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兔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2017-04-04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273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10期
关键词:艾美耳卵囊球虫病

林 艳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 273300)

兔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林 艳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 273300)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病原体是艾美耳球虫。目前我国已发现7种艾美耳球虫可寄生于兔的小肠和胆管。兔球虫卵囊在温度20℃,湿度55%~75%的外界环境中,经2~3d即可发育成为感染性卵囊。卵囊对化学消毒药物及低温的抵抗力很强,大多数卵囊可以越冬。但对日光和干燥很敏感,直射阳光在数小时内能杀死卵囊。寄生于兔的艾美尔球虫的生活史与寄生于鸡的艾美耳球虫的生活史相同,但寄生于兔胆管的斯氏艾美耳球虫的生活史稍略不同。兔摄入斯氏艾美耳球虫的感染性卵囊后,在十二指肠内经酶的作用面释放出子孢子,然后钻入肠黏膜,再经门脉循环或淋巴循环而移行到肝脏,最后钻入胆管的上皮细胞而开始裂殖增殖。

1 流行病学

各种品种和不同年龄的兔都可感染,但以1~3月龄的兔最易感而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成年兔发病轻微,多为带虫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本病感染途径是经口食入含有孢子化卵囊的水或饲料。饲养员、工具、苍蝇等也可机械性搬运球虫卵囊而传播本病。发病季节多在春暖多雨时期,如兔舍内经常保持在10℃以上,随时可能发病。该病不与其他物种交叉感染。

2 临床症状

(1)根据球虫的寄生部位可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三种。开始时病兔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伏卧不动,生长停滞。眼鼻分泌物增多,体温升高,腹部胀大,臌气,下痢,肛门沾污,排粪频繁。肠球虫有顽固性下痢,甚至拉血痢,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2)肝球虫病则肝脏肿大,肿区触诊疼痛,黏膜黄染。家兔球虫病的后期往往出现神经症状,四肢痉挛、麻痹,因极度衰竭而死亡。肠型死亡快,肝型较慢。肠型球虫病见十二指肠壁厚,内腔扩张,黏膜炎症。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大量微红色黏液,肠黏膜充血并有出血点。慢性者,肠黏膜呈灰色,有许多小而硬的白色小结节,内含有卵囊。肝球虫病则肝肿大,肝表面与实质内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结节性病灶,取结节压碎镜检,可见到各个发育阶段的球虫。日久的病灶,其内容物变为粉粒样钙化物。剖检所见多数为肠球虫和肝球虫混合感染。

3 剖检

(1)肠球虫急性死亡,肠壁血管出血、充血、十二指肠扩张、肥厚、黏膜、发炎、肿胀、充血、出血,小肠充气,内积红色粘液。慢性兔肠黏膜呈淡灰色,并有许多小而硬的白色结节和小的化脓性坏死病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膀胱积有黄色浑浊性尿液。膀胱黏膜脱落。(2)肝球虫,可见肝肿大,表面有数量不等和大小不一的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呈圆形,如栗粒,大至豌豆,沿小胆管分布。慢性者胆管周围和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增生,使肝细胞萎缩,肝脏体积缩小,肝硬化。胆囊黏膜发炎充满浓稠色淡的胆汁,腹腔积液等。(3)肝、肠混合感染,其两种病变都有,并且显现轻、重或多、少之分,无疑给诊断带来困难,同时易混淆或误诊,实践证明,球虫病最易与大肠杆菌、魏氏梭菌、肝片吸虫、拴尾蚴虫等混合感染,尤以大肠杆菌为甚,因此,应做好类症鉴别,依症辨别,综合分析,对症论病,最后确诊,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取肠黏膜的白色小结节、肝脏的白色结节压片检查,或取粪便直接涂片检查,必要时采取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卵囊。

5 防控

(1)加强兔场管理,成年兔和小兔分开饲养,断乳后的幼兔要立即分群,单独饲养。保证饲料新鲜及清洁卫生,饲料应避免粪便污染,每天清扫兔笼及运动场上的粪便,定期消毒。(2)兔舍建筑应选择向阳、干燥的地方,并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3)食具要勤清洗消毒,兔笼尤其是笼底板要定期用火焰消毒,以杀死卵囊。(4)断奶以后至3月龄的兔应用药物控制球虫病的发生,且不分季节。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可采用几种抗球虫药物轮换使用。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治疗药物可用磺胺甲氧嘧啶、呋喃唑酮等。(5)常用预防球虫病的药物及用法:兔球速杀广谱类粉剂抗球虫药,以每百公斤饲料混药100g饲喂。氯苯胍每日15mg/kg体重拌料。上述药物也可用于治疗,一般用预防剂量的2~3倍,毒性强的药物除外。不完全喂料时应在料中增加用药量。在众多抗球虫药中,含有马杜霉素的各种剂型的药,不能用于兔,否则会发生中毒死亡。

S858.291

B

1007-1733(2017)10-0047-01

2017–05–08)

猜你喜欢

艾美耳卵囊球虫病
从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到疾病防控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微小隐孢子虫在HCT-8细胞内的培养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