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7-04-04叶丰郑航林宁夏青铜峡市农牧和科学技术局751600
叶丰 郑航林 (宁夏青铜峡市农牧和科学技术局 751600)
夏季养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叶丰 郑航林 (宁夏青铜峡市农牧和科学技术局 751600)
夏季,随着气温升高,生猪食欲减退,出现热应激、中暑,生长发育缓慢,日增重减少,饲养周期变长,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经济效益低下,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经过对部分养猪场调查,发现夏季猪病的发生,既有饲养管理方面的非病原性问题,也有病原性的因素。建议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1 改善养殖环境,科学饲喂,减轻热应激
改善养殖环境可有效提高养猪效益。在猪舍周围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高大阔叶乔木,建立防护林带,营造小气候,屋顶利用藤蔓宽叶植物遮阳隔热,同时保持圈舍阴凉通风。(1)猪的饲养密度要随着季节的不同进行调整,夏季气温升高,对于原饲养密度较大的猪群要降低密度,提高每头生猪的活动空间,避免拥挤。夏季饲养密度过大,猪体散热多,不利于防暑。育肥猪可按每头1.2m2头进行分群饲养。怀孕母猪应一头一栏。母猪因为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过高的温度往往会造成食欲减退或不食,再加上怀孕母猪腹压大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母猪早产或流产。(2)在猪舍安装风扇或冷风机,有条件的可以用水帘进行降温,定时冲洗猪舍地面,保持舍内干燥,及时排出圈舍内刺激性湿热污浊气体。冷风机安放的高度要与猪卧下休息的体位相当,不能太高,否则起不到通风作用。(3)夏季猪的采食量普遍下降,必须为其精心配制饲料,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营养水平,饲料中添加油脂及全脂黄豆粉,可有效的提高营养能量浓度,降低热增值。也可在饲料中添加0.3%小苏打调节胃肠道,必要时对中暑、热应激较强母猪可进行灌肠以降低体温。(4)改变饲喂方式:在炎热的夏季应将干粉料改为湿拌料饲喂,但是由于湿拌料容易发酵(一般约4h即发酵),应随用随配。也可调整喂料时间,在清晨和傍晚凉爽时喂料,并确保饲料的新鲜适口。(5)保证供给充足清洁凉爽的饮水:在饮水中适当加入抗热应激类添加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等,怀孕母猪增喂清凉绿豆稀粥,加喂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体增热少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苜蓿等。(6)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夏季高温高热,猪饲料易发生霉变,研究表明霉菌毒素是万病之源,猪长期吃霉变的饲料可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低下,给其它病原可趁之机。霉菌毒素对母猪的危害极大,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症的主要诱因之一,中毒的母猪常表现为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母猪流产、产死胎等,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产能。
2 灭蚊灭蝇灭鼠,加强防疫消毒,防范病原污染养殖区
夏天是蚊蝇滋生的季节,蚊虫的叮咬不但会传播疾病,还会影响到猪正常的生长速度。(1)及时清除舍内粪尿、垫料及其它污物,并对其进行发酵、消毒等无害化处理,减少蚊蝇赖以孳生的环境。不留卫生死角,不放过蚊蝇活动的任何场所,特别注意对杂物、脏物堆聚的地方清洗,剔除蚊蝇赖以孳生的周围环境。杂草是蚊子白天栖息的地方,消除杂草也是减少蚊子的办法之一。(2)购买专门用于杀灭蚊蝇的杀虫剂进行杀灭:在排污口、集雨坑使用杀虫剂,在饲料仓库使用粘蝇纸捕捉或使用驱蚊棒舍内烟熏。也可用畜牧蚊香配合敌百虫喷洒。(3)实行多级封闭式防疫管理:在场区大门等物资运输车辆出入口设立地槽式消毒池,规模化养猪场要在人员入口通道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对所有进出人员严格消毒,防范病原入侵。(4)对场区、圈舍等环境开展定期消毒,防止病原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大量滋生繁殖,减少生猪接触感染病原的机会。日常可每周消毒1~2次,疫病流行时应每日消毒1次。(5)消毒药品应定期更换,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氯制剂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常用的有三氯异氰脲酸粉,消毒时配成0.1~0.3%的溶液,用于圈舍、环境及用具等。夏季阳光充足,能使有些消毒剂迅速分解而失效,如聚维酮碘、络合碘等,不宜在室外使用。
3 开展程序化免疫,提高生猪抗病力
夏季天热,各种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快,猪病呈现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态势,猪感染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疫病后,导致免疫力降低,抗病力减弱,病情复杂,增大了诊断和防控的难度。(1)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根据疫病流行规律和趋势,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重点是做好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免疫,有针对性做好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伪狂犬病、流感、细小病毒病及喘气病等疫病的免疫。(2)夏季白天气温高,注射疫苗应选择在早晚时段,免疫前喂五成饱。预防接种前应详细了解被免疫猪群的健康状况,瘦弱、有慢性病、怀孕后期或饲养管理不良的猪不宜免疫或者推迟免疫。(3)积极主动开展抗体水平监测,使猪群特异性免疫抗体水平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处于最佳保护状态。仔猪由于抵抗力弱,容易受到感染。因此,要注意保持仔猪舍的环境卫生,实施超前免疫。(4)各种疫苗在储运和使用前,应保持在低温状态,温度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严防日晒及高温,防止疫苗过期失效,配制好的疫苗应在2h内使用。(5)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3d严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两种病毒性活疫苗的使用要间隔7~10d。免疫弱毒菌苗前后10d内不得使用抗菌素及磺胺类等抗菌、抑菌药物,也不要使用含抗菌素成分的饲料和添加剂。
4 防控结合,科学用药,实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进入夏季,猪场可根据本地疫病流行特点,结合病原学监测,采用阶段性药物预防,消除疫病隐患,既有利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也可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1)结合本场实际,有条件的猪场可定期开展在圈生猪病原(包括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监测,掌握环境卫生状况。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进行抑杀性用药,或隔离饲养或淘汰感染猪,减少疾病,消除内源性诱发疫病的机会。对无治疗价值或濒临死亡的病猪作淘汰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2)对发病猪,要结合养殖环境、临床症状和病原检测结果,积极护理,综合分析与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参照说明书使用兽药,并注意配伍禁忌。切忌盲目乱治,滥用药物。预防性抗菌毒用药推荐以中草药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合成类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耐药性和影响发病时的治疗效果。母猪可于产后3d、小猪哺乳期至断奶后1周用药1次,每次1周。(3)混饲给药时很多猪场存在搅拌不匀的问题,导致部分猪吃不到足够药物,预防保健效果不理想,而吃到过多药物的猪,还可能引起中毒,特别是那些安全范围比较窄的药物。所以用机器搅拌一定要有15min以上的时间,尽量做到搅拌均匀。(4)饮水给药时要考虑水质中的离子成份差异,有些药物水溶性不好,特别是抗生素制成盐的,在配伍时必须考虑药物的酸碱性,以免几种药物同时加入饮水中造成中和,从而影响到溶解度甚至是药效。有些药物溶水后的稳定性差,最好分几次混饮,以免失效。有条件的猪场建议安装自动饮水加药器。(5)对病猪严格实施隔离和禁售禁宰,病猪或隐性感染猪的粪尿等排泄物和污染物,以及病死或死因不明猪按规定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污染和疫情扩散;对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应主动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并配合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开展疫情排查,依法快速处置。
5 科学管理,安全渡夏,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是养殖场的基础,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科学管理,夏季天热育肥猪更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出栏。(1)母猪的管理是夏季猪场管理的重点,要预防产期及产后疾病,母猪分娩前2d应逐渐减料,产仔当天基本不喂料,只喂适量的麸皮水即可,产后根据母乳多少和带仔情况,决定饲料饲喂量的多少,逐渐增加喂料。既保证仔猪有充足的母乳,又要避免乳汁在乳房过多积聚。(2)适当控制配种时间,合理安排生产,避免或减少高温季节内的分娩母猪数。对于高床产仔要根据天气和气温的变化情况灵活掌握,选择气温平和凉爽的时候,在母猪产前一周左右上床,同时减少对母猪的骚扰与刺激以减少应激。(3)夏季天热,应严控生猪调运,若生产确需外购生猪的,要在充分了解调入地疫情的同时,严格实施检疫后凭有效检疫证明调猪,选择夜间运输,保证拉运途中供给充足的饮水,生猪调入后应隔离观察30d,在确定健康并驱虫后方可混群饲养。(4)调整育肥时间,育肥猪尽可能控制在入夏前催肥,避免生猪过肥渡夏,发生热应激。夏季,也要让哺乳母猪多吃饲料,这样母猪就会奶水充足,仔猪发育好,断奶体重大,母猪体况也好,很容易在断奶后就发情配种。(5)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母猪的发情持续时间比其他季节短,发情表现不十分明显,容易出现母猪漏配现象。若2~3个情期母猪不能妊娠,则今后妊娠会越发困难。因此,夏季要对母猪发情情况勤观察,特别是每天早、晚更应注意观察,发现母猪发情应及时配种。
(2017–07–21)
S828.4
B
1007-1733(2017)11-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