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管理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2017-04-04韩业东辽宁省畜产品安全监察所

兽医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畜牧业检疫信息系统

韩业东/辽宁省畜产品安全监察所

信息化管理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韩业东/辽宁省畜产品安全监察所

在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将信息化管理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相结合,可以适时改变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使动监工作更加适宜当今社会的发展。为了实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信息化、电子化,国家及各省市陆续建立了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实现了动物卫生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共享,提升了管理水平,加快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向现代化发展。

一、信息化管理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一)动监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建设情况

2007、2009两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领导同志也多次强调要抓好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以“中国动物卫生监督网”为载体,以“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和“中国动物卫生监督网管理系统”为管理基础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家政策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纷纷建立省级综合性动监信息系统,大力推进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信息化进程。

(二)信息化管理在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项目于2013年正式启动,以省动物卫生监督指挥平台为龙头,涵盖省、市、县、监管终端的三层四级信息化监管平台,一期建设项目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2014年启动项目二期建设,将全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网络织大、织密,2014年7月1日起全省全部实现电子化出证。

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追溯平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实现高清、实时远程视频监控。按照属地化原则实现对辖区监管对象进行远程实时动态无死角监控,并可调阅其历史视频存图。二是实现对运输动物、动物产品车辆实时跟踪定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通过GPS跟踪系统实时查看定位车辆运行轨迹、历史轨迹回放及设置越界报警,实现对动态车辆的实时监管。三是实现全程业务追溯管理。全程业务追溯系统囊括了与动物卫生相关的8大业务功能,实现省内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网络化全覆盖。四是实现了业务内容整体协调,切实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对检疫证明电子化出证设置业务关联,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环环相扣,避免了检疫出证的随意性。在无法使用网络时,可通过离线客户端出证,离线数据可同步到网络。五是实现移动办公。通过建立“移动动监”手机APP,管理相对人与监督工作人员可根据各自权限进行操作。六是建成智能风险评估体系框架模型。模型根据动监工作重点,精细分级评估指标,数据实时提取,首次实现了动态评估。

动物卫生监督信息追溯平台是动监工作服务的电子化信息平台,该平台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更加便捷化。目前,通过该平台已实现了检疫票证与检疫标识的电子化管理,票证的申请、发放、使用与查询完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做到了检疫证明号段的专人专用,通过电子出证规范了检疫合格证明的填写,有效抑制了伪造检疫证明现象的发生。同时企业可通过登录平台进行检疫申报、无害化处理数据上报等工作,并可从信息化平台查询、下载各类政策与法律法规文件,体现了动监部门的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特性。

二、信息系统在动监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信息化管理与动监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中应运而生的管理方法,其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属于创新性管理办法,在实际应用中难免存在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建设

目前应用的动监信息系统都是由各省、市自行建立的,缺乏互动与统一。而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已达到全国范围流通状态,“各自为政”的动物卫生监管平台很难满足畜牧业的发展与管理要求。

(二)动监信息系统不够稳定

各地动监信息系统建设都在逐步完善中,以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管信息追溯平台为例,从2013年正式上线应用至今,各模块不断更新。在更新改版过程中,对数据的保存总是不尽人意,导致产生各类档案录入等大量重复性工作。由于平台稳定性不足,也易导致检疫出证工作不顺,给监督工作带来巨大障碍。

(三)基层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

电子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的管理手段,要求应用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水平。在电子信息化应用于动物卫生管理之前,计算机在县乡基层动监机构应用不够广泛,加之基层动监人员受年龄、学历等客观因素限制,导致其对动监信息系统操作不熟练,很难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四)网络安全仍需加强

目前在电子化系统建设及应用过程中,设计维护者与使用者主要关注系统的功能性和稳定性,忽视了系统的安全性。若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较低,则容易产生密码被盗用,权限被篡改,甚至监管信息或企业信息外泄情况。

三、问题解决办法的探讨

(一)整合资源,建立全国畜牧业信息化系统

由于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为各省市建设动监信息系统,系统的兼容与数据的互通相对容易,可以统筹规划建立全国互通的统一化管理平台,以便于动物及动物产品在全国范围的流通。另外,可通过扩大动监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将畜牧业甚至整体农业纳入系统,真正做到畜牧业从源头到终端各环节监管一条龙,提高监管力度的同时,加强为企业及农户服务,让违规违法分子无机可乘。

(二)加大投入,强化动监信息系统稳定性

一是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应用稳定性更高的软硬件设备,减少故障率;二是强化前期调研,加强沟通,建设更合理的管理模块,减少平台更新频次;三是注重数据的存储与恢复,利用数据储存量大的设备或数据云端等技术,保存各类监管数据及档案,减少工作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强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水平

一是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及时掌握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及普遍问题,有的放矢,真正达到普及技术、答疑解惑的培训效果;二是培训形式灵活运用,采用集中培训与逐层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管理者培训与企业相关人员培训相结合等方法,确保使用者对动监信息系统的熟悉度,切实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水平;三是培训材料简洁全面,可通过下发“操作手册”、电子演示文档等材料,便于使用者随时学习、及时查找,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加强对系统操作技术的掌握。

(四)增强意识,注重信息化平台网络安全管理

提高动监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首先需要系统建设者与使用者有高度的网络安全意识。在硬件方面,加强网络防火墙等安全措施建设,提高系统安全等级;软件方面,开发及更新系统时,注重操作权限的合理分配,及时处理安全漏洞等;应用方面,所有动监工作人员及相关企业用户,都要注意各自账号与密码的保存,及时更换初始密码,防止用户权限被盗用。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只是畜牧兽医管理中的一个分支,其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基于畜牧业整体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而畜牧业的发展与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步进入到农牧行业的各领域,从诸多方面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并必将对畜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比例均不高,畜牧业信息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对畜牧业与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推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略)

猜你喜欢

畜牧业检疫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