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95后”学生党员开展党支部活动的创新与探索

2017-04-04高杉

时代农机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支部党员

高杉

(上海电机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上海 201306)

针对“95后”学生党员开展党支部活动的创新与探索

高杉

(上海电机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上海 201306)

针对个性鲜明的“95后”大学生,依靠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和优势,重视人文关怀和尊重包容,以及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等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支部活动。通过不断创新支部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使其真正成为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

“95后”大学生;支部活动;创新;育人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所培养出的一批优秀先锋学生,如何做好这批学生的党员质量保障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而开展基层支部活动,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当前,“95后”大学生已成为了高校本专科学生和学生党支部的主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95后”大学生独特的人格特点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基层支部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工作基础。

1 “95后”高校学生党员自身特点

(1)相对于普通大学生群体,学生党员拥护党的章程,在思想、行动上和党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基层组织拥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学习成绩、学生工作和政治素养等各个方面学生党员均是学生群体中的领跑者。他们是群众基础良好、组织性和纪律性最强的学生团体之一。

(2)相对于其他党员群体,“95后”高校学生党员的年龄和党龄普遍偏低,其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他们虽然在入党过程中和入党后的组织生活中参加了各种理论培训和思想教育,但是这种短暂的活动并不能完全代替日积月累的党性培养,也不能代替自身对党的更深层次认识,更不能代替对社会各种思潮的考验。“95后”高校学生党员群体就像一块海绵,其可塑性和学习性比其他党员群体更强,也更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既是党的活力源泉,也是我党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3)相对于以往学生党员群体,“95后”高校学生党员一直在媒体的关注下成长。他们的个性鲜明且独特,一直是社会的焦点和争论的话题。他们普遍拥有比较开明的成长环境、丰富的情感经历与脆弱的心理抗挫能力。群体本身对民主和法律意识较强,但对社会公共事务态度较为冷漠。整个“95后”群体在进入大学后,其个性特征愈加鲜明,信仰追求更少,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而带有普世的倾向性,多数有着一定功利目的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党员先进性认同度随着中国国力提高而提升。

2 当前“95后”大学生党支部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偏低。整体上看,“95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偏低,具体表现为:对党的认识较为肤浅,缺乏深刻认同;对党的理论学习不够全面,理论修养不深;入党动机模糊且偏功利,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组织生活缺乏热情,活动参与度不足;对党员管理制度缺乏了解和支持。

(2)工作载体缺少新意,时效性有待增强。现阶段,多数党建活动主体上依然延续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方法,活动主题明确、方向正确,符合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与目标。但是,在“95后”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基层组织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还主要依赖灌输式的教育,内容空泛、言辞说教,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的过程中,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容易出现逃课、心不在焉,或者是上党课打瞌睡的现象。虽然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多数高校建立了网站、QQ、微信等网络党建教育平台,但是其内容单一、缺少实质性的互动、信息更新滞后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其教育的目的,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了工作碌碌无为、为工作而工作的困难现象。

(3)实践载体形式单一,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高校党支部活动的实践载体和内容主要包括党史、时事政治、党的理论知识、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本高校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自身素养得到提升。但是,由于物力、财力和学生课程时间的限制,其实践载体往往较为单一,其中开展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活动较少,而大部分支部的活动内容局限于积极分子教育、新党员发展转正等常规工作。这些活动内容较为单调,真正实施也缺乏实际内容,与学生党员成长结合较少,很难调动支部成员的积极性。

(4)党建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思潮涌现,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迅速传播且日益深化,极大地影响着“95后”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浪潮,各类鱼龙混杂的思想与价值观往往容易使学生缺乏正确的方法来判断和甄别。如何通过支部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为了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切实抓手与落脚点。

3 创新和完善“95后”大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对策

(1)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和优势。在举办一些常规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密切联系专业学科的特长和兴趣爱好,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切入点和举办形式。例如电子信息学院开展的学生党支部活动,就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活动载体。积极吸纳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不仅能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帮助有计算机方面问题的同学解决疑难,还可以使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丰富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利用专业知识制作党支部建设的活动宣传网站,开展党课教育和党的知识专题培训;转摘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报告,提供紧密联系实际、说服力强的党性教育资料;转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形成党建理论文库。同样,针对其他各个专业和有各种特长的高校学生,通过科普宣传活动、各类科普竞赛、素质拓展活动等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关注群体,着眼个体,重视人文关怀和尊重包容。首先,在“95后”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做到“心无学生莫为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充分接纳“95后”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在对“95后”大学生进行共性教育的同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别,及时了解其内在需求和特点长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和活动,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切实做好细节育人的工作。

(3)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在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中,从服务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需求,建立党员成长分享会,将生涯规划指导、科普宣传、专业助学等一系列活动纳入组织生活中来。从而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引领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使其将党性修养与人文修养相互结合,进一步建立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活动中,使党员学生实现探索生命的意义、思考生命的内容和践行生命的价值等三个层次的内容。

4 “95后”大学生党支部活动的探索与未来

高校在开展“95后”大学生党支部活动的过程中需牢记将引导和服务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各种新的形式与方法将共性教育和细节教育相互融合。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好组织生活的育人作用,不断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创造性和有效性,真正把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的过程不断优化为服务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

[1]李幼平,高建华.论高校学生党建评价及其体系构建[J].学术论坛,2006,(5).

[2]李广磊.试论“90后”大学生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3]韩亚超.近十年来高校学生党建研究文献综述[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

[4]朱红,闫广芬.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与应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2,6(2):85-90.

[5]唐红兵.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J].文学教育(中),2013,(11).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arty Activities of“Post-95”Student Party Members

GAO Shan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Shanghai Dian 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For“post-95”students with distinctive personality,effective Party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giving full play to students'expertise and advantage,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respect tolerance,and creating a service type party organization activities.Doing a good job in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the content,form and method of Party activities to truly stimulate students'growth,development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post-95”college students;branch activities;innovation;education

D267.6

A

2095-980X(2017)01-0230-02

2017-01-07

高杉,硕士,辅导员。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支部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