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
2017-04-04宋加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动物检疫站224006
宋加明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动物检疫站 224006)
浅谈生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
宋加明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动物检疫站 224006)
随着全球生猪贸易的迅速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频繁交易,使重大动物疫病不断发生,给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收入及群众养殖生猪的积极性带来严重威胁。虽然动物防疫体制在不断完善,但由于宣传和知识的不足,有些领导干部和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不足,长远眼光和眼前利益无法取舍,防疫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导致近几年生猪高热病在部分地区呈季节性发生和流行。
夏季的高温、高湿以及多种原因引起的生猪免疫力低下,常表现出发病生猪的临床症状反复发作,并有多种疾病感染的混合症状,且无特效治疗药物,常无明显治疗效果,故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在多年前的兽医临床中,治疗多例猪高热病,现将诊治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症状及病理变化
1.1 临床症状 (1)不同的猪场感染情况和临床症状不完全一样。有些猪场发病先从育肥猪开始,有些猪场从保育开始,而有些猪场则从母猪开始。但不管是从那一阶段开始,最终都会发生所有猪的感染、发病和死亡。发病猪首先表现体温升高(一般在41℃以上,也有41℃以下的),由于当时没有最终确诊,很多人姑且称之为无名高热。但最近在某些猪场发病后可能体温只有40℃。(2)本病的特征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体温高。所有发病猪均表现食欲废绝;大部分感染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现象,其中大部分流产发生于妊娠的后期,耐过的病猪发情状况不理想。(3)部分病猪流鼻涕、眼睑肿胀、眼睛分泌物增多;发病数天后皮肤呈蓝紫色,甚至有明显的出血性症状,特别是耳朵、臀部和腹部皮肤;个别病猪表现四肢划水样的中枢神经症状。病猪还表现明显的呼吸道和腹泻症状,其中有些猪的粪便呈黄色水样。有些猪呕吐黄色的胃内容物,呕吐的猪一般很难治愈。发热的病猪很难用药物降温,即使通过安乃近或氨基比林将体温降到正常,猪的采食量也不能恢复正常,而且2~3h后体温还会反弹。
1.2 病理变化 (1)病理变化不完全一致。解剖病猪表现肺脏间质增宽、水肿,表面或切面有出血点。更有很多病猪的肺脏多处部位肉变,特别是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基本上没有发生肺脏和胸膜粘连的现象,气管内有较多的粘液脓性泡沫。(2)脾脏肿大或不肿大、边缘有多处梗死灶或锯齿样边缘。喉头充血、出血,内有泡沫样液体。膀胱黏膜有密集的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肾脏淤血,其表面和切面均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有的病猪肾脏表面有大量白色斑点,也有的出现玉米粒大小的白色梗死灶。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水肿,但大理石样花纹并不典型。部分猪胃底粘膜出血、溃疡,结肠和小肠浆膜面也可见严重的出血点,回盲瓣有大量溃疡灶;脑膜有轻微充血,只有个别猪脑膜出血。
2 诊断
因为此种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在夏季发生和流行,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凡生猪表现为厌食、发热、沉郁、昏睡,并出现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反复发作,体温偏高,病情恶化,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弱仔或木乃伊,且如果在同一地区,母猪流产或早产超过8%、死产占产仔数的20%、仔猪出生后7d内死亡率超过25%,同一时间段出现上述指标中的2个,可确定为夏季高热病。
3 典型病例
盐都区某养殖户饲养生猪69头,共有3个圈,分别是14头,22头,33头,依次分别区分为1号圈、2号圈和3号圈,夏季高温季节因为是同一饲养圈,不可避免全部感染、陆续发病,都呈生猪高热病的典型症状。笔者在接诊后,首先对3个圈病猪进行隔离,转移到相距较远的饲养圈,中间有消毒池连接,避免重复感染。对3个圈的病猪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1)1号圈的病猪还是饲喂的原来的饲料,使用抗生素进行肌注治疗,2次/d,起先还有效果,多数病猪食欲上升,体温有所下降,到第3天,体温回升,病猪又开始食欲不振,继而再使用抗生素已没有明显效果,病猪还是持续高温;(2)给2号圈的病猪饲喂了易消化、营养比较丰富的饲料,同时使用先锋等抗病毒的药物进行肌注治疗,其结果同上;(3)3号圈的病猪每天紧急接种10个头份的猪瘟疫苗,并饲喂了易消化、营养比较丰富的饲料,同时还饲喂了西瓜、黄瓜等以提高病猪食欲,每天还多次添加饮用水,并且使用黄芪多糖、柴胡等清热解毒、提高畜体抗病力的中草药,虽然病猪食欲不振,但总能少量进食,10d后病情有好转。最后笔者又对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病情无明显改善的病猪进行了补液,继续补液5d后,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病猪体温下降、食欲好转,还有少部分病猪陆续死亡,最终1号圈病猪死亡12头,2号圈病猪死亡15头,3号圈病猪死亡3头。
4 治疗
一般猪只出现厌食、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最常用的药物就是抗生素,而生猪出现夏季高热病时,使用抗生素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起初也能缓解一些临床症状,降低体温,增加食欲,但如果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而重复使用,就不会起任何作用,病猪会持续高温,食欲废绝,最后衰竭而死;如果重复使用抗生素而无明显治疗效果,则会认为生猪高热病不是一般的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所以往往转而使用抗病毒的药物也能暂时缓解临床症状,但一旦停药,病猪的病情又会恶化,最终还是持续高温、脱水、医治无效死亡。这种病不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还由于病原多、病因复杂,在使用抗生素或是抗病毒的药物时,事实上不能从根本上对抗病猪体内的病原,彻底解除病根。其根本原因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对抗多种病原、病毒,但如果从提高生猪本身的抵抗力,清热解毒,依靠生猪本身的免疫力来对抗、治疗这种疾病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防控措施
5.1 提高认识 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开群众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对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有关内容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使干部群众认识到畜禽防疫的重要性,增强农户自觉防疫的意识,主动配合防疫工作,保护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5.2 严格消毒 切实消灭传染源,畜舍要打扫干净,进出人员、车辆要严格消毒,畜舍7d至少消毒3~4次。消毒药与碱性药物混用,会降低消毒效果,应尽量避免,最好随配随用,以保证最好的消毒效果,消灭毒源,防治传染的发生。
5.3 做好防疫 要控制好生猪高热病,免疫是关键。通过对近几年来曾发生生猪高热病的病猪实验室诊断,发现它们体内有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疫病中的两种或多种病原,因此相关疫病必须纳入强制免疫的病种;免疫的疫苗必须选择能保证质量的资深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同时为了保证免疫效果,最好使用单价苗,而不要使用二联苗或多联苗;要防止疫苗在转运过程中保管不当引起效价降低和免疫接种过程中接种不规范导致免疫效果降低;同时为了保证有效的抗体滴度,要严格做好免疫疫病病种的二免和三免。
5.4 搞好饲养管理 新购进的生猪要隔离观察,确认无异常,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后,方可混入饲养场内;为了方便消毒、管理,建议封闭饲养,注意防暑降温,勤通风换气,提高生猪的免疫力;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提高生猪的抵抗力,建议给畜舍安装纱门纱窗,防止带毒的蚊、蝇、鼠进入,以尽可能消灭传染源。
5.5 合理治疗 认真观察,发现猪群有猪只厌食、高热、便结、拉稀、鼻盘干燥等异常立即隔离饲养,以防感染同群其他生猪。因生猪高热病时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能治疗这种混合病症,如用常规抗病毒药以上症状常反复发生,导致猪只衰竭而死,建议紧急接种猪瘟疫苗,采用保守疗法,使用黄芪多糖肌注,依靠畜体自身抵抗力来对抗这种病,如持续高烧40℃以上不退,可适时使用氨基比林、柴胡等缓解,病程一般经10~15d常有好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补液,对顽固不化、病情无明显好转的病猪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6 加强检疫 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在出售动物时,要严格产地检疫,对无免疫证和耳标的坚决不得开具产地检疫证明,经检疫合格的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准予调离本地;在流通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对无检疫证明进行交易的要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确保法律法规的顺利进行,保障人名群众身体健康。
5.7 做好善后处理 如确有生猪经医治无效死亡,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出售,更不得宰杀、食用,防止病源扩散造成疫病的流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017–08–25)
S858.28
B
1007-1733(2017)11-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