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饲养管理要点

2017-04-04李桂华杨志强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山东济南250022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4期
关键词:报表断奶经济效益

李桂华 杨志强 (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 山东 济南 250022)

畜牧生产

规模化猪场饲养管理要点

李桂华 杨志强 (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 山东 济南 250022)

随着经济的发展,养猪业在这十多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规模化猪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很多猪场年出栏可达十万头以上。由于猪病的蔓延、环保成本的增加以及管理不当,许多猪场经济效益下降。如何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是畜牧工作者急需考虑的问题。成本管理则在细致而严格地进行成本核算基础上,考察构成成本的各项消耗数量及其猪场盈利或亏损的原因。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尺度。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人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是急需考虑的问题。该文就如何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谈几点看法。

1 提高母猪单产

1.1 提高母猪健康状况

(1)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的养殖规模由原来的传统散养已经发展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猪场母猪的健康状况对母猪的生产效率非常重要,不仅直接影响母猪体质的恢复,产乳量和乳的品质,也影响着仔猪的成活、生长和发育。在我国,母猪舍饲主要使用限位饲养和小圈饲养方式,定位即一栏一猪,小圈饲养一般为2~4头/圈。由于面积不足,限制了养殖空间,母猪活动困难,无法掉头或转身,以至于体质不断下降,对环境应激敏感,环境耐受性大幅降低。(2)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对饲养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每个个体进行定时、定位、定量的饲喂及配种、疫苗防治等自动化、精准化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母猪大群饲养精准饲喂。通过加入多功能免疫增强剂解除免疫抑制,增强免疫应答能力,减轻应激反应。从而改善动物健康,提高母猪生产性能,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

1.2 选留高产母猪

母猪高产性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挑选高产母猪侧重于遗传性能,根据母猪的产仔情况、母性、仔猪初生重等指标,从产仔数高、初生重大及母性好的母猪后代中选取后备母猪,培育产仔数高的母猪几率大大增加,及时淘汰产仔数低的母猪,两胎产仔数都低于6头的可直接淘汰,选留3~6胎中青年母猪占猪场母猪的50%~60%,7胎以上的母猪比例控制20%~25%以下,头胎和二胎母猪占20%~25%,并做好生产记录。

1.3 母猪早期断奶,提高母猪年产胎次和断奶仔猪数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小型猪场仔猪断奶在28~30日龄,平均体重9.5kg,一些大型猪场断奶在21日龄,平均体重7.5kg,也有更早断奶的。年产胎数和断奶仔猪数是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决定因素,其中断奶仔猪数的影响尤为突出,而70%的断奶仔猪数由活产仔猪数决定。早期断奶,一方面可减少母仔之间疾病的传染,对断奶仔猪感染病的几率减少,另一方面可提高母猪年产胎次,增加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配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根据母猪发情规律,利用配种技术适时给母猪配种,把断奶5~7d的母猪配种率达到95%以上,减少非生产天数,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对提高母猪年产胎次和产仔数尤为重要,这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断奶天数。

2 降低猪场饲养成本

2.1 强化成本管理

2.1.1 降低饲料成本 加强饲料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与控制是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途径。(1)在选购全价料、浓缩料、预混料时,要注重饲料质量与品牌,使用正规厂家的产品;(2)饲料搬运过程中,车辆要防雨防湿防霉,不要划破饲料袋;(3)饲料储存间要保持干燥,通风性、密封性要好,同时要做好防鼠灭鼠工作;(4)猪饲料配方设计应充分考虑品种、性别、日龄、体重、饲喂条件、饲喂方式等影响饲粮配制效果的因素,不同生长阶段要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5)原料称量要准确,配合饲料要达到配方要求,饲料粉碎要充分,混合要均匀,配料库不能受潮和有死角,配料不能有较大误差;(6)使用饲料时要避免饲料洒落,喂料时动作要熟练、投料要准确,喂料定量要有度;(7)根据猪的习性,提供适宜的饲养设备、设施,设置饲槽时,饲槽不要太宽太长,放料不要太快;(8)在猪采食时,应尽量避免干扰,饲喂要做到看槽饲喂、少喂多餐;(9)利用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喂猪,以青补精,降低成本,提高猪福利待遇;(10)经营者要时刻关注和预测饲料价格,当饲料价格处于涨势时,可大量采购并贮备一些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2.1.2 降低非生产性开支 一般饲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例越高,非生产性开支所占的比例就越少,说明猪场的管理越好。要尽量减少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费用开支,节约水、电、煤和机械设备费用。

2.2 强化人员管理

人工成本所占比例逐年攀升,目前已达到母猪总成本的20%。要建立健全猪场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做到制度化、流程化和规程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培养员工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文化凝聚人,事业感召人,工作培养人,机制激励人,纪律规范人,绩效考核人。

2.3 强化精细管理

只有做到精细管理,才能高产、低耗、安全、高效。比如:夏季猪采食量降低,自然就会想到是高温所致,如果不细心很难发现料槽底部长时间不清理,造成饲料发霉,也是导致猪采食量降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夏季要求必须做到定期清理料槽,每周定期定时清理2次以上。

2.4 强化记录管理

原始记录是猪场生产的核算凭证,建立完整的生产统计记录报表,可以及时、真实反映猪群动态和生产状况,并通过整理分析,找出问题,指导生产,改善管理。养猪场应有专人负责生产记录的收集保管,不得间断和涂改。猪场应该建立如下记录:公猪卡片、公猪采精记录、精液的品质检查记录、配种记录、种猪生长发育记录、母猪卡片、母猪产仔哺乳记录、仔猪培育记录、生长肥育猪记录、工作日志、会议记录、生产管理记录、饲料加工使用记录、疾病诊疗记录、消毒记录、用药记录、兽药疫苗采购验收记录、饲料及添加剂采购验收记录、驱虫记录、销售记录、免疫记录、死淘记录等。猪场需建立的报表项目有:猪群生产情况周报表、猪场生产经营月报表、公猪使用情况周报表、分娩母猪及产仔情况周报表、种猪死亡淘汰情况周报表、妊娠空怀及流产母猪情况周报表、猪舍内饲料进销存周报表、人工授精周报表、饲料内部领用周报表、药物内部领用周报表、物资内部领用周报表等。

2.5 强化购销管理

2.5.1 能动地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 要主动地对先期市场进行调研,对相关市场进行判断,对产业上、下链条的互动影响进行考察,包括收购商、同行场(户)、饲料、兽药等。只有这样,经营者才能把握信息的先机,做到货比三家、售比三家,得出较为实际的价格。在市场普遍不景气时,价格超过或达到成本就出售,不苛求较高的利润;根据市场行情把握好利润点的高低,什么情况下调高和调低利润值,与供求有关,也与地域等有关。但很多时候,比如市场很低迷,甚至要抛弃利润,留住资金,以期未来的市场。

2.5.2 充分把握好生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变化 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销售心态,并从销售过程和长期以来价格的变动中发现市场规律。在价格走入低谷时及时淘汰劣质和老龄化母猪,控制母猪群体规模,减少存出栏量,选留好后备母猪,安全渡过低谷期,这样就能避免生猪出现高价时大量购进种猪,以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2.5.3 做到适时出栏 适时出栏就是饲养的每头育肥猪在单位时间内且同等劳动强度下获得利润的最大化。肥猪适时出栏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很难。肥猪上市多大体重为宜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市场变化、品种特点、猪价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适当地予以调整,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和生猪价格走势判断适宜出栏时间。对于销往农村市场或自食的,以及外购仔猪价高的可大点体重出栏。如果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猪价低谷期即将过去,社会存栏量又不充足,猪价回升在即,可以适当推迟出栏,反之即要提前或者适时出栏。就当前猪价异常高涨的情况下,上市体重“适时”,控制在120~140kg出栏,因为当前猪价处在高位,猪粮比价高并会保持一段时间。同时,还要考虑饲料来源与价格,如用廉价的煮熟泔水喂猪,出栏体重还可以再大些。

3 加强疾病综合防治,杜绝传染病发生

猪的生长快慢、饲料利用率的高低,不仅与猪的品种、饲料有关,而且与猪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猪场经常有慢性疾病的困扰,特别是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猪能吃不长,从而延期出栏,增加饲养日和饲料消耗,造成饲养成本上升。很显然,如果猪场暴发传染病,猪大批死亡,造成饲养成本上升,往往会使经营者陷入困境。因此,必须加强防疫消毒措施,严格贯彻执行免疫程序,保持猪舍干净卫生,及时消除有害气体,保证猪的健康生长,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3.1 科学用药,增强猪的免疫

猪场应重视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关注周边地区的疫情动态,根据猪群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制定的预防接种计划,制定免疫程序应考虑和周边的疫病流行情况、猪只抗体和母源抗体的高低、猪只日龄的用途、以及疫苗的用途等制定。后备猪重点预防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猪喘气病、猪细小病、猪乙脑、蓝耳病、萎缩性鼻炎及大肠杆菌苗等;经产母猪和种公猪重点预防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猪乙脑、蓝耳病、萎缩性鼻炎及仔猪大肠杆菌三价苗等;商品猪重点预防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猪喘气病、仔猪水肿病、胸膜性肺炎。另外所有猪均注意猪丹毒和猪肺疫病预防接种。

3.2 做好驱虫计划

商品猪60日龄后和50kg各驱虫1次,新购仔猪10d后驱虫,种母猪每胎分娩10~14天驱虫1次。

3.3 猪病的治疗

对于猪病重点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发生疾病应及时治疗,如为传染病,应隔离治疗,同时对发病猪的同圈和临圈猪进行全部治疗,并注意巩固疗效,避免猪病的复发。并对病死猪进行深埋或用死猪处理池进行严格消毒或焚烧处理。

4 结论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对猪肉的消费将持续增长,使养猪业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而规模化养猪又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因此要提高猪场养猪的经济效益,既要制订正确的经营策略,使产品具备市场竞争能力,销路通畅,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此外,还要抓好生产中的经营管理工作,减少浪费,掌握养猪信息,尽可能地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S828.4

B

1007-1733(2017)04-0011-03

2016–12–15)

猜你喜欢

报表断奶经济效益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