。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7.5月龄,体重≥ll0kg。公猪初配月龄须达到8.5月龄,体重要达到l30kg以上。(4)加强管理,促进发情:对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坚持每日运动l~2h并用公猪试情检查。可采取如下措施: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2 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费用

2.1 饲料费用 饲料的费用,占整个养猪成本的70%以上。饲料转化率高低直接作用于猪的饲养成本,若饲料转化率由3.5∶1降到3.2∶1,则一头猪可节省饲料18kg,一个万头猪场每年可减少饲料消耗180吨,这样无形中可节约30万元。因此,合理利用饲料配方中的原料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又一因素。同样原料,不同配方,饲料转化率不一样。同样,相同的配方来自不同产地的原料,饲料转化率也不同。只有采用最新科学方法配制的全价饲料和生产性能最佳的杂种猪,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营者的效益。

2.2 配方设计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灵活运用饲料标准,科学选用饲料原料,根据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份含量及猪的生产方向、生产性能、生产阶段、性别和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以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瘦肉型猪要获得较高的瘦肉率,就要求日粮达到理想的蛋白质水平。夏季为增加猪的食欲和保证足够的采食量,必须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特别是要提高饲料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同时,还要添加氯化钠、碳酸氢钠等电解质,以促进采食,保证猪只较快的生长速度。

2.3 饲料调整 (1)哺乳期及保育期小猪:淘汰体弱多病的小猪,对于健康小猪加强饲养管理,切不可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饲料质量,因营养变差和照顾不周的小猪容易发病,生长受影响,结果肉猪后期更难照顾,成本反而增加。(2)生长前期肉猪:生长前期的肉猪仍然需要好的饲料、好的管理来饲养,才能发挥最好的生长潜力。因为,50kg以前的小猪仍然是长瘦肉和骨架的最佳时机,生长不可受到影响,但是配方中鱼粉等高价格原料可以不用,而由其他原料进行替代。(3)生长后期肉猪:50kg以后的肉猪配方可以适当降低营养成分,如50~80kg肉猪的蛋白质可以酌减0.5个百分点(如由17.5%降到17%),80kg~出售,肉猪的蛋白质可以酌减1.0~1.5个百分点(如由17%降到15.5%)。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基本原则,最好的饲料配方仍要依据猪只品种、采食量、季节和猪价等因素做调整。

3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从技术和经济方面加强管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与生猪规模养殖的协调发展。

3.1 技术管理 各个猪场应该结合自己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各类报表,及时记录,主要包括饲料使用报表、猪群存栏、猪只淘汰表、猪群转移报表、猪群接种疫苗报表、配种登记表、产仔报表等。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通过技术管理建立高产母猪和落实猪场的技术规范。

3.2 经济管理 建立健全猪场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消毒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加强管理,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保障猪场的人身财产安全。建立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另外,要尽早的把仔猪和母猪分离,可以避免仔猪感染母猪及母猪舍病菌。

4 驱虫提高夏季猪场经济效益

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有蛔虫病、疥螨病、猪毛首线虫病(鞭虫病)、肺丝虫病、弓形虫病、球虫、囊虫病、旋毛虫病等,但以疥螨、蛔虫、球虫、鞭虫病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较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夏季天气潮湿,是寄生虫活动活跃、危害严重的时期,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夏季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4.1 坚持做好猪场寄生虫的监测工作 新引进的种猪应在隔离期间应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重复驱虫。定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灭虫等工作,严防外源寄生虫的传入。

4.2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搞好猪群及猪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使用有效杀灭球虫卵囊的“复合醛”等消毒剂,使猪群生活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消灭中间宿主。

4.3 选用好驱虫药 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幼虫、鞭虫等则效果较差,阿苯达唑、芬苯达唑、丙硫苯咪唑等则对线虫、吸虫、鞭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应选用复方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如腾骏“肯维灭”、“害灭净”等伊维菌素和份苯达唑合剂。如果是单纯的蛔虫病还可使用阿苯达唑、芬苯达唑、丙硫苯咪唑等驱虫药进行驱虫,球虫可选用莫能霉素、马杜拉霉素、盐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氯苯胍等抗球虫药进行预防和治疗。

5 结论

通过品种、饲料、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构建合理的生猪养殖规模结构,加大科技创新与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粪污处理能力促进生猪规模养殖可持续发展。

[1] 廖科. 规模化养猪场的品种选育与改良[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2∶ 73-74.

[2] 李玉生. 猪品种改良与人工授精技术[J]. 南方农业, 2015, 12∶ 143-144.

[3] 董联合, 王晓锋.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J]. 猪业科学, 2013, 01∶ 106-107.

[4] 郝飞, 张华, 汤德元等. 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综合防控对策[J]. 畜牧与兽医, 2012, 10∶ 86-89.

S858.4

A

1007-1733(2017)04-0066-02

2016–12–15)

猜你喜欢

种猪后备转化率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