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畜食欲的措施
2017-04-04董丽华山东省临清市畜牧兽医局252600
张 勇 董丽华 (山东省临清市畜牧兽医局 252600)
张昌奎 (山东省临清市新华办事处) 路东涛 (山东省临清市大辛庄办事处)
提高幼畜食欲的措施
张 勇 董丽华 (山东省临清市畜牧兽医局 252600)
张昌奎 (山东省临清市新华办事处) 路东涛 (山东省临清市大辛庄办事处)
本文介绍了影响幼畜食欲的各种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1)幼畜免疫体系不成熟、自身调节能力不完善,因此容易受到疾病、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的影响,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食欲下降甚至食欲废绝,这直接导致幼畜生长速度下降、停止、甚至出现体重负增长最终形成僵畜或者因瘦弱死亡。因此了解食欲的本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恢复和提高幼畜的食欲,是众多养殖者关心的问题。(2)食欲,既是采食食物的欲望,是动物的一种本能。食欲受胃肠内容物多少,血糖值的高低,以及幼畜的精神状态影响。在空腹的情况下,产生采食食物的欲望,相反,胃装满了食物,食欲就会失消。血糖值也对食欲有着影响,血糖值低时产生食欲,相反,血糖高时则抑制食欲。精神状况也直接影响着食欲,精神愉快提高食欲,反之则抑制食欲。
1 导致食欲下降的原因
1.1 胃肠道自身疾病 因为疾病或中毒原因导致胃肠道自身结构被破坏进而出现功能障碍。常见的疾病有猪瘟(烂肠瘟)、流行性腹泻、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等。中毒又可分为自体中毒和外来毒物中毒。自体中毒的毒素来源于体内的异常发酵,主要是细菌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生的酸。外来毒物常见的有农药、老鼠药、亚硝酸盐、棉酚、重金属等。
1.2 影响胃肠道正常运转的因素 (1)温度:肠道内的酶系统和微生物发酵系统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正常的运行,如果采食的饲料饮水温度过低,采食量又过大超过了本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出现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当然如果环境温度过低,特别是地板温度过低时,也会导致胃肠道温度下降,进而影响体内酶的活性,导致消化能力下降,体内异常发酵等问题,导致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饮水温度过低,会迅速的降低胃肠道的温度,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恢复,会导致幼畜的消化不良(寒滞)和腹泻(寒泻)。(2)饲料:饲料不易消化会导致消化不良。一次性采食过多也会导致消化不良。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的原因,幼畜消化能力弱,没有采食经验,不知道饥饱,对饲料的好坏没有判断能力,往往吃到不能再吃,才终止采食,但是此时往往已经超过了幼畜的消化能力,过多采食的部分会成为胃肠道的负担,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如果食物在肠道中后段异常发酵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幼畜健康。饲料本身的原因,饲料的适口性差,干燥坚硬、苦涩、有异味等等不良形状都会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配比不科学,营养不全面,微量元素的缺乏,维生素缺乏或过量,比如说铁缺乏、锌缺乏,都会导致食欲下降。(3)饮水问题:饮水不足会导致采食下降。(4)盐分原因:盐分不足会导致消化液分泌不足,影响消化。盐分过高会导致腹泻。(5)维生素、微量元素原因: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会导致很多的酶合成不足,进而导致消化能力不足。(6)饲养管理原因:饲养管理不良,饲喂量、饲喂频率没有规律导致血糖值在采食前不能降到较低的值。表现为食欲不振,有时吃,有时不吃。
1.3 神经系统原因 (1)因为应激幼畜处于焦虑状态,抑制了采食中枢。例如,断奶应激、疫苗注射应激、外来动物恐吓、饲养员更换等等应激因素对幼畜造成的不良影响。强烈的外界刺激会使幼畜精神紧张,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消失。(2)因为疾病原因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导致食欲下降甚至废绝。能导致高热的疾病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导致幼畜神经功能紊乱,而影响食欲。
2 解决方案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设法清空胃肠道内容物,减少肠道负担,比如缓泻、灌肠、催吐等等。适当的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制止异常发酵。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应及早淘汰,减少损失。(2)祛除体内外寄生虫,首选左旋咪唑。(3)消除影响胃肠道正常运行的不良因素。(4)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25℃左右。(5)不喂给冰冻冰冷的饲料饮水,最好是20~45℃;尤其要保障饮水充足、干净、温和,最好是温开水。(6)改善饲料的配比,提高其适口性,易消化性。丰富饲料来源,采用尽量丰富的饲料原料,平衡各种营养成分。杜绝有毒有害饲料,采用优质易消化、易吸收的饲料原料。(7)适当的调整饲料饮水中的盐分。(8)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复合维生素B、锌、大蒜、大葱等。(9)科学饲养,少喂勤加,定时定量,增加采食量应当循序渐进。以家畜刚好能完全消化吸收为准,以八九分饱为好,避免过量采食造成的消化不良。(10)减少应激因素,对待不可避免的应激应当用药减少应激伤害,比如,断奶、换料、转栏、免疫前适当用维生素C拌料。(11)适当的使用健胃助消化的药物,例如吗丁啉、山楂、酵母粉、胃蛋白酶等。(12)适当的运动增强幼畜体质,促进消化吸收。
S8
B
1007-1733(2017)04-0021-01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