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学报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17-04-04高超民钟琳

科技传播 2017年1期
关键词:意愿学报编码

高超民+钟琳

摘 要 目的:为地方高校学报提高稿件吸引力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使用序贯访谈法对地方高校学报的作者进行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地方高校学报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影响投稿意愿的因素可按稿件的相关环节分为投稿、审稿、查稿、用稿四类。其中投稿环节的因素有征稿信息、稿件格式、投稿方式、人脉关系;审稿环节有反馈时长、反馈内容;查稿环节有查稿方式、工作人员态度;用稿环节有版面费用、出版周期。结论:地方高校学报要获得更多作者的青睐,除传统的做法外,还应该从征稿信息、稿件格式、反馈内容、查稿方式和工作人员态度5个方面进行提升。

关键词 地方高校;高校学报;作者;投稿意愿;征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8-0033-04

近年來,随着我国学者学术研究的规范化程度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优质稿件流向外文期刊的数量和比例均在增加[1-2]。而另一端,许多普通期刊为增加盈利不断增加单期刊文量,使得非核心期刊的稿源从原来的“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与名牌大学或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力量有明显差距已是不争事实,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学报未进入核心期刊之列。长期以来,多数的地方高校学报竞争意识和改革意识都不强,因而面临愈加紧张的稿源竞争时缺乏应对措施,一方面优质稿件向核心期刊分流;另一方面稍差的稿件被盈利性期刊分流[3,4]。据了解,近两年来,有些地方高校学报收到的稿件已经比同期下降了20%,有的甚至下降了40%。对地方高校学报而言,稿源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自身吸引力以稳定甚至提高作者的投稿质量和数量,显然成为一个迫切的话题。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专注研究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的成果较少,以地方高校学报为对象的研究则更为罕见,相关成果虽偶可见于科技期刊发展建议对策之中,但总体而言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因此,研究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尝试构建地方高校学报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以解释地方高校学报的作者投稿意愿变化的原因,为地方高校学报制定相关举措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地方高校学报对作者的吸引力,提高收稿数量进而提高刊发质量。

1 文献回顾

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个别因素单独探究,如朱其权从退稿的角度出发,逻辑推理了审稿公平感对被拒稿后的投稿意愿的影响,并以某大学两百余名有被退稿经历的学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了审稿公平感对于投稿意愿有正向影响[ 5 ];二是进行总体性探索研究,如赵茜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为例,在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影响作者投稿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学术定位、是否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编辑工作效率、与编辑部的人际关系、稿件的采用率、版面费、刊期和期均载文量[6]。

目前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明显的不足。第一种单因素影响效果的研究,难以形成系统性成果,如朱其权的研究仅发现并实证了审稿公平感对于投稿意愿的影响,而仅以经验即可知,作者的投稿意愿显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审稿公平感仅为其中之一,难以完全解释作者的投稿意愿变化;第二种系统性研究均以逻辑推导构建理论并以问卷量化实证,而逻辑推导构建理论极易造成理论不饱和的问题亦可称理论不完整。如宋梅梅以国内6本光学期刊(EI)的作者群为对象,调查了作者投稿的关注点,研究结果显示:期刊的收录类别、审稿周期、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期刊在业内的影响力、录用率、投稿系统的便捷性、出版周期及出版费用是作者关注的重要因素[7]。而此研究结果与赵茜有一定的差异,使得无法判断哪个学者的研究结果更系统。

逻辑推导构建理论体系,往往以研究者经验、其它领域知识为基础,但由于研究者经验的局限、各领域情景的差异等,易导致错误或不完整的推论,虽然错误的推论可以从验证中发现,但推论的不完整却无法验证。如赵茜在针对首要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价格(即版面费)这种在其它消费领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没有作者将其作为投稿意愿的首要影响因素。依此推测,由于论文发表与其它消费领域在情景和目的上的不同,投稿意愿的影响因素与其它消费领域的消费选择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因此,从指导现实的角度而言,构建完整的地方高校学报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方法

一般认为,相对而言,质性研究更适合用来构建理论,量化研究更适合验证理论,因此研究选择质性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模型。选用Yin提出的序贯访谈法[ 8 ]来收集数据,其基本思路是,研究者将个案的信息不断迭代,即将前一个个案的结果用于下一个个案的研究起始,使得每一个个案都能帮助一点点,研究者可以一步步更深入、精确地了解研究的问题。显然在这种逻辑中,个案不需要有代表性,每个个案被抽中的概率也不需要一样,亦无对个案组合被抽中概率相同的要求,而每一个个案则可能被问不同的问题。故研究者并不知道所需的个案数,而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逐步实现理论的饱和(Saturation),即对于某一个问题有全面的了解,研究结束才知道到底是多少个案才是足够的。由此可知,使用惯序访谈法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理论的饱和,即保证内容效度。

参照学者对科技期刊对外审专家激励措施进行质性研究以建构理论的思路[9],使用扎根理论[10]对访谈数据进行质性分析,构建科技期刊作者投稿意愿理论模型。其逻辑思路是,研究者对研究的问题事先并不进行理论推理和假设设立,在回顾目前研究成果和研究者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半结构化访谈框架,对投稿作者进行访谈,每访谈一例即编码一次并修改访谈框架,在对经验资料归纳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出系统的理论模型,最后通过理论对话使用现有研究成果验证理论模型[ 1 1 ]。

2.2 研究设计

利用研究者在高校学报编辑岗位工作多年而积累的资源,选择了多名投稿作者进行访谈。在对目前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第一次半结构化访谈的提纲性问题,访谈一例编码一次,然后与之前编码结果进行比较并整合,然后改进访谈提纲,作为下一样本访谈的依据。如研究者访谈一位作者时,作者提到其更倾向于向某期刊投稿是因为审稿周期短,一般两个星期就会有回复。这使得研究者要进一步提问审稿周期短对作者的意义,作者的说法即形成了对审稿周期因素的效果机理解释。另外研究者在下一次的访谈中即加入与审稿周期相关的问题,检验其效果的重现性和机理解释一致性。

使用网络视频访谈并进行录像,结束后转换为文本材料。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同样会提前告知被访者,访谈数据仅作为本研究之用,不会对第三方透露,研究结果中作者以代码代替、期刊名称以“***”代替。

访谈过程中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不以诱导式或封闭式问题探寻答案,封闭式问题仅用于确认对被访谈者叙述理解不清晰的内容,保证访谈内容既是由被访谈者开放式叙述,又不脱离作者投稿影响因素的研究范畴,确保将话题引导在与研究相关的范围内,避免失控。访谈以作者投稿的情况为轴线,请其叙述在投稿时不同情景下期刊的选择标准。由于访谈对象多为研究者所在期刊的作者,为避免访谈对象担心给研究者形成负面印象而影响后续投稿,访谈中回避与研究者所在期刊相关的问题,请作者畅谈与其它期刊相关的內容。

依据序贯访谈法的原则,对16个作者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在对第12个作者的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后发现无新的概念或关系出现,继续访谈了4例后仍无新的发现,认为理论已经饱和。每例访谈约需要0.5h~1h,研究共计访谈12h。此外通过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对访谈作者的稿件发表情况进行了解,从侧面验证访谈内容。

3 扎根分析

3.1 开放编码

将访谈资料全部打散,按照作者的本意而非用词进行聚类,形成原始概念,并将原始概念进行反复对比和类聚,最终形成范畴,每访谈一位即编码一次,逐步丰富理论。为避免研究结果偏离事实,概念尽可能使用作者的原话。本阶段对于概念编码的规则为:AN-N,其中AN表示作者编号(Author Number),N表示该个案的访谈资料中的第N个概念。如A5-2表示第5个作者(访谈对象)访谈资料中的第2个概念。考虑到本研究的目标是地方高校学报,故在编码时将地方高校学报短时间不易实现的概念予以忽略,如“核心期刊”。

此阶段编码采用平行编码的方式,即由两位研究人员分别单独进行编码,然后再进行交换和讨论,最终确定编码结果。经过对概念的反复对比和分析,共得到10个子范畴:征稿信息、投稿方式、稿件格式、反馈时长、反馈内容、查稿方式、人脉关系、工作人员态度、版面费用和出版周期。其中征稿信息指作者是否看到栏目相应的征稿信息,如果看到有与其研究方向匹配的信息,则投稿意愿大大加强;投稿方式指投稿使用的渠道,目前的投稿渠道有电子邮箱、网络平台,也有仍采用纸质邮寄方式的,如一定要纸质邮寄,作者放弃投稿的可能性很大;稿件格式指期刊要求的稿件排版格式,由于各个期刊对于参考文献格式、作者信息格式、参考文献标注方式等有一定差异,而作者写作时一般只使用固定的格式;反馈时长指从投稿到期刊信息回应的时间间隔,间隔越长作者投稿意愿越差;反馈内容指期刊反馈给作者的稿件修改建议包括退稿意见,反馈内容越多、越客观,作者后续投稿意愿越强烈;查稿方式指作者查询稿件进度的渠道或方法,一般有电话和网络查询两种方式,而作者更倾向于网络查询,能快速、准确的了解稿件处理进度;人脉关系指作者与期刊工作人员的熟悉程度,同是地方高校学报,作者会更倾向于投往比较熟悉的编辑部;工作人员态度指工作人员在与作者沟通时的态度,较差的态度会降低作者后续的投稿意愿;出版费用指每个版面要支付的费用标准,费用越高作者的投稿意愿越差;出版周期指期刊两次出版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越短,作者的投稿意愿越强烈。子范畴及其典型编码例证见表1。

3.2 主轴编码

本阶段需将子范畴进行分析和对比,依据其间自然呈现的逻辑关系,将子范畴统合起来形成主范畴。开放编码形成的子范畴呈现出符合稿件流转各环节前后顺序的逻辑关系,故将子范畴按此关系进行统合。反复对比分析后,将10个子范畴统合为4个主范畴。其中,投稿主范畴包括征稿信息、稿件格式、投稿方式、人脉关系4个子范畴;审稿主范畴包括反馈时长和反馈内容;查稿主范畴包括查稿方式和工作人员态度;用稿主范畴包括版面费用和出版周期。具体如表2所示。

3.3 选择编码

将访谈的原始资料、开放编码得到的范畴进行反复的比较分析,发现各主范畴之间无先后或影响关系,均可单独对投稿意愿产生影响,故将4个主范畴作为4个纬度,构建地方高校学报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3.4 模型验证

依据扎根理论不断比较的原则,将理论饱和后的结果与以往文献进行对比,部分范畴得到了印证与支持,研究也有新的发现,对比分析情况如表3所示。研究新发现了征稿信息、稿件格式、反馈内容、查稿方式和工作人员态度5个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相比,研究构建的模型可以更完整的解释针对地方高校学报的作者投稿意愿变化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地方学报作者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发现影响其投稿意愿的因素可按稿件的相关环节分为投稿、审稿、查稿、用稿4类。其中投稿环节的因素有征稿信息、稿件格式、投稿方式、人脉关系;审稿环节有反馈时长、反馈内容;查稿环节有查稿方式、工作人员态度;用稿环节有版面费用、出版周期。研究新发现了征稿信息、稿件格式、反馈内容、查稿方式和工作人员态度5个影响因素。

依据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学报要获得更多作者的青睐,除传统的做法外,还应该从征稿信息、稿件格式、反馈内容、查稿方式和工作人员态度5个方面进行提升:

第一,应多发布征稿信息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以此提升作者投稿意愿同时亦可获得更多作者;第二,应以国标为收稿的标准格式,避免浪费作者大量时间进行格式调整;第三,对投稿的反馈信息应客观、全面、详实,有助于作者完善稿件和提升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作者后续的投稿意愿;第四,应提供便捷、实时的查稿方式,如网络查稿系统,让作者实时掌握稿件进度,避免让作者盲目等待;第五,改变工作人员老大自居的观念,营造优质服务的部门文化,制定配套的服务态度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5 不足与展望

研究使用质性的方法构建了地方学报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理论模型比现有成果更系统、全面,对于地方高校学报提升对作者的吸引力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研究新发现了征稿信息、稿件格式、反馈内容、查稿方式和工作人员态度5个影响因素,推动了地方学报作者投稿意愿理论的发展。但研究仍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首先,未使用量化分析的方式验证理论模型;其次,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的解释度尚未明确;最后,受限于研究者的资源,访谈对象主要是中国南方的学者,而北方与南方的文化差异是否会影响作者选择尚未明晰,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南北方文化差异会影响作者的投稿意愿,但亦无证据证明不存在差异。

未来将继续从3个方面开展后续研究以完善理论模型。首先,为模型的各变量确定量化指标,以大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以验证和简化理论模型;其次,通过大样本数据确定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度,以利于地方高校学报按重要程度分级、分期进行改革;最后,通过与北方学者开展合作,对北方作者进行访谈并进行数据分析,完善理论模型,以提高其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刘丽英,魏秀菊,朱明,等.我国科技论文外流的文献经济损失构成及原因分析[J].编辑学报,2015(5):426-428.

[2]王密平.我国高水平论文外流状况分析——基于医学学科[J].图书与情报,2015(1):49-52.

[3]楊晨晨.地方高校学报稿件外流的应对策略[J].天津科技,2016(1):88-89,93.

[4]王颖.地方高校学报走出稿源不足困境的路径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4):22-23.

[5]朱其权,龙立荣.学术刊物审稿公平感与投稿意愿关系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8):142-150.

[6]赵茜.高校学报作者投稿心理分析与期刊编辑策略——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527-529.

[7]宋梅梅,何卓铭,王晓峰,等.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关注点调查及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460-464.

[8]Yin R K,殷海涛.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9]钟琳,高超民.科技期刊外审专家激励措施扎根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278-282.

[10]Glaser B.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1978,2(5):368-377.

[11]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73.

猜你喜欢

意愿学报编码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致敬学报40年
Genome and healthcare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