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科关键载体培养核心素养

2017-04-04乔廷强

今日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淡水浅层教学活动

乔廷强

案例回顾

这幅图片来自青岛版五四学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水》一课,图片信息显示了“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如何利用这一关键载体和资源来提升学生的素养,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水的总量”这部分内容。为增强学生感知,我将图片中饼状图转变为柱状图。与占比97%“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高高的长方形相比,3%的淡水仅仅是一条线段。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上的淡水总量”图中信息。从图中知道“冰”占76%,在学生知晓这一信息后,我启发他们思考,“这些冰我们能够直接用来浇灌庄稼或是作为生活用水吗?”同学们都表示“不能”。于是,我将表示“地球上的淡水总量”那条线段划去3/4。面对剩下的那一小段,我说:“现在,只剩下这一点淡水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水能否被直接利用?”

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在剩余淡水中所占比例最大,为12%,就是说,线段1/4的一半为“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占比11%,几乎占了线段1/4的另一半。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得知,利用这两类地下水要开凿水井、修建水库和池塘。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余下1%的淡水资源。这时,黑板上仅仅留下一个小小的点了。从图中信息可以知道,这1%的淡水资源又分三部分:一是“大气中的水0.037%”,二是“河流、淡水湖泊0.34%”,三是“其他淡水0.623%”。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大气中的水”和“其他淡水”无法直接利用。就是说,现在剩下的只有占这個点1/3大小“河流、淡水湖泊”中的水了。

“可是,河流、淡水湖泊中的水能够直接利用吗?”我问,同学们都抬起了头,若有所思。“不能。咱们的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流、淡水湖泊里的水经过自来水厂加工后,再输送到千家万户的。”“现在河流、淡水湖泊等水体污染特别严重,这些水不仅无法直接用作生活用水,甚至不能直接用来浇灌庄稼。因此,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还要保护好这些淡水资源,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爱护地球这个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接着说。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为扫除读图障碍,我注意引导他们弄清楚“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两个概念。当我将问题抛给大家时,马上有人顾名思义理解为二者是根据水源深浅予以区分的,在肯定这一思考之后,我做了详细说明。受到我的启发,在分析“其他淡水”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其他淡水指的是什么?”一番思考、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其他淡水” 一般是指动植物体内的水。

案例解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科学精神”作为促进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一年级开设科学课,并且强调,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这意味着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后续学习、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产生深远影响。本案例教学活动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突出了三方面内容。

首先,将教学活动目标定位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立足点落在读懂图片信息上,为让学生读懂图片,我将饼状图转换为柱状图,并逐一引导他们分析地球上淡水资源分布情况。由“地球上水的总量”到“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再到“可以利用的淡水总量”观察分析的结果,转换为视觉上由“面”到“线”再到“点”的缩减。这种变换方式,既有助于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又启发他们从个体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加工、分析、理解学习内容。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图片中水资源信息这一探究活动来看,在帮助学生全面获取各类水资源相关信息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引导学生读图过程中,我不断追问“这些水能够直接被我们利用吗”,从而将图片的观察和分析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态度的养成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为引导学生弄清楚“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两个概念,我追问:“‘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的区别在哪里?”正是这样的引导给了学生启发,他们开始自觉探究“其他淡水”的含义。这样的思考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质疑精神以及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最后,注重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由淡水资源匮乏以及自然水域遭受污染的事实,来激发学生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认同公民责任,树立公民意识。将饼状图变换为柱状图逐次分析的结果是,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仅为一个“点”的1/3。即便如此,由于遭受污染而日益短缺,因此,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也就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那一刻,实验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的神情极为专注。教学既立足于学科内容,又超越了学科学习范畴,转向了学生全面成长的广阔视野。

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质疑、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科学习与立德树人的融合贯通。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并展开教学活动。课前要通过先前积累的经验以及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领悟,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进而设计教学活动。课堂上,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状态以及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同时借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调控教学进程,使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又容易让学生对学科学习、学科内容以及学科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学科学习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也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好的学科教学犹如“跳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仅仅是一个“跳板”,学科教学既不能离开这个“跳板”,又要促成学生最终的“凌空一跃”。

学科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为,学科知识的学习为“体”,方法和过程为“用”,最终应当指向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指向于学生一生受用的东西,也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淡水浅层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鲸豚趣多多之它们爱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探究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