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因素及防制措施

2017-04-04张浏清山东省昌乐县畜牧兽医局262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况种猪发情

张浏清 (山东省昌乐县畜牧兽医局 262400)

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因素及防制措施

张浏清 (山东省昌乐县畜牧兽医局 262400)

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五大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及生殖器官病理因素、饲养管理因素、药物因素和疫苗因素,而且不同生理周期的重点因素不同。

1 后备母猪 重点把防疫做好

免疫程序:配前49d细小4ml,42d腹泻4ml,35d伪狂吠4ml,28d兰耳、园环各4ml,21d细小4ml,14d口蹄疫4ml,7d猪瘟脾淋苗3~5头份(或猪温细胞苗10头份)。

2 初产母猪

重点把子宫内膜炎防治好。(1)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一系列致病微生物侵入母猪子宫黏膜表层或深层,引起子宫粘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过程,是母猪繁殖障碍最主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本病十分常见,尤其是初产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发情不正常或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而被淘汰,使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增加,减少年产胎次,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导致养猪成本增高,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子宫内膜炎控制不理想,会对猪场的生产力带来较大损失。(2)初产母猪怀孕后饲料中一定要始终添加制霉菌素,每月连喂5~7d黄连解毒散,产前产后各1周连喂姆子安散,产后连续3~5d肌注头孢类、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可有防治子宫内膜炎。

3 经产母猪

常年处于紧张的状态,特别是在泌乳期消耗过多营养,连续繁殖使机体免疫、营养代谢、繁殖性能和生产效益降低,导致此状况有以下五大因素。

3.1 遗传因素

导致抗逆性和生产性能降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3.1.1 原种猪不良基因 一部分隐性不良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致使生产母猪对外界抗应激能力不强,间接导致母猪生产性能降低。

3.1.2 近亲繁殖 导致母猪产死胎、弱仔数增加,繁殖性能降低,仔猪生产缓慢,抗病力降低。

3.1.3 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 由不良因素刺激导致种猪的配子发生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引起胚胎或胎儿发育不正常,出现畸形、流产、早产、弱胎或死胎。母猪妊娠失败,繁殖性能降低。

3.2 内分泌及生殖器官疾病因素

3.2.1 原发性因素 由母猪胎龄过大导致的机体功能衰退,称原发性因素,如免疫系统退化、抗应激能力降低、卵巢机能减退、卵巢囊肿等现象,造成母猪繁殖障碍,表现为发情排卵障碍,生殖激素分泌失调、免疫抑制以及易感疾病等。实践证明,初产母猪繁殖力很低,以后逐渐提高,至第4、5胎生产性能最好,之后再逐渐下降;胎次与窝总产仔数、合格仔数间均呈线性相关。许多管理技术不先进的中小养猪场未达第6胎就已被淘汰,因此,加强管理技术可延长母猪的繁殖高峰期,提高经济效益。

3.2.2 继发性因素 (1)细小病毒(PPI):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繁殖障碍病,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木乃伊胎为主要特征。宫内胎儿的死亡坏死易引起生殖系统炎症,与难产和屡配不孕等有关。若在怀孕的30~50d感染PPI,则会现现胚胎死亡或被吸收,导致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极大地延长母猪的非生产天数。(2)伪狂犬(PR):新生仔猪感染后引起大量死亡,第1天表现正常,从第2天开始发病,3~5d内是死亡高峰期,有的整窝死亡,病猪表现出明显神经症状、昏睡、呜叫、呕吐、稀泻。种猪表现不育症。(3)园环病毒(PCV-2):可造成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PDNS)、猪中枢神经系统疾病(PCNS)、繁殖障碍和猪腹泻综合症(PDS)等疾病,其中以PMWS最为严重和普遍,PV-2无明显临床症状,常破坏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性免费失败,因而常与兰耳病、细小病毒、伪狂吠、副猪嗜血杆菌、气喘病、胸膜肺炎、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等混感或继发,造成很大经济损失。(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由PRRS症毒引起,PRRSV主要侵害妊娠期母猪和哺乳仔猪,引起母猪发热、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致使母猪生产力下降。(5)猪瘟(HC):分急型、慢性和非典型性三种类型。非典型猪瘟又称温和型猪瘟,是目前猪瘟流行的主要形式,但易被忽视。染猪本身症状轻微,但长期带毒和排毒,可垂染胎儿;母猪流产、早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和颤抖的仔猪或健康的仔猪。

3.3 饲养管理因素

母猪的生产主要包括配种、妊娠、分娩、哺乳和断奶等5个环节,每个环节消耗都很大,特别是泌乳期,因此适宜的环境、均衡的营养和良好的管理方式是维持母猪较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3.3.1 营养因素 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4大类。任何一种营养的缺失或不足都可导致繁殖障碍和疾病的发生。能量起主导作用,过剩或不足都会影响母猪膘情,从而造成排卵及妊娠上的障碍;蛋白质、维生素等都对母猪繁殖和健康起着间接调控作用。只有供给母猪适宜的营养水平,才能避免营养因素导致的母猪生产力下降问题。

3.3.2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不同生理阶段,母猪所需的适宜温度不同,如妊娠期18~22℃,仔猪初生时33~34℃,到断尾时逐渐降至26℃,高温对猪的发育和繁殖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舍温过高导致猪温升高,心跳过快,生产性能下降,高湿最大的危害是导致猪采食量明显下降,进而使繁殖性能严重下降。适宜的湿度为65%~85%,高温时(舍温大于28℃),湿度每增大10%,相当于舍温升高1℃,从而加剧对猪体的损害。另外,光照不足、缺乏运动、空气污浊(含氨气、甲烷和H2S等)也可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

3.3.3 管理方式因素 对母猪发情(包括明显性发情、隐性发情和假发情)时机判断不准,配种过早或过晚都会导致受精失败。公猪精液质量不良也能导致配种失败。母猪饲养密度过大易至流产,过小不利于发情。密度大小由生产阶段决定:配种前用栏圈养,妊娠前期及哺乳期一般选择不同的限位栏饲养,以防母猪过度运动造成流产和死胎,妊娠后期应给予母猪一定的活动空间,以防母猪过肥而引起难产。体况较差母猪要及时提前断奶,以恢复体况,利于下次发情。

3.4 药物因素

治疗母猪疾病时,一定要适药、适时、适量,避免滥用或过度用药,导致母体损害和耐药性,严重的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3.5 疫苗因素

给猪防疫一定要使用口碑好、有信用的厂家的疫苗,如中牧、中农威特、大北农、正宗进口病苗等,还要制定和使用合理免疫程序等,对疾病的预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综合防制

4.1 加强选种,净化种源

4.1.1 对原种猪进行科学的选种选配 要科学选种,淘汰不良个体,杜绝后代缺陷,选出优良母猪。育种时一定要建立完善系统档案,避免近亲繁殖,逐代选育出在日增重、增膘厚、抗病性等主要经济性状都有较大提高的优良品种。通过培育母猪的抗逆性和繁殖性能,不断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4.1.2 做好带毒种猪的净化 鉴别疫病,淘汰阳性种猪,净化种群。每半年对全部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及各种常发传染性疾病进行一次检测,淘汰亚型感染或隐性感染种猪。引种时避免带毒种猪,新引种猪群应严格隔离45d,经检疫合格后,再与本场猪群混养。

4.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4.2.1 控制适度规模,提高单产水平 实现精细饲管是提高母猪经济效益的关键。适度缩小养殖规模,实现对每头猪的精细饲管,通过提高单产水平(年生产力)来提高生猪出栏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2.2 适宜的营养标准 要采取分段饲养。例如,断奶后待配母猪需要较高的营养水平,以恢复哺乳期对机体的消耗,妊娠后30d以内,应适度控制营养水平,避免营养水平过高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对于体况过肥或过瘦的母猪应适当调整饲料标准,使其尽快恢复正常体况。

4.2.3 科学的管理措施 对母猪繁殖各环节的精细管理。应根据母猪膘情及哺乳期仔猪的发育状况,确定适宜的哺乳时间,体况良好的母猪可适当延长哺乳期,选择28d断奶,反之则采取21d断奶。尽量减少母猪掉膘,保持适宜的体况,以促进断乳母猪的再繁殖。提高配种查情人号的水平,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配种失败。配种及妊娠期的管理应以减少对母猪的应激为主。使其处于较为安静环境中,严禁粗暴管理,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2℃,相对湿度为60%~75%,生产中尤其要防范高温应激对母猪繁殖造成的危害。为给种猪繁殖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有条件的猪场最好采取全漏缝或半漏缝高床网上饲养,并配置必要的通风、温控、饲喂、饮水、清粪、消毒等设施设备。

4.3 完善防疫体系,加强猪群健康

必须采取卫生和免疫等综合措施做好猪疫病防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构建生物安全体系。(1)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疫苗和免疫方法,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按程序进行疫病的预防免疫接种工作。(2)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对猪舍内外环境及养猪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舍内冬春用芳草烟薰散点燃薰蒸消毒,夏秋用聚维酮碘等喷洒消毒,每周1~2次,对死猪和粪污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3)对母猪群定期进行药物预防保健,例如用黄连解毒散和姆仔安散先后拌料投喂,每月1次,连用7d;产后喂益母生化散7d,能够有效提高种猪的免疫机能和繁殖内分泌机能。

S828.4

B

1007-1733(2017)07-0075-02

2017–04–23)

猜你喜欢

体况种猪发情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母驴配种注意啥
母猪体况卡尺的开发
养羊何时配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