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刘华为教授辨治咳嗽之临证经验*
2017-04-04武彩霞马战平赵瑞瑞王志梅
武彩霞,马战平,李 猛,赵瑞瑞,王志梅
1.陕西省中医医院 (西安 710003), 2.刘华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西安 710003)
·名老中医经验·
浅述刘华为教授辨治咳嗽之临证经验*
武彩霞1,2,马战平1△,李 猛1,赵瑞瑞2,王志梅2
1.陕西省中医医院 (西安 710003), 2.刘华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西安 710003)
目的:探讨刘华为教授应用类举法辨治咳嗽的经验。方法:对刘华为教授应用类举法治疗本病的遣方用药作分类整理。结论:刘华为教授临证治疗咳嗽的根本思路在于调理气机,恢复肺的气化以复肺主治节之能。
刘华为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刘华为教授从医四十余载,致力于对内科疑难杂症的研究,学验丰富,见解独到,切中病机,用药遣方恰当,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多年,受益匪浅,现总结刘华为教授以类举法辨治咳嗽的经验浅述于下。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它既是一个症状,又可以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1]。它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肺系疾病病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作为症状还是独立的疾病咳嗽都很常见,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内经·素问·咳论》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此开创了“咳嗽”之疾的辨证论治,尤其是开“五脏”论治的先河,近代以来中医内科学对咳嗽是按照外感内伤进行分类的,这种分法的优越之处在于:外感咳嗽是由外感六淫引起,它起病急,病程短、常在受凉受寒之后发生,咳嗽的同时常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头痛全身痠楚,恶寒发热等表证。所以在治疗时就要以祛邪宣肺为主,根据邪气的寒、热、燥、湿,分别采取相应的祛邪方法,如散寒、清热、润燥、化湿等;而内伤咳嗽多属慢性病变,它起病慢、病程长,这些内邪如痰、饮、气、火都是其它脏腑功能失调后的病理产物。比如痰湿的产生与脾的关系密切,气火的产生与肝的关系密切,痰饮的产生和脾肾阳虚相关,痰热的产生和素体阳盛及复感外邪有关,痰瘀、痰水的产生与肺、脾、肾及心阳不振,阳虚水泛,心脉痹阻等等有关。刘华为教授认为[2]以上这样的分类方法学习起来虽然看似针对性强,简明扼要,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掌握,但若从临床实际出发,则会使真正的深入临床一线的医生“无从下手”。其原因在于,咳嗽之症并不是像书本罗列的那样,单一属“外感”或“内伤”,其有时寒热并见,有时虚实共存,有时兼证多多,有时只具一症,因此,若要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并以临床疗效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刘华为教授认为应以类举法辩治咳嗽为尤,其总体原则就是从咳嗽的表现特点论治并命名咳嗽为宜。
1 痒 咳 咳嗽时以咽痒、喉痒或咽喉俱痒为最主要的特点,其致病之因以“外风” 为主“风主动”、“痒为风症”,因此对于本类病证,其治之机则在于“祛风”为要务,用药以轻巧灵动为则,可仿“止咳散”治疗,药味中以“叶、花、茎”之类宣散透达主,选药如“枇杷叶、桑叶、苏叶、苇茎、白前、前胡、防风、荆芥…”等等。正如《医学心悟》所说[3]:“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祛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故对于新久咳嗽,咯咳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均可获效。
2 燥 咳 咳嗽时以干咳、无痰、气急、口干鼻干,大便干为主,该类患者总体以津液亏耗的表现为主,属肺热叶焦,阴津亏虚,肺不布津,宣散失常所致,治宜以养阴润肺为主,方宜选“桑杏汤”、“养阴清肺汤”或以“沙参麦冬汤”化裁为宜,用药以润肺生津但不滋腻为则,如可选玉竹、花粉、石斛、生地、五味子、麦冬、天冬之属,而不宜选用熟地、山萸、阿胶等滋腻之品方为上策。
3 痰 咳 咳嗽之时兼见咯痰,量多,色或白或黄,或稀或稠,或利或不利,或兼见气喘身重乏力。舌淡苔白或黄腻,脉濡滑表现,此皆为痰浊、痰饮或痰热内壅之证,其中有“寒热”之别,总体属“痰饮”致病,治宜以“温化”为主,因“脾为生痰之源”,因此,在治疗中宜注意健脾、促其运化复常则咳嗽易除,选方宜以苇茎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温胆汤、清金化痰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为主,兼加“四君子汤”。痰从寒化者注意兼加干姜、姜半夏、细辛、桂枝等温药以“和之”;痰从热化、燥化者宜加胆南星、浙贝、川贝、黄芩、竹沥等清化之品以使痰热得除,邪去正安,咳嗽自止。
4 久 咳 咳嗽经久不愈,历年累月,以夜间为重,常伴乏力,时有气短,咳则遗尿或尿频见症,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此多为脾肾阳虚,肺失敛降所致,治宜以温补脾肾,收敛肺气为宜,方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真武汤等均可,可酌加炙五味子、五倍子、桑螵蛸、米壳、苏子、沉香曲等敛降肺气之品为优。总之需符合“治肺不远温”之旨,疗效较优。
5 其它少见咳嗽 如临床上出现个别患者月经期咳嗽,阴痒咳嗽,性急咳嗽等等怪异之症,就应辨证论治。《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实际上就是在提示我们在治疗咳嗽时应注意辨证论治。以上诸咳均需考虑“木火刑金”、“肝气侮肺”之证,治疗上宜从疏肝、柔肝、清肝、健脾以“补土生金”之思路辨治,方宜选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黛蛤散等等药味以辛散配酸降、酸敛、润肺止咳之品为主,如多选用柴胡、佛手、郁金、五味子、酸枣仁、杏仁、石榴皮、炙百合、胡桃肉等等[4],总之刘华为教授认为咳嗽虽为内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但不宜只循书本上外感、内伤两端去辨证,具体实践中还应不断摸索,善于总结。总体应遵“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肺不远温”、“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原则,才能有的放矢,药到病除。
6 结 语 刘华为教授在临床上是以引起咳嗽的原因进行分类治疗的。例如:咽喉发痒而咳者,把它定为“痒咳”,痒者风也,以疏风为主;因呛而咳者,为“呛咳”,呛者乃胃气、胆气、肝气上逆犯肺也,气逆之故,以半夏泻心汤或黄连温胆汤或以保和丸或以黛蛤散降逆气而止咳;因痰而咳者为“痰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以二陈或以六君或以五味异功散治之;因干燥而咳者为“燥咳”或“干咳”,治以润燥或养阴而咳止等等。这样就有方证对应之意义。他认为[5]外感内伤咳嗽分类虽易,但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却难以执简驭繁,难于使人抓住要点、切中要害,因此不易掌握。“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痒咳”、“呛咳”、“痰咳”、“干咳”(燥咳)涉及到许多相关脏腑的气机失调,故治疗咳嗽重在调畅气机,气顺则肺脏的宣降之能易于恢复,咳则自止,亦能方证对应,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1]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J].中医杂志,2011,52(10):896.
[2] 马战平,李 猛.刘华为运用“气化”理论及其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J].陕西中医,2013,34(2):208-211.
[3] 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我与先师的临证思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19.
[4] 高红勤,邵长荣.邵长荣治疗咳嗽经验[J].中医杂志,2011,52(13):1098-1099.
[5] 马战平,宋立强.易喘平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7,28(5):632-637.
(收稿:2016-09-25)
*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13-LC112)
咳嗽/中医药疗法 中医师 @刘华为
R256.1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2.051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